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第安奇克蘇族的悲慘歷史

你現在上網去查查印第安奇克蘇族的歷史,就知道用「悲慘」兩字都難以形容他們遭歐洲白人移民迫害的經過。他們世世代代居住在密西西比河流域的草原上,能夠追溯的歷史已遠超過一千五百年。

SHUTTERSTOCK
SHUTTERSTOCK

密西西比河與俄亥俄河交會的威克里佛鎮附近,是兩大河流所造成的一片肥沃沖積平原,也是他們族人最重要的糧倉之一。平日捕撈水產與農耕之餘,他們也馴養馬匹,騎馬張弓狩獵美洲野牛等野生動物,以文化水準而言,這農獵生活當然比較歐亞地區要原始得多,但他們絕非如中國北方的游牧民族一般只是逐水草而居,大部份的北美印第安人在歐洲白人入侵之前,不但居有定所,而且是一個安詳渡日,世世代代就地繁衍的農牧民族,與我小時候所看的「騎兵隊戰紅番」電影所得到的,殘殺白人之「黥面野蠻人」印象大相逕庭。

現在回頭來看看我較熟悉的奇克蘇族印第安人遭歐洲白人欺凌的悲慘歷史,而他們還只是眾多被欺凌的印第安族之一。

歐洲白人自十七世紀開始大批移民,由離歐洲最近的大西洋岸登陸,他們一上岸就已接觸到印第安人,上岸的地點也不是杳無人煙的「蠻荒」地帶,美洲大陸雖然是地廣人稀,但大西洋岸沿岸早已是印第安人世世代代居住之地。白人移民所帶來的歐洲文明當然遠優於印第安文化,他們由歐洲帶來的衣物、陶瓷器皿、金屬農具、甚至於包括火器在內的獵具等,都讓美洲印第安人「驚豔」,所以「以貨易地」十分容易,白人也就如此慢慢地站穩了腳步。

SHUTTERSTOCK
SHUTTERSTOCK

初來的歐洲白人也不是甚麼有「冒險犯難」精神的英雄,美洲雖然不似澳大利亞洲一樣,是英國流放犯人的地方,但是這些最初的移民若非在自己原來生長的環境中撐不下去了,又何苦頂著大西洋上的兇險風浪,冒生命危險駕著脆弱的風帆遠渡重洋,開展其不可預測的人生「第二春」呢!白人移民美其名曰「開疆拓土」,追根究底不過是「求生存」罷了。

十八世紀之初,歐洲各強國意識到美洲這塊地大物博的處女地值得移民,開始派兵分別佔領南、北美洲,將其瓜分為各國之殖民地,北美洲的部份,經過幾次白人之間的爭奪戰,最大的贏家是船堅砲利的英國,現在美國東部的十三州地區就成了英國殖民地,直到一七七六年美國的獨立戰爭勝利為止。

SHUTTERSTOCK
SHUTTERSTOCK

美國獨立後,在政府之積極鼓勵下,白人逐漸向西部擴張,開始了他們所謂的「西部開拓史」,印第安人的苦難時刻也隨之降臨。我不想在這兒多費筆墨講美國歷史,只是想把白人如何強取豪奪印第安人的土地,特別是印第安奇克蘇族與恰克陶族(Choctaw)所受的苦難,簡單介紹一下。

當然,我不是歷史專家,謬誤之處在所難免。我也無意以偏蓋全,之所以特別提到這兩個族群,是因為他們現在就居住在達拉斯正北方百餘哩,奧克拉荷馬州的印第安保留區,是北德州的緊鄰,也是我比較了解與同情的對象。奇克蘇族世世代代居住在現今之密蘇里州聖路易市附近,與美國東南區的恰克陶族相似,是印第安族群中有農耕文化的族群,也是密西西比河流域以東,五個最初對白人新移民沒有太大敵意之大型印第安族群中的兩個,他們兩族在文化血統上算是近親,統稱為密西西比文明。

根據考古學家在聖路易市附近所作的發掘結果,加上近一甲子的專研,認定在十三世紀中業,奇克蘇族在現今聖路易市之東郊,建有一個四萬多人口的城市,由於印第安文化沒有文字流傳下來,考古學家根據殘留奇克蘇族印第安人之口耳相傳,把此市區定名為卡和啟亞(Cahokia)。以人口計,在十三世紀時,卡和啟亞算是一個「大城市」,相較於同一時期的的歐洲城市,英國倫敦那時期也只有不到四萬人而已。

SHUTTERSTOCK
SHUTTERSTOCK

再根據考古學家的最保守估計,北美洲(不包括墨西哥)的印第安人口(愛斯基摩人也算是印第安的一支)在歐洲白人移入時,至少有一千五百多萬(最新的研究,這數字曾被加倍提升至三千萬以上)。但是根據美國內政部於2019年之人口普查,印第安的人口(有至少八分之一印第安血統者)只剩六百多萬,是美國總人口的百分之約二點六而已!以人種繁衍之常理判斷,若無戰禍或天災,由十七世紀到今天,有印第安血統的人口至少將達美國總人口的四分之一,那麼這大量的印第安人又是如何「消失」的呢?對此,美國的歷史書中的標準答案是:印第安人是「病死」的。說他們對由歐洲白人那兒傳染來的「天花」欠缺抵抗力,大部份因染「天花」而死亡。

不錯,「出天花」是可以致命的,一般來說,「天花」有三種,如果沒有施以治療之藥物,其中死亡率最高的「大天花」可高達百分之二十五,但是印第安人患「天花」的死亡率也未免高得離了譜吧!從十七世紀以來,有近兩千萬的人口的印第安人消失到現在只剩下六百多萬,而這六百多萬還是有二十世紀初殘餘的兩百多萬印地安人口繁衍而來。由數字與常理來判斷,這「消失」的大量印第安人口除了因出「天花」病死之外,是不是有可能是遭遇了甚麼恐怖的「種族滅絕」呢?這不是我個人在危言聳聽,你上網去看看,近年來許多美國歷史與考古學家也已開始質疑,美國政府是不是在歷史教科書中對印第安人口的「消失」原因造了假,因為數據是會說話的。北美洲幅員廣大遼闊,印第安人散居各地,兩、三百年前交通不便,各印第安族之間為搶奪生存的地盤,不但疏於商業性交往,還互相敵視,甚至於老死不相往來,若是有天花之類的接觸性傳染病,不可能會散播如此之快,以致於兩千多萬的印第安人中之百分之九十,就如此這般地在短期間因「出天花」而病死啦?

網路上還有這麼一段訊息,說是除了「天花」之外,由歐洲傳來的「黑死病」,也被傳染給了北美洲印第安人,所以才死了如此多的人。

這「黑死病」就是鼠疫,死亡率最高可達百分之七十五。但是那個年頭的科學並不像現在這麼發達,白人移民應該是不會像日本在中國東北的「731 部 隊」那樣(將中國戰俘與平民活生生地拿來作實驗),以印第安人作為「生化武器」之實驗品吧?

所以當死亡率極高的「黑死病」流行時,細菌可是不會區分種族的。更何況那時也沒預防針可打,美洲若真有這超級「黑死病」瘟疫流行過的話,白人移民哪兒能倖免,死亡率也必定是相當於印第安人的,怎不見美國歷史學者記載白人移民當時也遭到這麼高死亡率的瘟疫呢?事有蹊蹺不是嗎?

暫切撇開這「瘟疫」的因素,讓我們來談談百人移民所標榜的「含辛茹苦」之西部開拓史,他們那裏有甚麼我在那些早期的西部電影中所見的「奮鬥開荒」的精神。

白人移民到了奇克蘇族印第安人世居的現今聖路易市附近,見到如此肥沃的、早已被印第安人開發了千餘年的兩河流域,十分眼紅,乃憑著優勢的兵器火力,巧取豪奪了奇克蘇族的土地,動不動就用「滅村」的方式趕走印第安人。在那些西部電影中你所見到的印第安人向白人「挑釁」,那也是他們在忍無可忍之情況下,以牙還牙的報復,在本能上對抗侵略者的反應而已,絕非那些白人製作的電影中所描述的「暴徒」。

經過幾次慘烈的戰事,佔武器優勢的白人移民把奇克蘇印第安人殺戮得所剩無幾,為免就此遭滅族,奇克蘇酋長只好投降,族人與土地任由白人宰割。美國政府故示「仁慈」,在奧克拉荷馬州南部當年還是蠻荒的一塊土地,劃撥為印第安保留區,成立「奇克蘇國」, 除司法獨立之外,其餘完全要受奧克拉荷馬州政府節制,當時還派軍駐守,不准印第安人擅離保留區,違者以叛亂罪格殺勿論,他們不就是等於被關進了「集中營」嗎?你說慘不慘!奇克蘇族印第安人就是我老同事姜尼的祖先,他們之中除了少數與白人生了孩子的女性(例如姜尼的母系)得以留下來之外,全被美國軍隊強行押解到政府指定的奧克拉荷馬州印第安保留區去了。也就是說,在他們住了至少千餘年的密西西比河與俄亥俄河交會區,那土壤肥沃的兩河流域,早已沒有純種印第安人了。◇(待續)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