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一年,大陸豬肉價格飛漲,養豬企業更是賺翻,像華為這樣的科技企業都表示要轉行養豬了。2月中國新年時,有大陸網民還在吐槽說,過年都不能安心吃上一頓紅燒肉。但是,現在應該能安心吃了,因為從3月份開始,大陸的豬肉價格就開始跌跌不休。進入5月份以來,東北和西北地區的生豬價格率先跌破了每斤10元,而且,像是黑、吉、遼、青海這些地方的豬肉價還領先進入了7元時代。那麼,豬肉價格為何會暴漲暴跌?這一次的超級「豬周期」何時結束?它對中國的養豬業又將產生怎樣的影響呢?
豬價暴跌原因 供給增需求弱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豬肉消費國,差不多全球一半的豬肉都是中國人消費的。14億人口一年要吃掉多少頭豬呢?是將近7億頭,所以豬肉的消費直接影響到居民的生活質素。
關於目前的豬肉價格暴跌,因素有很多,不過總的來說,就是供給大幅增加了,但是消費卻比較疲弱。
去年和前年,因為受非洲豬瘟的影響,中國的生豬價格基本上是一路走高。從中共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來看,在2019年和2020年的上半年,中國的豬肉產量和上年同期比較,分別下降了21.26%和19.10%,生豬供給大幅減少。
於是,中共政府從2019年開始,推出了一系列激勵政策,幫助增加生豬養殖,再加上豬肉價格高企,養豬利潤大增,也吸引了很多養殖戶和企業加入,使生豬產能逐漸恢復。截至目前,生豬產能已經恢復到正常年份2017年的95%以上,預計到今年下半年時,生豬存欄就可以完全恢復。
此外,豬肉進口增加、加上政府持續大量投放儲備凍豬肉,也保障了市場的豬肉供應。中國從2016年開始,成為全球最大的豬肉進口國,在2020年時,豬肉進口量達到439萬噸,中國豬肉進口量佔國內豬肉產量的比重,在2019年之前不到4%,但是在2020年,已經增加到了10.7%。今年一季度,海關的數據顯示,中國豬肉進口總量是116萬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1萬噸。
在這些因素之外,還有一個季節因素,因為現在天氣在逐漸轉暖,生豬發病的風險也急劇增加,再加上養豬戶擔心價格走低,這一段時間也存在生豬集中出欄的現象。
但是,在豬肉供給充足的情況下,豬肉的消費量卻有所下滑。一個原因,是因為過年時很多家庭貯存了一些醃臘製品還沒有吃完,所以每年的3到4月也一直是豬肉消費的淡季;另一個原因,就是這兩年的豬肉價格暴漲,也讓一些家庭開始更多選擇雞肉或是牛肉等其它肉類,豬肉的整體需求也出現了大約30%的下降。
雖然,有這麼多的因素造成了生豬價格走低,但是,這個價格的下滑速度仍然讓人吃驚。有數據顯示,截至5月31日,中國的外三元生豬價格是每公斤17.38元,已經比今年1月初的階段性高點每公斤36.77元下跌了53%,和2019年7月份的價格基本持平。在豬肉價格方面,截至5月21日,36個大中城市豬肉零售價格是每斤21.26元,比4月底下降8%,比年初下降27%。
當前豬價已進入下跌周期
今年豬肉價格已經連續16周下跌。業界普遍認為,當前豬價已經進入下跌周期,還會繼續下降,直到養豬戶虧錢,被迫減少養殖規模,仔豬價格大幅下降為止。而這,就是所謂的豬周期。
我們簡單解釋一下這個豬周期。豬周期是一種經濟現象,指的是供求不平衡導致的豬肉價格的周期性變化。一個典型的豬周期包括豬肉供給下降、豬肉價格上升、豬肉供給增加、豬肉價格下降4個階段。
豬周期形成的本質原因是供需不均衡。通常,豬肉的消費需求相對穩定,但豬肉的供給卻會受到養殖利潤、天災疫病、政策干預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從2003年以來,中國已經經過了4個完整的豬周期,每次也基本都是和生豬病害、環保等因素有關係。
這一輪的豬周期,是從2018年6月開始,主要是非洲豬瘟造成的,另外,還疊加了疫情、環保政策調整、生豬產品調運政策調整等等因素。
從目前來看,今年豬價可能會再次下跌,而豬價的大勢仍然是下行,為甚麼這麼說呢?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生豬產量到2022年時可能會出現產能過剩。
跨界養豬 樓企和互聯網企業湧入
從去年時,華為就高喊著要養豬自救,其實早在華為之前,網易、阿里雲還有京東,早就捷足先登開展了養豬事業,因為養豬賺錢。
2018年時的豬瘟,導致了生豬存欄量大幅減少,也讓豬肉價格暴漲。平時養一頭豬,運氣好的時候每頭賺300元,運氣不好的時候還要虧一兩百元。但是在豬瘟爆發後,每頭豬的盈利,飆升到了2,600元左右。這也激勵著一些企業或個人紛紛投入到了養豬業。
從公開的數據來看,很多大型豬企都在大舉建設養豬場,擴大產能。例如:全國最大豬企牧原股份的生豬總出欄量,2019年時是1,025萬頭,到了2020年,已經增加到了1,811萬頭,而今年預計是多少呢?大約4,000萬頭。而且,牧原股份目前建成的豬場產能為6,000萬頭,未來可能將產能提升至1億頭。
在這些老牌養豬企業之外,因為這幾年豬價大漲,有很多的房地產企業也成群結隊地「跨界養豬」,數量多的讓人吃驚。
根據天眼查專業版去年底的數據,中國有超過1,400家企業身兼雙重角色,經營範圍同時包含「房地產」和「養豬」。而且這些企業大多數都實力雄厚,從註冊資本來看,超過五成在1,000萬元以上。
當然,房地產企業兼職養豬,也是和房地產業走下坡路有關。在《2021胡潤全球富豪榜》中,有一個有趣的現象,第一次出現了沒有房地產企業家進入中國富豪榜前十的情況,但是養豬企業——牧原股份的老闆秦英林夫婦排在了第八位。
在2014年,牧原股份上市首日的市值還是83.88億元,但是,截至今年的3月8日,牧原市值已經達到4,142.78億元,8年中市值增長了大約50倍,這不但是企業經營的成功,也說明了養豬事業的造富機遇很可觀;而反觀房地產企業萬科,市值增長大約只有6倍。
而且,不僅僅是房地產公司,似乎各類公司都想分一杯羹。截至去年12月7日,新增豬養殖相關企業接近15.7萬家,同比增長88%。
其中,最引人關注的可能就是互聯網企業,幾乎是組團進軍養豬業了。比如,在今年2月份時,華為就表示過推出了智慧養豬方案,為養殖業帶來新的變革。而且,還有相關人士爆料說,華為的這個智慧養豬方案,是中國國家農業部的戰略協議之一。當然,華為推出這個計劃,也是為了要「生產自救」,在手機之外尋找新的生路。
其實,華為還是被迫養豬,雖然吸引眼球,但還算不上新鮮,因為前些年已經有不少互聯網企業提前涉足了養豬領域,不過,多數企業還是發揮了互聯網科技企業的優勢,並不是自己去養豬,而是通過「科技技術」對傳統養殖模式進行改造,只有網易走了「自建自繁自養」的重資產養豬模式。
我們舉些例子,比如,阿里巴巴研發出一套「懷孕診斷演算法」,通過睡姿、站姿、進食等數據來判斷母豬是否懷孕;京東則是更為側重豬臉識別,不但能夠發現患病的豬,及時做出預警,還能夠追蹤每一頭豬的飯量,達到精準飼餵的目的;而網易則以科學養豬的理念自建養豬場,還培育了黑豬品牌「未央豬」。現在,網易已經建成投產了兩座養豬場,另外兩座也在建設中。
從這些數據來看,不僅養豬企業在擴大產能,還有眾多的企業也在跨界養豬,所以,生豬養殖產能在未來還將持續擴大。有業內人士說,中國各大豬企已發佈的在建或是將要建設的養豬項目規模將達到20億頭豬。這種供給的增加,必然就會抑制價格上漲,所以,這可能也會讓這一輪的豬周期拉得更長。
當然,豬肉價格便宜,民眾是樂見其成的。只是一些小型養殖戶和小豬企的日子卻會非常艱難。在這一波豬周期中,參與到生豬生產的企業們是冰火兩重天。
養豬業向規模化發展 未來面臨多重挑戰
先來看看養豬業的成本。非洲豬瘟之前,整個養豬業的平均成本是6、7元一斤,隨著粟米、豆粕等主要日糧價格的大幅上漲,企業養豬成本普遍上漲到8、9元一斤。但是,過去幾個月,大量生豬集體出欄,急速拉低了生豬的市場價格,導致許多養殖戶陷入虧損,尤其是去年購買仔豬的養殖戶已進入嚴重虧損狀態。
根據中國農科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的估計,出欄1頭120公斤左右的育肥豬,如果是自繁自養,養殖戶在5月上旬可以獲利380元左右,到5月中旬就下降到260元左右;如果是外購豬仔的養殖戶,那就虧大了,5月上旬虧損700元左右,5月中旬虧損就擴大到800元左右。
從公佈的一季度財報數據中,可以看到,在A股市場豬產業板塊的24家上市公司中,有一半淨利潤增長,而另一半則是大幅下跌。
前段時候,溫氏股份表示,一季度生豬養殖完全成本大約是每斤15元,但是通過分攤固定成本費用、釋放產能等等後,平均下來,溫氏股份全年有望將生豬養殖完全成本降到每斤10元左右。
牧原股份表示,2021年全年度成本目標是每斤7元,之所以牧原目標成本更有優勢,是因為採取了「自繁自養」模式,減少了大量中間環節的交易成本,不同於溫氏股份採用的「公司+農戶」合作模式。
而且,牧原股份的整個養豬過程,從飼養、養豬監控到清糞等,全部由機械人完成,最新的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都應用在傳統的養豬業。
所以,這一輪的價格下跌,必然會淘汰大量的小養殖戶和小豬企。而業界的共識是,生豬養殖業還會進一步向全程自養、規模化、智能化方向發展,提高抗風險能力。
有資料顯示,當規模化養殖佔到市場的80%以上,「豬周期」振幅就會趨於平穩,但是,中國的規模養殖遠沒有達到這個比例,只佔到了20%。
目前,對於養豬企業來說,短期的最大挑戰,不只是要控制成本,還要應付捲土重來的非洲豬瘟。有分析顯示,臨近去年底的時候,中國部份地區再次出現了非洲豬瘟疫情,尤其是生豬產出大省河南、山東、河北等地尤為嚴重。
而從長遠來看,中國要實現豬肉自由還有兩大瓶頸,分別是種豬和飼料,這兩點,就像是生豬養殖業的「晶片」一樣,而業內人士認為,飼料「卡脖子」要比種豬「卡脖子」的問題更為嚴重。但是,中國每年都要從國外進口數萬頭種豬,而粟米和大豆等飼料的原料,80%以上也都需要依靠進口。
小米創始人雷軍一句「站在風口上,豬都會飛」曾經火爆一時,不過,後來馬雲補充說了一句「風過去了,摔死的都是豬」,現在放到養豬業似乎也挺貼切。◇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