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不能沒有菊花,沒有菊花的秋天不僅失色,而是失了正色;九月九日不能不道菊花,重陽無菊就無味了。
菊花代言秋天的黃金精神
宋人楊萬里詩詠秋菊:「吾家滿山種秋色,黃金為地香為國。」
先秦時代道家關尹子說:「天不能冬蓮春菊,是以聖人不違時。」(*1)
《禮記‧月令》記載季秋(秋天最後一個月)時提到:「鞠(菊)有黃華」。菊花代表秋季,尤其是深秋凌霜寒而菊華盛,那金黃色的菊是中華文化的正色!
「菊月」晚秋以菊為名
春蘭秋菊各有盛名,黃曆九月,各種顏色、各種華姿的菊花遍開:黃的、藍的、白的、粉的、紅的、紫的、紅紫的、墨黑的、複色的、鑲邊的……大大小小、花葉展英。清代園藝學家陳淏子《花鏡》,記載菊花一百五十二個品種;晚秋「菊月」之名上天下地不脛而走!九月寒露、九月秋霜作襯,菊花經霜露而遒勁更見特出,「長壽花」桂冠非菊花莫屬。
「園林盡掃西風去,
唯有黃花不負秋。」
見《立冬前一日霜對菊有感》。
就摹寫了菊花的精神!
重陽仙菊.菊壽久久
誰令仙菊重陽開?這不就是上天的巧安排!令菊花和九九重陽結伴,來一場盛麗的演出。在中國五行學說中,九是陽數之極。九月九日代表重陽,菊花象徵長壽,「重陽仙菊」就是「菊壽久久」的表徵。
從漢代以來,中華民俗在重陽節飲菊花酒。漢代《西京雜記.賈弓》(古今逸史本)記載了菊花酒的醞釀。在黃曆九月採下菊花與莖葉,並且加上黍米,久釀一年。待到來年重陽日這天開封飲用,助陽益壽。
《本草綱目》也記載了「白菊花酒」具有藥效,治療眩悶、頭髮乾落、胸中痰塞。《本草綱目》說,用作釀造、食用的菊花是氣香味甜的菊花;苦不堪食的叫苦薏,非真菊,兩種外觀極為類似,古人早能明辨(*2)。菊花酒延壽、祛病健身的功用得到醫家的肯定。
菊花銘贊
除了菊花酒的延壽能量,你知道古人給了菊花多少詠歎、多少讚美嗎?多少人以菊花勵志節?真的是數不盡數!就舉幾個來賞一賞:
屈原「夕餐秋菊之落英」,見《離騷》,詠菊花共古今不絕:「春蘭兮秋菊,長無絕兮終古。」見《九歌‧禮魂》。
嵇含《菊花銘》稱菊花是仙花:「煌煌丹菊,詵詵神仙。」
鄭思肖《菊花歌》稱讚菊花為太極之髓、日之精,「正色與秋爭光明,背時獨立抱寂寞」,「心香貞烈,至死不變英氣多」。
蘇軾說了黃菊花是大地的正色:「黃花候秋節,遠自《夏小正》。坤裳有正色,鞠衣亦令名。」古代人們以黃色為正色,見《釋名.釋衣服》。
三國時代鍾會有《菊有五美贊》,讚美菊花似神仙、具有君子的貞德,為天極之準、坤地正色,可以說為菊花之讚作了小結︰「圓花高懸,準天極也。純黃不雜,后土色也。早植晚發,君子德也。冒霜吐穎,象貞質也。杯中體輕,神仙食也。」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乾隆皇帝弘曆吟野菊:「詩情兼畫意,縁此暫留停。」若說詩情兼畫意皆為菊而停駐,那麼,菊花之精莫不為陶淵明(陶潛)而留駐。
陶淵明是晉末至南朝初的隱士,個性素樸不拘,因為家貧而從事官場之職,卻苦於官職的役形。當他警覺到己身成了口腹的僕役時,寫下《歸去來辭》明志,毅然決然辭官歸隱盧山下的家,過著耕讀生活,「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開展了菊花出塵的時空。
陶淵明愛菊,他吟詠「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岩列;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傑」,菊懷貞秀、不畏霜凍的精神如同作者其人。《宋書.隱逸列傳》記載陶淵明「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寫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後人說「人淡如菊」遙映陶淵明不慕榮利、忘懷得失的心志。
《宋書》記載,有一年九月九日重陽節,陶淵明家中無酒,他到宅邊菊叢邊上坐了良久,採了盈盈一把菊花。九九重陽菊花正端麗,能不引人思想起菊花酒?就在此時好友江州刺史王弘送酒來,兩人傍著菊花叢就酌就飲,醉而後歸,留下了「白衣酒」的典故。陶淵明留給後代不少質樸的五言詩,「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一語天然萬古常新。陶詩本真不昧的醇真比起他二人飲的「白衣酒」、一人飲的獨酌酒更讓後代回甘、回味。
南朝宋顏延之《陶徵士誄》哀悼陶淵明,即便貧病交迫,還是棄官從好,隱身而居;讚美他解體世間紛紛擾擾,真是一位寬樂、克己的靖節先生。陶淵明東籬採菊的淡泊、辭官歸去的勁節、寬樂克己的精神影響後代深遠。伴隨著往後的文人雅士親菊、採菊,靖節先生脫俗出塵的菊圖長卷,也一再展開在後代眼前。
仙菊黃花不負秋
從屈原到陶淵明的餐菊、採菊,開啟了後代的菊花文化。有清一朝乾隆皇帝弘曆的吟菊詩就有二百多首。
藝術家、文人常以「仙菊遇重陽」為題創作,詠仙菊、頌重陽的詩、書、畫,源源不絕,菊花的葉貌花姿、簇瓣展英,在藝術家眼中有了活色生香的詮釋。菊花賦活了華夏子民的人文的精神,菊花入詩、入書、入畫、入器,從藝術品到生活深處,在在表現了菊花多彩的面貌和多姿的精神格調。
菊花不畏陰氣,凌陰而盛,越是凌秋霜越是發茂了菊花的陽剛真質。菊花代言金秋,展現中華文化堅貞的風格高調。
注1. 關尹子曰:「天不能冬蓮春菊,是以聖人不違時……」出於《文始真經‧九藥》。
注2.《本草綱目》引弘景的說法讓人分辨真菊,真菊氣香而味甘,好吃;味苦難吃的非真菊,名叫苦薏,兩者花都長得很相似︰「菊有兩種︰一種莖紫氣香而味甘,葉可作羹食者,為真菊;一種青莖而大,作蒿艾氣,味苦不堪食者,名苦薏,非真菊也。華正相似,惟以甘苦別之。」所以說真菊不僅能賞能釀酒,還能吃,真是妙物。◇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