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4月4日兒童節,天主教慈幼會伍少梅中學為190個基層家庭送上了一份特別的兒童節禮物,包括價值2,000元的超市購物券作為生活必需品津貼、多語防疫資訊卡,學童還可以為自己從「禮物山」中挑選一件玩具或文具。負責籌劃活動的助理校長陳智偉認為,在面對當前的逆境時,紮根社區的學校可以進一步關愛身邊的人,除了知識傳授以外,向學生帶出「自強不息」、「回饋社會」的積極理念更為重要。

位於新界葵青區的津貼男校天主教慈幼會伍少梅中學,已有48年的歷史。秉持「恆善致知」校訓,意為「樂於行善是智慧的寶庫」。過去兩個月,因疫情停課,前線的教師在與學生聯絡的過程中也發現了諸多基層家庭面臨的問題。在正常的上課日,學校可以提供必須的資源和支援,但是當學生在家學習時,很多基本設備配套不足。如何在當前艱難的環境中「停課不停學」?了解到部份家庭因開工不足或被裁員而遇到經濟困難,學校又如何獻上一份關懷?

停課期間基層家庭困境

負責課程發展的助理校長陳穎妍介紹,自今年1月底教育局宣佈延長新年假期,直至不斷發出停課通告,學校在教學方面也面臨著困境。老師們應對時感到措手不及,許多的教具在學校,所有的教學計劃將重新規劃。在網上學習的計劃穩定下來後,老師在聯絡學生的過程中發現了更多的問題——不少基層家庭的學生家中並沒有足夠的電子設備、或無法使用無限流動數據的服務計劃等,甚至連基本的紙筆文具都缺乏。因不少政府設施等關閉,學生也無法使用免費WiFi;還有個別居住劏房的學生,房間或只能接收到微弱訊號,需要到街上空曠位置才能上網。


助理校長陳穎妍。(陳仲明/大紀元)
助理校長陳穎妍。(陳仲明/大紀元)

有見於此,校長、老師、社工上下一心,四處尋覓物資,有幸獲得有心人捐贈了幾十部電腦和一批可無限上網的數據卡(SIM卡),並有一些抗疫用品。老師、社工及輔導員進行短暫家訪時,為有需要的家庭送上心意。


三月底時,家長和老師一起,群策群力,把有心人捐贈給學校的口罩分批入袋,預備送給有需要的學生和街坊。(受訪者提供)
三月底時,家長和老師一起,群策群力,把有心人捐贈給學校的口罩分批入袋,預備送給有需要的學生和街坊。(受訪者提供)

陳穎妍提及:「當中有些家庭,空間非常有限,甚至連擺台式電腦的位置都沒有,謝絕了我們的好意。還有的家庭,用的是舊式手機,只有基本的打電話等功能,即使送給他無限上網的數據卡,都沒有辦法看影片。」了解到學生面對的困難後,老師也想出了應對方法,安排每周寄送紙本的學習資料給他們,以確保這些不方便上網的學生都可以繼續學習。


在派發DSE准考證時,一眾教職員親手製作抗疫錦囊,贈送給學生打氣。(受訪者提供)
在派發DSE准考證時,一眾教職員親手製作抗疫錦囊,贈送給學生打氣。(受訪者提供)

網上教學展現關懷

中文科主任吳嘉恩表示,因學校有一些巴基斯坦裔的非華語學生,他們中國新年期間回了家鄉,至今都沒有回來香港。她發現這些學生面臨的最大困難是失去了中文的語境,十分依賴老師的Zoom課堂。她也希望透過網上學習,能夠給學生多一些鼓勵和信心,知道老師一直與他們同在,並及時與他們交換最新的資訊。平日,她也會用WhatsApp與學生聯絡,發送圖片、語音,讓學生能夠和老師對話,勤練中文。


中文科主任吳嘉恩。(陳仲明/大紀元)
中文科主任吳嘉恩。(陳仲明/大紀元)

在與學生聯絡的過程中,陳穎妍也感受到學生們此時更需要的是老師的關心和支持,當前無法見面的情況下,能夠在屏幕上看到老師熟悉的模樣,能夠跟他們聊聊家常,談談生活,也是重要的互動形式。

陳穎妍說:「我們一向認為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這段時間那麼動盪,很難令小朋友做到跟平時一樣心情那麼穩定,支援他們的情緒同樣重要。」這個期間能給他們多一些溫暖的關心尤為重要。她提到,班主任每周都會打一次電話給學生詢問近況,給學生打氣。


助理校長陳智偉。(陳仲明/大紀元)
助理校長陳智偉。(陳仲明/大紀元)

申請馬會基金 開展地區學童支援計劃

一向關注社區情況的助理校長陳智偉,了解到目前不少家庭因疫情影響面臨著開工不足或失業,導致經濟突然出現嚴重困難,他很關心這些家庭目前面臨的困境。他透過香港賽馬會資訊了解到可以申請最高50萬元的緊急援助金,幫助區內弱勢社群。他立即動筆寫了計劃書,以學校的名義申請援助金,以幫助於荃灣、葵青及深水埗區居住或就讀小學及初中的弱勢社群學童及其家庭。


學校申請基金為區內有需要的家庭派發價值2000元的購物券。(陳仲明/大紀元)
學校申請基金為區內有需要的家庭派發價值2000元的購物券。(陳仲明/大紀元)


多語防疫資訊卡。(陳仲明/大紀元)
多語防疫資訊卡。(陳仲明/大紀元)

援助金獲批後,學校老師幫助採購超市購物券,並請專人設計出多語防疫資訊卡、信封、祝福卡,希望為學童奉上一份心意。


校長寄語,鼓勵學生隨心設計未來,讓每一位同學都能各展所長。(陳仲明/大紀元)
校長寄語,鼓勵學生隨心設計未來,讓每一位同學都能各展所長。(陳仲明/大紀元)

陳智偉說:「社會福利的工作一般由非政府機構去幫手做,今次我們用學校的名義申請,也有一定的優勢。我們跟中、小學的校長會聯絡,他們最了解學生的情況,以他們對學生的認識,去招募適合的家庭。」

計劃受惠家庭達190戶,在4月4日兒童節當日派發,每個家庭可以獲得價值2,000港元的超市購物券,並可登記參與師生互動的「筆友計劃」和暑期30小時的免費補習班,學校希望透過這一系列活動回饋社會,在「疫」境下為有需要的家庭送上溫暖。


文具和玩具堆砌如一座小山,給原本沉寂的校園帶來溫馨的氣氛。(陳仲明/大紀元)
文具和玩具堆砌如一座小山,給原本沉寂的校園帶來溫馨的氣氛。(陳仲明/大紀元)

派發活動選在兒童節當日,幸運地獲得有心人捐贈了一批文具和玩具給學校,堆砌如一座小山,給原本沉寂的校園帶來溫馨的氣氛。

負責實行計劃的吳嘉恩老師分享:「回來學校幫忙的同事全部都是自願,這件事我們用心去做,幫到社區多少就做多少。我們覺得小朋友做得好,一定是老師的身教,身教不一定是今次做了一件事就會有甚麼成果,而是我們潛移默化,我們所有老師都是這樣伴著他做。如果小朋友見到老師是關心社區的,其實他都會關心這個社區,只不過我們覺得大家做了應該做的事情。」

助理校長陳智偉非常感激老師們對這個項目的配合,花費了很多時間和精力為這件事付出。他也盼望這一行動可以為這灰暗的日子帶來一絲光明:「我希望大家都能明白在人生中多數會有逆境的,這個疫情是百年一遇不開心的事,很多人因為這樣會影響他們的身體、甚至喪失了他們的生命。我希望大家都抱著一個樂觀的心、感恩的心,在逆境的時間,也是我們人發揮互相幫助、互相關愛的時間。希望我們年青人、我們的老師和家長,大家一起合作,一起加油,去捱過這段那麼困難的時間。」◇


天主教慈幼會伍少梅中學校園一隅。(陳仲明/大紀元)
天主教慈幼會伍少梅中學校園一隅。(陳仲明/大紀元)


學校內的照片牆,展示豐富多彩的學生活動。(陳仲明/大紀元)
學校內的照片牆,展示豐富多彩的學生活動。(陳仲明/大紀元)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