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乾旱、長江黃河流域洪災,災難重創中國南北產糧區。雪上加霜,工程院報告,大陸每年1,200萬噸糧食受土壤重金屬污染,大陸糧食危機恐怕超乎想像。
每年1,200萬噸糧食受重金屬污染
大陸科學出版社21日發佈中國工程院重大諮詢項目《中國食品安全現狀、問題及對策戰略研究(第二輯)》報告指出,目前中國地表水、大氣、土壤等環境污染嚴重,每年有1,200萬噸糧食受土壤重金屬污染,農業面源污染物已經超過工業的7.5倍。
環境污染長期影響食品安全,據中共中科院(《環境科學》2018年第10期)研究顯示,近20多年,中國糧食主產區耕地土壤重金屬污染呈上升趨勢,點位超標率從7.16%增加至21.49%,污染物以鎘(Cd)、鎳(Ni)、銅(Cu)、鋅(Zn)和汞(Hg)為主。南方糧食主產區土壤重金屬污染重於北方。
疫情、天災、國際緊張情勢釀缺糧
日前中共社科院指出,2025年中國可能出現1.3億噸的糧食缺口。探究其原因,不只受到大陸境內爆出的中共病毒疫情及天災影響糧食供應,國際情勢可能也間接導致糧食危機。
澳洲廣播公司(ABC)引述澳洲蒙納殊大學(Monash University)經濟學副教授史鶴凌表示,中共病毒爆發後,中國以美元為主的外匯儲備減少,中共當局難以購買足量糧食供應國內需求。
美國之音分析,中共長期依賴從美國進口產品,但目前與西方國家的政治緊張關係,恐導致更高的關稅、價格增加等貿易障礙。與主要貿易夥伴關係惡化,也可能對大陸食物供應鏈帶來不確定性,威脅中國的食物供應穩定。
農民沒餘糧 官方糧食增產數據恐不實
今年7月中共統計局對外宣稱,以小麥為主的夏糧總產量創歷史新高,但中共糧儲局又在8月坦承,主產區小麥的收購減少938萬噸,同比下降近20%。對於這組矛盾的數據,網絡評論者「中產生活觀察」在微信發表網絡評論文章分析表示,產量增加是造假,河南農民手中已沒有餘糧。
該分析認為,雖然收購量不等同於產量,但兩者趨勢應是一致的。河南周口的小麥普遍減產三至四成,湖北、安徽、山東和河北等地的小麥也因乾旱出現不同程度的減產。由於糧食收購和存儲的變革,農民手中的糧食較20年前大大減少,農民恐真沒囤積餘糧。
對於中共多數媒體大力宣傳夏糧豐收,作者認為,這樣的宣傳既是一種「思維定勢」,也是「政治正確」。如果報道糧食減產,恐怕需得到上級批准。
財經冷眼:如果秋糧減產20% 近3億人將會沒有口糧
獨立經濟學者「財經冷眼」接受採訪時的分析也呼應上述論點,「糧食產量和收購量應成正比,多產才能多收,這是常識」,因此國家統計局7月公佈的所謂糧食增產數據是造假。
近期在網上流傳的一個影片顯示,河南某當地最大麵粉廠,往年到收購小麥季節門口每天都有100多輛車交貨,但今年卻門可羅雀。鏡頭對著空蕩蕩的馬路掃了一圈說「你看這路邊,根本都沒有車,一輛車都沒有,三天兩天了才能看到一輛車。」
「財經冷眼」表示,「基本可推算,中國今年以小麥為主的夏糧整體減產20%。而今年南方水災嚴重,水稻為主的秋糧基本也會大量減產,如果也減產20%的話,這意味著中國近3億人將會沒有口糧。」@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