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推升遠距商機,台灣工研院3日發佈「2021年台灣製造業景氣展望預測結果」,2021年製造業增長率為10.03%,產值來到20.92兆元新台幣(下同,約5.8萬億港元),四大工業分別包括金屬機電、資訊電子、化學工業、民生工業皆呈正成長。

依目前情況觀察,儘管疫情對台灣製造業的影響有限,工研院建議,業者宜打造可御外力衝擊的產業生態鏈。學者表示,製造業1月至4月訂單年增率,相較去年同期相比,高達42.8%,表現依然暢旺。

台灣工研院IEKCQM預測團隊指出,受到國際需求強勁回升的態勢下,加上全球供應鏈重組、轉單效益、低基期等因素,帶動第一季出口表現亮眼,年增率高達24.6%,創下10年來單季最大增幅。

台灣工研院IEKCQM預測團隊表示,本土疫情從5月中旬開始升溫,對經濟增長帶來一定壓力,不過,就現階段觀察,目前製造業生產活動仍持續進行,出口與外銷訂單依舊暢旺,料將對台灣製造業的影響有限。

台灣工研院觀察當前國際趨勢,2021年台灣須面對三大趨勢來臨。第一、國際綠色供應鏈趨勢強勢來襲,衝擊台廠生產製造。第二、疫情及新興科技應用促使數位化時代加速來臨,產業數位轉型刻不容緩。第三、自主供應鏈加劇國際產業競爭,擴充研發人才儲備成關鍵。

台灣工研院對半導體產業2021年景氣展望,也預期將延續正向發展,全年產值預估達3.8兆元新里程碑,年增長率高達18.1%。

台灣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所長蘇孟宗表示,隨著疫情所衍生的改變將成為「新常態」,讓數碼生活、數位治理形塑更智能的環境與產業新風貌,據統計,全球數位轉型未來將預估會有兩倍成長,台灣增速僅三成,仍有待建構智能化便利環境,加速「零接觸」經濟生態鏈的發展。

對於預測結果,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邱達生接受《大紀元》訪問指出,雖然目前疫情嚴峻,但大部份都是衝擊國內的服務業,因為台灣服務業都以內需為主。如果說就外需表現來看,現在製造業訂單跟出口都相當強勁,包括電子零組件、資通訊產品、機械、基本金屬、石化、運輸工具等皆呈雙位數成長。

邱達生認為,台灣主計處未來公佈新的GDP,預測民間消費將會進行下修,但是商品出口還有可能調升,因為之前公佈經濟增長率4.64%,那時訂單能見度還沒有很高,而目前主要以宅經濟方面帶動上揚。

邱達生表示,台灣製造業1月至4月訂單年增率,相較去年同期相比,高達42.8%,細究各項表現,資訊通訊產品及電子產品上升40%以上,這兩個項目加起來,佔整體出口金額高達65%,這是製造業暢旺的原因之一。

邱達生指出,疫情會拉遠距商機很多資訊通訊產品的需求,而電子零組件都需要台灣半導體產業的支撐,所以對於未來發展仍十分看好。◇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