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波弱」、「剁手黨」這些詞都是在形容一個人容易衝動購物。這種衝動購物的行為偶一為之,可看作是適度犒賞自己,但如果買到變成「卡奴」或「月光族」,可能就是有心理問題,必須前往就醫,找出改善之道。

一般消費行為通常是有計劃的,偶而買小物、吃美食,或是所謂買奢侈品來自我獎勵,也算是在合理範圍內;如果是長期買不停,超出經濟能力,還造成自己的困擾,就應該要懷疑是否有「強迫性購物」(Compulsive Buying)的行為。

強迫性購物者的症狀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主治醫生鍾安妮說,「強迫性購物」尚未納入正式的精神疾病,目前是歸類在衝動控制疾患,與「行為成癮」本質上相似。有這方面困擾的人,腦海裏經常盤旋著購物慾望,特別是出現負面情緒時,會以購物來紓壓。在購買的當下很開心,但後續要面對負面後果,包括自身的罪惡感、家人譴責、害怕周遭的人知情,甚至有人因而背負卡債,得面對經濟困境與法律責任。

雖然一般人也會受到商品促銷活動影響,但屬於短暫、偶而發生的情況,也懂得踩煞車,而「強迫性購物」是長期且持續性的行為模式,當一個衝動來襲,就打開了「買不停」的開關。

個案的認知行為表現

鍾安妮說明,「強迫性購物」的認知行為表現,會有以下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正增強」,也就是購物當下會有愉悅、放鬆的感覺;第二個層面則是「負增強」,開心的比例下降,反而發現自己「不買會不舒服」,一直想著購物這件事,也就是所謂成癮。就像酒精成癮個案,喝酒當下很快樂,不喝酒會出現戒斷症狀或不適感,後來演變成飲酒量愈來愈多,帶來負面後果。

海外曾進行的小樣本統計顯示,5%~8%民眾有「強迫性購物」困擾;還有部份研究顯示,有「強迫性購物」困擾以女性、低收入者較多,但並非所有研究都得到這樣的關聯性,可能是存有選樣偏差的影響。

然而,近年也觀察到「強迫性購物」行為在年輕族群中有上升的趨勢,可能與腦部衝動控制系統尚未發育成熟,或是缺乏其它抒發情緒的替代方法有關,再加上市場行銷手法、消費型態改變,這些都會影響到個案的行為表現。

分析量表、診斷與治療

鍾安妮提出,「強迫性質購物量表」是一份對自己進行評估與分析的參考,但無法僅依此作為診斷憑據。在診斷時,醫生必須與個案當面會談,澄清對購物的認知,症狀對生活的影響,在確認後才能一起找到解決之道。

改善「強迫性購物」,目前主要通過認知行為治療,協助個案找到改變動機、刺激控制、壓力管理、尋找替代方法,並進行認知重建。此外,個案也可以考慮調整消費習慣,將信用卡交給值得信賴的人保管,出門只帶足夠的現金,以及遠離百貨公司周年慶等高危險情境。

個案恐與情緒疾患共病

鍾安妮表示,「強迫性購買」經常與其它情緒疾患共病,例如:憂鬱症、焦慮症、物質成癮、其它行為成癮等,也可能出現持續性購買行為,還有一些個案會合併囤積症。另外,「強迫性購買」也需要與其它精神科診斷鑑別,比如躁鬱症患者也可能在過度大量購物之後帶來痛苦後果。

鍾安妮提醒民眾,上述的這些病狀都可能對個案生活造成巨大影響,如果發現親友出現異常「爆買」的行為,很可能是一種求救訊號,懇請多關懷並適時引導就醫。

強迫性質購物量表

說明:請依照你對各題的同意程度填上適合選項(A強烈同意、B有些同意、C不同意也不反對、D有些反對、E強烈反對),例如:強烈同意填A,有些反對填D。

註:本量表出自Compulsive Buying Scale © Valence. D’Astous & Fortier,本刊翻譯為中文版,在信效度方面尚未經過評估,僅提供讀者參考使用。如有購物行為困擾者,建議與醫生當面會談。◇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