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半老的大陸人來說,初來海外的時候英文都不是太好,和父母一起來的孩子更是如此。在當時的情勢下,有一個故事在朋友圈中極為盛行。
中國孩子的Made in China
一位朋友的孩子大約4~5歲的樣子,非常聰明乖巧,剛來北美時,唯一懂得的英語就是Made in China。第一天上幼稚園,老師問她叫甚麼名字,她回答說:「Made in China.」老師又問她幾歲了,她回答說:「Made in China.」接著老師問她從哪裏來,她依舊回答:「Made in China.」
朋友們戲說:「整個一個Made in China的小傻瓜。」語言雖粗,但是談笑間無不透露出對於孩子的憐愛之情。現在這個孩子也該是上高中的年紀了,不知道她是否還記得她初來乍到的小故事,也不知道她對於Made in China這個詞是否有新的感悟。
西人孩子的Made in China
後來又聽朋友講了一個關於小孩Made in China的故事,那是一個西人小孩。當時雨過天晴,小孩正在樓下騎兒童三輪自行車玩兒。騎著、騎著突然車子出了毛病,身邊陪伴他的父親還沒有反應過來,這個也才4~5歲西人男孩脫口而出:「Made in China.」
我的這位朋友下班回家正好看到這一幕,半晌沒有返回神來。他想,像這樣的孩子長大了,對中國會是甚麼印象?!
Made in China的幾個階段
以我個人經歷而言,Made in China這個詞的使用有過幾個階段。起先中國大陸政府對經濟發展的政策鬆綁後,中國製造出的產品開始百花齊放,但是主要由鄉鎮企業出產,家庭作坊式的也比較多,產品開發屬於摸索階段,質量不很過關,同時也還沒有得到消費者的認可,記得那時吵得最兇的是在產品包裝上不敢打上Made in China字樣。
接下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憑藉中國人的聰明才幹,中國生產的產品越來越成熟,一些鄉鎮企業在擺脫了政策的綑綁後,發展成大型企業,在產品質量上和國企相比毫不遜色,Made in China的標記也隨處可見。我當時覺得經過1949年以後數十年的折騰後,中國人總算可以揚眉吐氣了。
可惜好景不長,在撈一把的心理和一切向錢看的方針思想指導下,經過一系列假藥、毒玩具、毒奶粉等事件後,Made in China和危險掛上了鉤。單就華人超市而言,Made in Taiwan產品的價格遠高於Made in China。除此之外,Made in China也和廉價、劣質產品相連,一元店中的商品絕大多數來源於中國大陸。去大商場購買服裝和家用電器時,Made in China的產品也是最廉價的,價格甚至低於印度、馬來西亞、泰國等貧窮亞洲國家出產的產品,和韓國、日本製產品就更不能比了。
Made in China的產品不僅廉價,往往還非常容易損壞,不如其它國家的產品經久耐用。為了支持國貨,我曾經數次購買國產的開啟罐頭的工具,但是由於製造產品使用的鋼質不夠堅硬,不久就捲了刃。最後,還是購買了其它國家的產品使用至今。
當然不僅僅是Made in China的產品廉價,在很多場合,移民海外的大陸華人都會有被其他族人看低的感覺。比如在北美,去工廠打工時,中國移民的入門工資有時也比從北歐等地移民來的人低,有種說法是大陸人cheap,給多少錢都幹。總之這是一種中國人無法迴避的現象,不過這種現象在同是華人的香港人和台灣人身上不曾出現,他們的產品可以賣得更貴,他們在公司也可以得到更好的職位和待遇。
當然現在不少中國大陸人揮金如土,據說在美國的洛杉磯、加拿大的溫哥華等地,豪宅很多都被大陸客購得,並且是一筆現金付清。同時,也有大陸遊客在海外狂買名牌貨,在賭場豪賭一擲千金,更有大陸炒樓團去美國炒樓。但是,大陸貨廉價、大陸人廉價的陰影在大陸華人的頭上卻始終揮之不去。
中國人和中國貨不能被其他族人尊重,究其因,皆是出自一個「德」字。◇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