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名氣的桂樹非傳說中蟾宮(月宮)桂樹莫屬,蟾宮、桂樹相攜手,都化入成語典故中。你知道是哪些成語嗎?它們比喻科舉及第,也比喻訪仙的隱士思想。

傳說中月宮的那棵桂樹,具有神速癒合復原的神力。在人間的桂樹,生命力也很強,冬天的低溫傷不了它。漢代時,人們對桂樹情有獨鍾,鼎鼎大名的東方朔就讚賞桂樹常青,「好桂樹之冬榮」。人們讚美桂樹高貴雅潔的品格;桂樹也就成了人間賢德者的象徵。

桂林一枝

桂林一枝!(pixabay)
桂林一枝!(pixabay)

桂樹一株就是賢德者的象徵,那麼桂樹成林成了「桂林」,比喻品德高貴雅潔、才學華茂的群賢。即使僅是「桂林一枝」也不尋常,可以說是個具有賢德、才學出類拔萃的人。

晉代時,郤詵(音:夕身)最先用「桂林之一枝」來比喻自己。郤詵生性至孝,博學多才,風度倜儻瑰偉,但不拘小節。晉武帝泰始年間,詔令天下推舉賢良直言的人士。太守推舉了郤詵應選。郤詵果然不負所望,在對策中表現出類拔萃,拔得頭籌,被選為第一。

後來,郤詵累遷至雍州刺史。當時晉武帝在東堂宴聚群卿,歡送郤詵上任。宴會中武帝問他說:「卿覺得自己如何呢?」

郤詵回答皇上說,自己對策的才能天下第一,好像桂林一枝、崑山片玉。(「臣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崑山之片玉。」)晉武帝聽了郤詵這樣的回答,不禁發笑了。一旁的侍中對郤詵的驕傲自大很看不過去,就上奏免他的官。武帝答說:「我和他開玩笑,不足怪。」郤詵任官職的成績的確讓人刮目相看。他在任內威嚴明斷,得到四方的讚譽,晉升為尚書左丞。

後來,郤詵的「桂林之一枝」被後代引用,人們說到桂樹、桂枝、「桂林一枝」,就是指賢德、才能秀拔的人士。「東堂桂」這個詞語也來自郤詵這個典故,意指科舉及第、中舉,和「折桂」一詞具有一樣的意義。

最有名氣的桂樹非傳說中蟾宮(月宮)那棵仙桂莫屬,蟾宮、桂樹相攜手,都化入成語典故中,說了甚麼「道」?月中折桂、折桂攀蟾(攀蟾:攀登月宮)、攀蟾折桂、蟾宮折桂等等,都是比喻科舉及第的意義;那科舉登第的人也有被稱為「攀桂客」的。例如:

元代《三化邯鄲》第二折:「折桂攀蟾姓字標,入省登台意氣豪。」 (*入省登台指當上中央高官)
明代《初刻拍案驚奇》卷十:「胸中博覽五車,腹內廣維千古,他日必為攀桂客,目前尚作採芹人。」 (科舉時代縣學生員稱為「採芹人」 )

攀桂

另外,「攀桂」和「折桂」的意義各指不同的道。「攀桂」字面的意思是攀登月中桂樹,借指訪道、隱居的事[1]。例如:

《太平御覽‧桂》:「漢淮南王安,好道,感八公,共登山攀桂樹。」

詩聖杜甫在某年的八月十五日,仰觀蒼穹明月如鏡,嘆息「攀桂仰天高」。見《八月十五夜月詩》二首之一:

滿目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

詩仙李白,懷念老友詩句,見《憶舊遊寄譙郡元參軍》:

我向淮南攀桂枝,

君留洛北愁夢思。

不忍別,還相隨,

相隨迢迢訪仙城。

其中「攀桂」都表現了訪仙修道的思想。八月十五夜觀中秋月,思想起天上宮闕,不也讓人聯想到超脫凡界?兩者恰有異曲同工之妙乎!

傳說中月宮裏的吳剛就是修仙道之人,因為修道不認真又犯了過,被師父罰到月宮伐桂樹。月宮中的桂樹高高大大五百丈,而且具有神奇的再生能力,隨砍隨合。吳剛長時間苦苦砍伐,桂樹仍然絲毫無損。表面是伐桂,實際上就是一種修煉之道,考驗人的耐心耐力,也考驗著修道者堅信修道之心,能否自始至終堅定不搖。仙桂給人開了修煉之道的啟示。

人間桂樹、月宮桂樹,都具有與眾不同、出類拔萃的清芬和力量。「桂」所啟示的折桂之道-入世經世致用,和攀桂之道-出世修煉成仙,都是中華文化中的精進之道,與你,與我,與華夏後人長相左右。

[1] 指隱居訪道事,語出淮南小山《招隱士》◇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