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曆正月七日,是喝七草粥的日子,稱為「人日」。有關此一習俗的記載,最早見於《初學記》四南朝梁宗懍所作的《荊楚歲時記》中:以七種菜為羹,翦綵為人,或鏤金箔為人,以貼屏風,亦戴之頭鬢;又造華勝(古代婦女的髮飾,即花勝。)以相遺(相互餽贈),登高賦詩。
又《北齊書》《魏收傳》:「魏帝宴百僚,問何故曰人日?皆莫能知,收對曰:『晉 議郎董勛《答問禮俗》云:「正月一日為雞,二日為狗,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據說,這一天的天氣,會影響人們該年的運勢,晴則喜,陰則凶。」
唐朝懷才不遇的詩人高適,在七六零年代,某年的人日,於落魄的旅次,寫了一首七言古詩給杜甫,詩題是「人日寄杜二拾遺」,其中有兩句,非常著名:
今年人日空相憶,明年人日知何處?
簡單的詩句,道出了詩人對命運的無奈與感傷。
以人日為題的詩,較著名的有隋朝薛道衡(五三九~六零九年)所作的「人日思歸」。隋煬帝荒淫無道,根據《隋書本紀》的記載,他流連後宮、耽酒穢亂、不軌不遜,以為娛樂。《音樂志》上也記錄著他極度矜奢,頗玩淫曲,倡優獶雜,咸來萃止。而他這個帝位卻是弒父登基得來的,薛道衡寫了一篇韻文,讚揚先帝,隋煬帝震怒之餘,因而殺了薛道衡。這首「人日思歸」是這樣的:
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
根據唐朝劉餗所著的《隨唐嘉話》記載,薛道衡這一首詩,是在某次筵席上所發表的。當他讀出頭兩句,南方的詩人都嗤之以鼻,認為這樣的句子,太平凡、太幼稚了!可是聽了後兩句,卻又不禁大為讚歎。
進入新春才七天,離開家鄉已兩年;我的返鄉之行,落於雁歸之後,可是思鄉之情,卻早在花開之前就油然而生了!
後兩句不落俗套,不曰「雁歸」、「花發」,而云「人歸」、「思發」;「落」與「在」也是不凡的對比。
薛道衡所處的時代,是六朝貴族社會進入唐朝官僚社會的過渡時期;也是修辭浮誇的宮廷文學,演變為內容充實的唐詩的轉型期。這首五言四句的短詩,可以稱得上是後來唐朝所盛行的「絕句」的先驅。◇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