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到一張照片,京城的一場大雪後,朱紅的宮牆與白雪相間,映襯著紫禁城繁複華麗的椽樑畫飾,似乎那古老與華貴一下子穿越了萬里千年走到了我的眼前、心裏。我突然意識到那幾千年的歷史與文化早已以我知和不知的方式融到了我的骨血裏。走到今天,此刻,我的骨血來自於幾千年來我無數的祖輩父輩們的喜樂悲苦,無論是戰爭的烽火連天還是江南籬下的悠菊,更來自於那些所謂中國元素意象背後,先賢們不渝的追述與表達。
古人云,文以載道,形而上者謂之道,行而下者謂之器。作為一個現代的中國人,除了還有著不知經歷了多少次華夏各族的混血後,輪廓不清、面目模糊的亞裔形象,我們對古聖賢們孜孜以求和祖輩們諄諄教誨的文字所載之道知曉多少呢?對那些精美絕倫的古器物,意境幽遠的古字畫背後的內涵領悟幾分呢?當我突然明白那莫名的感動正是來自於早已融入我骨血的中華文明時,我知道我需要找到一把鑰匙來開啟這中華文明的寶藏,來汲取來自於古聖賢和先輩們傳承的宇宙生命之道。
古人重視教育,往往把畢生所修所學注入到家訓中,以育化、澤被後代。家訓又是長輩要求晚輩從小就要接受的教育。如今的我不正如孩童般,除了有著生理上的中華基因遺傳外,對傳統中華文化懵然無知嗎?古人的家訓恰好是對我最好的啓蒙方式,這樣,我拿起了這本《顏氏家訓》。
《顏氏家訓》是北齊顏之推作的一部家訓。顏之推(公元五三一年~五九一年),字介。顏氏原籍瑯琊臨沂,歷任梁散騎侍郎、北齊黃門侍郎,後侍於隋,是當時最博通的學者,經歷南北兩朝。《顏氏家訓》是他對自己一生有關立身、處世、為學經驗的總結,以此告誡子孫。《三字經訓解》作者王三聘稱其「古今家訓,以此為祖」。顏氏後代成就斐然,在操守與才學方面都有驚世表現:唐朝顏思古注解《漢書》,顏真卿書法大家,顏杲卿凜然大節,震燿千古,以身殉國。宋元兩朝顏氏族人仍然入仕不斷,尤其令以後明清兩代羨慕不已。
《顏氏家訓》共二十篇,開篇《序致篇》中寫道:「聖賢之書,教人誠孝,慎言檢蹟,立身揚名」已經很完備了,無需贅述,之所以再寫此書是要「整齊門內,提撕子孫」。因為親近的人的話才會相信,佩服的人的話才會聽從,「夫同言而信,信其所親;同命而行,行其所服」。這就道出了教育的根本,孩子會信從父母是因為至親,服從父母則是孩子欽佩父母。父母是孩子最親近、最有影響力的人,所以為父母者首先要謹言慎行,以身作則,孩子才能信服。作者自言:「頗為凡人之所陶染,肆慾輕言,不修邊幅。年十八九,少知砥礪。習若自然,卒難洗蕩。二十以後,大過稀焉;每常心共口敵,性與情競,夜覺曉非,今悔昨失,自憐無數,以至於斯」。意思自己年少妄為,十八九歲才稍加磨礪,但習慣成自然,一時很難改掉,二十歲以後才漸少犯大錯,但還常心服口不服,善性與情感相矛盾。晚上覺察早上的錯誤,今天後悔昨天的過失。沒有好的教育,竟至於此,自覺可憐。「追平昔之指,銘肌鏤骨,非徒書之誡,經目過耳也。故留此二十篇」。追想過去的經驗教訓,刻骨銘心,不是只停留在古人的教誡,過過眼耳而已。
讀到這裏,不禁感慨古先賢在二十歲上下已經日日自省「夜覺曉非,今悔昨失」,很少犯大過失了,而追憶過往還會「銘肌鏤骨,自覺可憐」。
而我們如今的中國人呢?老人假摔、訛詐錢財的事件屢屢上演,以至於網友感嘆不是老人變壞了,而是壞人變老了,生於當今中國的我們從小到老恐怕從未慎言檢蹟。古代教育思想,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今天下不平,家難養,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當今世人離誠意、正心、修身的古訓,逆道而行。祖先早已留給我們中華子孫聖賢之道,這才是真正身為中國人的可貴之處。「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學習世間古聖賢之道,身為中國人,心更為中國人吧!
讀《教子篇》,對照中國當今社會的種種現象,深感先人們早已對我們會出現的問題給出預警,並且教給我們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道理了。
文中道:「上智不教而成,下智雖教而無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上智的人不用教育就能成才,下愚的人即使教育再多也不起作用,只有絕大多數普通人要教育,那麼如果不經過教育,是不會懂得道理的。
「古者,聖王有胎教之法:懷子三月,出居別宮,目不邪視,耳不妄聽,音聲滋味,以禮節之。書之玉版,藏諸金匱。生子咳提,師保固明孝仁禮義,導習之矣。」
在一千五百多年以前的時代,古聖王就有胎教的方法,而且在家訓中就傳給後代了。那就是懷孕三個月之後的媽媽要專門住在一個清靜的寓所裏,沒有雜亂的信息打擾,「目不邪視,耳不妄聽,音聲滋味,以禮節之。」放到現在來看,就是不要再去看那些充斥恐怖、暴力、色情等所有負面的影視、娛樂節目,所聽、所看、所嚐都應該以禮來節制。禮,古人解釋為凡事之所依,用來祈福的事物。
那麼這些古聖人所傳的做人的事理、依據,必然會給人帶來福報,把它們刻寫在玉石上,放在金匣子裏,我想也是寓意母親如同金匣子一般珍貴,希望孩子如同刻有聖賢之禮的玉石那樣做個飽讀詩書、溫潤如玉的謙謙君子吧。等到孩子出生後,老師等照顧他的人就要講解孝、仁、禮、義,來引導他們學習了。
「凡庶縱不能爾,當及嬰稚,識人顏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誨,使為則為,使止則止。比及數歲,可省笞罰。」我們平常百姓縱然難以做到(如同皇家那樣的教育),到了孩子能夠識人臉色、辨別喜怒的時候,就應該加以教誨,甚麼可做、甚麼不可做。這樣再長大幾歲,就不用鞭笞打罰了。
「父母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吾見世間,無教而有愛,每不能然;飲食運為,恣其所慾;宜誡翻獎,應訶反笑,至有識知,謂法當爾。驕慢已習,方復制之,捶撻至死而無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於成長,終為敗德。孔子云『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是也。俗諺曰:『教婦初來,教兒嬰孩。』誠哉斯語!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惡;但重於訶怒。傷其顏色,不忍楚撻慘其肌膚耳。當以疾病為諭,安得不用湯藥針艾救之哉?又宜思勤督訓者,可願苛虐於骨肉乎?誠不得已也。」
這一段話讀來,不得不感佩作者。一旦父母從小寵溺壞了孩子,長大後又想靠責罰來糾正孩子的錯誤,反而令孩子心生怨恨,最後終於品質敗壞,作者把這個過程寫得如此生動準確:「我見到世上那種對孩子不講教育而只有慈愛的,常常不以為然。要吃甚麼,要幹甚麼,任意放縱孩子,不加管制,該訓誡時反而誇獎,該訓斥責罵時反而歡笑,到孩子懂事時,就認為這些道理本來就是這樣。到驕傲怠慢已經成為習慣時,才開始去加以制止,縱使鞭打得再狠毒也樹立不起威嚴,憤怒得再厲害也只會增加怨恨,直到長大成人,最終成為品德敗壞的人。」
看來這也是千百年來的父母們的通病。文中說,普通人不能教育好子女,也並非想要使子女陷入罪惡的境地,只是不願意使他因受責罵訓斥而神色沮喪,不忍心使他因挨打而肌膚痛苦。這該用生病來作比喻,難道能不用湯藥、針艾來救治就能好嗎?還該想一想那些經常認真督促訓誡子女的人,難道願意對親骨肉刻薄凌虐嗎?實在是不得已啊!所以作者提出為人父母者,要有威嚴和慈愛,子女才能有畏懼謹慎心,孝敬父母。孔子說,在少年時就養成的好習慣就像天性一樣自然而然了。又像俗話所說的,教媳婦做事要在她剛嫁過來的時候,教育孩子要從嬰孩的時候就開始。我們的祖先早就提出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了!
「父子之嚴,不可以狎;骨肉之愛,不可以簡。簡則慈孝不接,狎則怠慢生焉。人之愛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賢俊者自可賞愛,頑魯者亦當矜憐。有偏寵者,雖欲以厚之,更所以禍之。齊朝有一士大夫,嘗謂吾曰:『我有一兒,年已十七,頗曉書疏,教其鮮卑語及彈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無不寵愛,亦要事也。』吾時俯而不答。異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業自致卿相,亦不願汝曹為之。」
父子之間要嚴肅,不可以過於親暱而不莊重;骨肉之間要有愛,但不可以禮節簡慢。簡慢了就連慈孝都做不好,太過親暱了怠慢就會產生。人們愛孩子,很少能做到平等對待,從古到今,這種弊病一直都很多。其實聰明俊秀的固然引人喜愛,頑皮愚笨的也應該加以憐憫。那種有偏愛的家長,雖然是想對他好,卻反而會給他招來禍殃。
對照現在中國的情況,特別是獨生子女家庭,從老輩到父母都把孩子視若珍寶,比作者描述的寵溺孩子有過之而無不及。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出現了許多依賴父母的啃老族,甚至叛逆父母、社會,最後出現弒殺父母、老師、同學的極端事例。這真的是要我們每個做父母的中國人和將要做父母的中國人,好好學習的、傳統的、但是又非常具有遠見卓識的教育之道。
《教子篇》最後還講了一個作者身邊發生的事情,恰好批判了我們現在很流行的教育理念:北齊有個士大夫,曾對我說:「我有個兒子,已有十七歲,很會寫奏札,教他講鮮卑語、彈奏琵琶,差不多都學會了,憑這些來服侍三公九卿,一定會被寵愛的,這也是緊要的事情。」我當時低頭沒有回答。奇怪啊,這個人用這樣的方式來教育兒子!如果用這種辦法當梯子,做到卿相,我也不願讓你們去做的。
看現在的孩子,幾乎所有的家長都讓孩子學外語、學鋼琴或者其它樂器、繪畫等技藝,希望以後能夠作為一種特長,幫他在社會上立足,而且就像故事中的父親那樣很自豪地對別人宣講。然而把自己的子孫培養成名士幾代為官的顏之推,恰恰在自己的家訓中反對這種教育方法。很多家長只重視課本知識的成績,謀取名利的技能,其實就是為了名利而捨本逐末地去強調教孩子技藝,而對於從小就該教導的孝仁禮義的為人之道,以及生活中體現這些道理的好習慣,卻忽視甚至完全忘卻。
幾代的中國人都已經嚴重缺失了寶貴的中華傳統教育,現在的中國社會才會變成一個迷失於物慾、為逐名利而不顧道義的社會群體,為官的貪贓枉法,為工經商的製造販賣偽劣商品不惜傷人害命,為師的只為追求分數而灌輸技藝,卻不授為人之道,為醫的也以賣貴藥為先,救人為次 ……真是到了一個岌岌可危的境地!《教子篇》不光是教導顏氏子孫的篇章,更是教導和歸正當今所有中華子孫的篇章,學習它不僅僅是為了傳承後代,更重要的是在救我們自己!◇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