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結束數天後,黨媒《求是》刊發習近平三年前在中科院大會上的講話,暴露了中共欲爭世界「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的野心。不過兩會發佈的十四五規劃,無意中洩露了中共在科技領域的底細和硬傷。
習近平講話洩露中共科技稱霸野心
2021年3月15日黨媒《求是》雜誌刊發了習近平三年前在中科院大會上的所謂重要講話(原文),習近平在講話中稱欲「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需要建設世界科技強國」。
2018年5月28日,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習近平出席會議並發表講話。
習在大會上稱「中國要強盛、要復興,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他強調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構全球,「科學技術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國家前途命運」;而中共「既面臨著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又面臨著差距拉大的嚴峻挑戰」。
就在《求是》刊文的前4天,中共兩會正式發佈了十四五規劃綱要。《綱要》全文19篇,去掉頭尾實為17篇,其中排在最前的第二篇就是「堅持創新」的科技戰略,甚至將「數字化發展」單列為第5篇,充份表露了中共在當下和未來對科技的重視態度。
「十四五」綱要將「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提出「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健全中共的「新型舉國體制」。
時事評論員李林一指出,習近平舊話重提,尤其是他聲稱要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而非之一,再加上兩會將科技戰略上綱上線,前後呼應之下再度凸顯了中共科技稱霸的野心。
自2018年以來,中共的「中國製造2025」、軍民融合和竊取外國先進技術等戰略行動遭受美國特朗普政府的一系列打擊,近年來中共已大幅調低了科技戰略的宣傳聲調。
十四五科技洩底之一:中共科技創新與美國差距重新擴大
十四五綱要推出了20個專欄,其中有4個專欄:專欄2<科技前沿領域攻關>、專欄3<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專欄8<數字經濟重點產業>、專欄9<數字化應用場景>,是直接與科技相關。
專欄1<「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也將「創新驅動」列為緊跟「經濟發展」之後的第二類指標,具體包括: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增長(%)、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件)、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3個創新指標。
專欄1提出的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將科技戰略代表性指標——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增長,設定為「年均增長7%以上、力爭投入強度高於『十三五』時期實際」。
專欄2是中共長期規劃綱要的骨架;其中對R&D指標的修正——「基礎研究經費投入佔研發經費投入比重提高到8%以上」,也是中共科技戰略規劃中的一個重要指標。
研發經費投入強度(GERD/GDP),即全社會研發經費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一直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創新能力的核心指標之一。它表示一個國家願意把多少資源用於研發活動,反映了整個國家對科技的重視程度。「GERD」是「國內研發總支出」(Gross domestic expenditure on R&D)的英文縮寫。「R&D」是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的英文縮寫。
那中共爭奪「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的戰略規劃,落實在現實中是甚麼狀況?
多年來中共一直鼓吹科技創新。不過,從衡量科研實力的指標「研發強度」來看,過去20多年中國對科研的投入雖然是在增長中,但與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並不匹配。
例如中國研發經費投入總量自2013年起一直位居世界第二,研發強度也從1999年的0.75%增長到2019年的2.23%;但與同年美國的3.07%、德國的3.18%、日本的3.24%、南韓的4.64%等發達國家研發強度相比,依然存在不小的差距(各國數據源自經合組織OECD)。
更重要的是,中共在追趕美國的道路上似乎已經力竭,近年來的研發強度重新被美國拉開了距離。
以中共上一個五年計劃「十三五」為例,「十三五」規劃提出的研發投入強度目標是5年累計提高0.4個百分點,到2020年研發投入強度達到2.5%。但現狀是,2019年中國研發投入強度為2.23%,前4年僅完成了規劃進度的32.5%。
再對比2010年-2019年中國研發經費投入總量和投入強度,可以看到中國對研發經費的投入雖然是在增長,但投入強度漲勢卻在變緩,研發強度曲線趨向平緩。
而與中共竊取技術的主要目標——美國相比,中國「研發經費投入強度」與美國的差距,在過去20多年中的大多時候確實是在縮小,從1999年的相差1.8個百分點,收窄到2015年的0.66個百分點。
但從2016年起,中國在研發強度上與美國的差距,重新開始擴大:從2016年0.69個百分點的差距,拉大到2019年的0.84個百分點。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底特朗普上台,在其任期內美國政府開始警惕中共的滲透,並反制中共竊取美國技術。
十四五科技指標「大放水」
與習近平在中科院大會上雄心勃勃的講話構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共十四五規劃在科技指標上的「放水」。
例如,十四五綱要並未遵循舊例,對最主要的科技評價標準—「研發投入強度」設定定量指標,而是給出了一個含糊的表述: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7%以上、力爭投入強度高於「十三五」時期實際。
事實上,根據中共官方通報,十三五期間(2020年數據尚未發佈)中國研發投入年增長均為兩位數。也就是,中共十四五設定的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範圍(7%以上),還不如上一個五年計劃的實際水平,反映出中共對科技和創新能力的重視程度,是不增反減。
另據中共統計數據,過去20年間,中共設立的科技發展規劃「研發強度」的目標從未實現。
中共 「十五」、 「十一五」、 「十二五」和「十三五」對研發投入強度設立的規劃指標分別為:1.55(2005年實際為1.32%);2%(2010年實際為1.75%);2.2%(2015年實際為2.1%);2.5%(2019年實際為2.23%,僅完成規劃進度的三分之一不到)。
評論員李林一對此分析說,與習近平三年前放出的豪言相比,中共十四五對科技指標的含糊表述和大放水,洩露出中共現在沒錢了,所以無法保障科研投入,只能「力爭」投入強度高於「十三五」時期。
十四五科技洩底之二:基礎研究投入不足
中共十四五雖然釋放出欲在晶片(集成電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領域與美國競爭的訊號,但也暴露出其在科技戰略上的幾個硬傷。
除了無力保障科研投入強度之外,中共另外一大科技硬傷就是基礎研究投入不足。
十四五科技戰略規劃提出,「基礎研究經費投入佔研發經費投入比重提高到8%以上」。
但根據中共官方數據,即使是2019年基礎研究經費佔比創下新高,首次突破6%、達到6.03%,2015年首次突破5%、達到5.1%;中共的這一指標與美歐國家也相差甚遠。
美國的基礎研究經費佔比早在上世紀60年代就超過10%,過去20年中該比重都穩定在16%~20%之間,歐美國家的比例一般都保持在這一範圍內。
也就是說,多年來中國基礎研究投入比重僅是歐美發達國家的三分之一。
基礎研究被視為科技創新的基石。基礎研究投入比重代表了一個國家的創新能力,也是突破前沿或核心科技的關鍵。例如日本在高速增長過程中,基礎研究投入佔研發總支出的比重長期保持在20%以上。
根據大陸學者孫玉濤 、王茜2021年的研究《加大政府研發經費投入應對中美競爭》(原文 ),在中國從事基礎研究的主要是高校和政府研究機構,經費主要是財政資金。政府研發經費投入不足導致基礎研究難以長期佈局,影響源頭創新能力提升。該文稱,中共當局應加大政府研發經費投入,才能解決「卡脖子」技術問題。
另據自媒體「創新研究」的報告(原文 ),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美國基礎研究投入佔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幾乎翻兩番,基礎研究在R&D經費中的比重也增長了近一倍。
該文指出,美國基礎研究經費雖然也是以聯邦政府資助為主,但在政府主導下,企業部門的投入也佔據相當大的比重。1953年—2015年間,美國基礎研究經費中,聯邦政府投入比重維持44%~69%之間,企業是第二大資助者,投入佔比維持在15%~34%之間。
與美國多元化的基礎研究投入相比,根據中共《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2019年中國基礎研究經費1,335.6億元;其中企業投入50.8億元,在基礎研究經費中佔比僅為3.8%,該比值僅為美國的1/10~1/5。
中共十四五提出的基礎研究投入比重提升至8%的目標,不但遠遠落後於美歐水準,而且也面臨中共政府缺錢和企業部門不願投資的現實難題。
十四五洩底之三:科技管理混亂 科研腐敗嚴重
十四五規劃第二篇提出「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其中包括推行「揭榜掛帥」、「賽馬」等科技管理制度。
「揭榜掛帥」是去年中共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新名詞,實際上近年來各地政府也開始嘗試類似科研政策。例如2017年,貴州省推出技術榜單制,2018年廣東省對戰略性新興產業重大科技項目試行揭榜制。
中共當局新近拋出「揭榜掛帥」等政策,目的是試圖解決中國的科技管理混亂和科研腐敗嚴重等痼疾。
據陸媒新京報報道(報道原文),2019年4月17日中共教育部發佈通知,要求高校科研人員不得弄虛作假,騙取科技項目、科研經費以及獎勵、榮譽等。
中共教育部的通知並非無的放矢,騙取中共的教育和科研資金甚至國防研發資金等等,早已成為中國科研實踐中的潛規則。
例如中共最想突破的晶片領域就曾多次爆出震驚全國的造芯騙局。其中最出名的有2003年的中共863「漢芯計劃」,以及去年爆雷的武漢「弘芯」千億晶片騙局。
「863計劃」全名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是中共政府主導的、以部份高科技為研究目標的國家性基礎研究計劃,於2016年結束。
2003年上海市政府發佈的「漢芯計劃」,是「863計劃」的重要部份之一。2006年該計劃被曝光,其研發的中國造「漢芯」晶片其實是從美國購買晶片,再由民工打磨掉原有標識後偽造。「漢芯」晶片當時不但經國內權威專家驗證為中國首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DSP晶片,直接騙取了中共上億元科研經費,還給上海交大等多方機構造成了11億元的損失。
2017年成立的武漢弘芯,號稱總投資者民幣1,280億元,曾被武漢市和湖北省政府列為重點項目,截至2019年底已累計完成投資153億元。2020年該項目爛尾,並被曝光已遣散所有員工。
評論員李林一表示,十四五提出「揭榜掛帥」等科技新政,變相承認了中國科研腐敗嚴重等問題;而無論甚麼新政策,受制於中共腐敗的政治體制,都難以改變中國科技管理混亂的現實。
李林一認為,中共發佈的十四五綱要已暴露其科技體制的弊端、以及中共無心科技創新的底細,所以很難想像中共能夠通過自主科研創新來突破「卡脖子」的關鍵技術;因此中共的科技戰重點應當還是偷竊美國先進技術,美國政府需對中共十四五動向和竊取技術保持高度警惕。#
------------------
⏪️ 回顧2024專題報道👇🏻
https://hk.epochtimes.com/tag/回顧2024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