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文章

目前,中共似乎正在倡導一種向消費轉型的新式經濟模式,李克強也強調不再進行大規模信貸刺激。其他中共官員在公開場合也表達了這一意願。

《華爾街日報》1月 22日報道,中共國家副主席李源潮周四在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上表示,中共政府將推出一系列舉措防止經濟進一步放緩,包括削減工業過度產能,以及為私營企業與國有企業競爭提供便利,並補充說,中國經濟正在從過度依賴製造業向消費拉動型經濟轉型。

中國經濟結構轉型還沒開始

對於中國經濟是否已經開始轉型,英國《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1月21日撰文表示,對於日本來說,擺脫高儲蓄、高投資、「後發追趕式」經濟模式是非常困難的,這一過程至今仍未完成。比起四分之一世紀前的日本,中國經濟發展空間儘管要大得多,但是中國經濟的不均衡性也更大。

沃爾夫表達了與通常相反的見解,認為中國向新增長模式的轉型還未真正開始。

沃爾夫表示,經濟模式轉變的根本性指標,應該是儲蓄與投資的下滑以及消費的增長。但是,中國投資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遠高於東亞其他高增長經濟體的歷史最高水平。此外,根據麥肯錫全球研究所(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的數據,中國的整體負債率極高,而且集中於非金融類公司。中國的整體負債率超過了多個發達國家,比如美國。

為應對2008年的金融危機,中國推動以債務為資金來源的投資大舉增加,以彌補外部需求的疲弱。然而,中國經濟最根本的增速卻在放緩。以邊際效益計算,這些投資很大部份可能都是虧損的。如果是這樣的話,與這些投資相聯繫的債務也將是不安全的。如果把浪費性的投資砍掉,中國經濟會陷入衰退。

中國需要的,是對經濟結構的審慎調整,讓信貸助推的投資占GDP的比重下降,消費占GDP的比重上升。但是這種情況好像並未發生,或者至少可以說發生得太慢了。投資所佔比重略微有所下降,而負債率仍在爆發式增長:2007年底債務與GDP之比為157%,2013年底該比例為250%,而2015年第二季度末該比例則為290%。

此外,2013年(有數據可查的最近年份)中國家庭可支配收入與GDP之比只有61%。這比2008年59%的低點稍高一點,卻比2000年的水平低了5個百分點。中國居民還把大約三分之一的可支配收入存了起來。這一點能夠解釋為何消費只佔GDP的約40%。而且,收入向居民手中轉移的過程也發生得極為緩慢,而這一過程又是決定性提高消費占GDP比重所必須的。

沃爾夫最後說,顯而易見,中國經濟繼續依賴浪費性的、債務驅動的投資增長,而消除這種依賴所需要的經濟結構轉型並沒有發生。◇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