法蘭德斯(Flanders)畫家彼得.保羅.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是著名的巴洛克畫派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以動態、精彩刺激又充滿戲劇性的宗教與神話故事著稱。魯本斯在繪畫中運用了許多古老智慧來描繪他所處時代的動盪與和平。他的知名作品也包含了許多肖像畫和風景畫,多數是委託的作品。不過,他對於風景畫卻有著特別濃厚的熱情和興趣。
在半退休直至去世的晚年期間,魯本斯將他的興趣轉移到他在鄉間的居所,觀察鄉間的田園生活。他捕捉了這些平凡的時刻,將其以理想化的風景描繪出來,深深地吸引並啟發了無數觀賞者和藝術家。
「在所有藝術派系中,沒有人能超越魯本斯的風景畫;那清新似露的光芒,以及他賦予人物的愉悅和生氣,為法蘭德斯單調的風景中注入崇高的特質讓人印象深刻。魯本斯喜歡的景象——暴風雨中的彩虹——閃耀的陽光——月光——流星——以及狂暴的山洪和風浪交織的聲音。」19世紀的英國風景畫家約翰康斯特勃(John Constable)在風景畫的課堂中如此描述道。
除了流星和月光之外,康斯特勃提到的所有其它元素,都出現在魯本斯最著名也是最大型的兩幅風景作品中:《彩虹風光》(The Rainbow Landscape)和《赫特斯丁莊園清晨的秋景》(An Autumn Landscape With a View of Het Steen in the Early Morning)。現在普遍認為兩幅畫是一對掛畫,也就是說,這兩幅是以相似的主題、為懸掛在一起所創作的。
據信,魯本斯曾將這兩幅畫掛於他在赫特斯丁(Het Steen)鄉間的居所內,在他去世時,兩幅畫都在他的收藏中。
相隔200多年後,魯本斯的畫終於又在倫敦華勒斯典藏館(The Wallace Collection)的展覽《魯本斯:重聚大風景》(Rubens: Reuniting the Great Landscapes)上重聚一堂。去年,倫敦國家美術館( The National Gallery in London )的管理員仔細地清理並修復了館藏的魯本斯作品《赫特斯丁莊園清晨的秋景》。為了將其與華勒斯典藏館收藏的《彩虹風光》同台展出,兩幅畫還特地換上了同樣17世紀風格的新畫框。
這場展覽由華勒斯典藏館、國家美術館和比利時法蘭德斯旅遊局(Visit Flanders)共同舉辦。
魯本斯
魯本斯於1577年出生在現今屬於德國的席根(Siegen)。他的父親是一名加爾文教派的律師和西屬尼德蘭(現在的比利時)安特衛普(Antwerp)的市議員。但是在魯本斯出生後,他們全家為了避免宗教迫害逃離了家鄉。
在魯本斯10歲時,他的父親便過世了,隨後母親又帶著他們回到了安特衛普。她以自己的天主教信仰教養孩子,而魯本斯也在那裏接受了古典教育。
大約14歲的時候,魯本斯開始跟隨一位風景畫家親戚,托比亞斯維爾哈特(Tobias Verhaecht),在他身邊擔任學徒。一年後,他又跟著另一位歷史畫家亞當諾爾特(Adam van Noort)學習了4年,之後進入當時安特衛普最著名藝術家奧陶範文(Otto van Veen)的工作室。陶範文是當時聖盧克(St. Luke)畫家公會的主席。在那裏,魯本斯開始學習將繪畫用於表現人文。
17世紀初期,魯本斯前往意大利進修,他不僅致力於研究當時意大利的文藝復興藝術,也學習上古時期的古典藝術和文獻學。從那時起,他開始認真收藏藝術品。
在1609年回到安特衛普後,魯本斯開始替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西屬尼德蘭總督(the Spanish Habsburg regents of Flanders)、阿爾布雷希特和伊莎貝爾大公夫婦(Archduke Albert and Archduchess Isabella)擔任宮廷畫家。這是他畫家生涯的轉捩點,他在安特衛普的工作室非常成功,常替許多歐洲大公貴族作畫。(待續)
倫敦華勒斯典藏館的展覽《魯本斯:重聚大風景》從6月3日展覽至8月15日。原文Together Again: Rubens's Beloved Landscape Paintings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
⏪️ 回顧2024專題報道👇🏻
https://hk.epochtimes.com/tag/回顧2024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