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今年出現近萬家企業轉產半導體的局面,其中一些的主營業務甚至與半導體風馬牛不相及。外界有觀點認為,大煉晶片運動已拉開序幕,入局的企業主要為了騙取巨額補貼。與此同時,該領域已頻頻傳出項目爛尾或破產的消息,損失慘重。

近年來,中共從中央到地方政府,不斷鼓動企業為晶片製造投錢;上個月,中共國務院再發促進晶片產業的新政策,從財稅、融資等8個方面扶持晶片產業和軟件產業發展,給各地興建晶片企業開綠燈。

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消息說,中共計劃在2025年前投入9.5萬億人民幣,以全力發展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晶片為半導體元件產品的統稱),相關措施已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綱要》,任務的優先程度不亞於當年製造原子彈。

在政策帶動下,大量企業為爭取政府補貼轉產半導體。據「啟信寶」統計數據,2020年截至9月1日,全國有9,335家企業變更經營範圍,將半導體、集成電路等加入其相關業務。

這些企業遍佈全國32個省、市、自治區,其中數量排在前列的有:陝西省905家,同比增速達618.25%;浙江省1,230家,同比增速達547.37%;江蘇省1,262家,同比增速達196.94%;以及廣東省2,401家,同比增速41.99%。

在非傳統科技研發省份中,海南省半導體企業數量的增速同比達484.62%;內蒙古自治區達300%;寧夏自治區達280%;黑龍江省達117.39%;甘肅省達111.9%等等。

入局企業資質良莠不齊

據《21世紀經濟報道》消息,湧入半導體產業的企業超過70%集中在晶片設計等下游領域,大量資金被投到集成電路設計上,而投到高端晶片和短板領域的太少。

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設計領域門檻最低,一些企業招幾個人就可以成立公司;而上游領域的門檻高很多,對研發積累和長期資金投入要求高、市場風險更大。

一些入局公司的主營業務與半導體毫無關係。例如,5月23日,先前做過互聯網遊戲和水產的上市公司*ST晨鑫((002447))披露公告稱,將以2.3億元現金收購晶片企業;露笑科技(002617)原本以電磁線為主要產品,8月8日,其公告稱已與合肥市長豐縣政府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投資建設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矽)產業園,投資總規模100億元;9月8日,上峰水泥公司(000672)宣佈將向半導體、晶片等行業投入5.5億元。

其它新涉足這一領域的企業的主營業務還包括建築安裝、建材批發、無紡布、塑膠、糖品貿易、採暖設備、區塊鏈、醫療美容、健康管理、財稅顧問、跨境電商、保健養生、汽車服務、文化傳播、廣告營銷、人力資源等等,水份相當大。

對此,推特帳號「財經真相」說,「新一輪騙補貼拉開序幕!」微博知名財經博主「波浪正宗—投資生涯007」說,「和10年前大搞特搞太陽能的時候何其相似,大多數搞半導體還不都是為了圈錢。」

也有網友諷刺這是「大煉晶片」,「從上到下都是騙子」,「最後資金耗盡,加速滅亡」。

半導體領域頻傳爛尾項目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副理事長魏少軍表示,全民一窩蜂地大搞晶片,總是憑著一種激情來發展產業,恐怕成功的概率不會很大。

如他所言,半導體領域近來接連傳出項目爛尾或破產的消息,損失慘重。

7月30日,武漢千億級半導體項目弘芯被曝出「存在較大資金缺口,面臨項目停滯的風險」,弘芯剛剛進場一個多月的大陸唯一一台7nm光刻機,尚未開封即被抵押。

原計劃投資近400億元、號稱國內首個專注於柔性半導體暨新型顯示技術開發與自主化的項目陝西坤同半導體,年初曝出拖欠員工薪水問題。

此外,業內備受關注的一個案例是,南京德科碼董事長李睿為三年內在南京、淮安、寧波三市相繼落地半導體項目,但所過之處盡皆爛尾。

中國問題專家、宏觀經濟學家吳嘉隆對大紀元表示,中共過去通過買設備、挖人才、殺價搶訂單、國家補貼等手段扶植了一些比較低階的設備廠,但這套做法不適用於高階晶片產業。

自由亞洲電台引述金融學者司令的觀點說,研發晶片需要創新的環境,但中國在發展一項技術時容易墜入計劃經濟模式,且在晶片研發所涉及的新材料、雲計算、工業聯合體和部署5G網絡等多個領域處於落伍狀態。

吳嘉隆還認為,中共的關鍵技術明明卡在別人手裏,卻硬要跟美國對抗,凸顯其外交和產業政策缺乏邏輯。現在美國切斷晶片供應,中共別想在2025年達到70%的晶片自主率,且其火箭試射、導彈試射可能都受影響。#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