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的《月令》,描述了從一月到十二月自然界裏的變化,比如「是月也,鹿角解,蟬始鳴,半夏生,木槿榮」,在這個月裏,鹿角開始脫解了,蟬開始鳴叫了,一種半夏的藥草要生長了,木槿花要開了,告訴人們要立夏了。

其次呢,四季的交替掌管著自然界裏動物的繁衍生息,植物的萌芽榮枯,傳統文化中人們認為:這些自然的秩序一定是有更高的神明在掌管,這關係到一年能否風調雨順,百姓能否豐衣足食。於是每到不同的季節,天子會親自對不同神明的祭祀,比如在立春的這一天裏,天子會親自率領百官到東郊去迎接春神句芒,祈求神明福佑春季裏萬物生發。立夏這一天,天子會親自率領百官到南郊去迎接夏神祝融,立秋這一天,天子率領百官到西郊去迎接秋神,立冬時,天子率領百官到北郊去迎接冬神。因為有神明的福佑,人們在這一年裏才能五穀豐登,豐衣足食。

第三方面,月令中還描述了人和自然如何和諧相處,比如在春季裏,動物植物都是從幼小萌發的狀態,這時就要保護他們的生長,要禁殺伐。不能殺懷孕的母獸以及幼蟲、幼獸。

「國君春田不圍澤,大夫不掩群,士不取麋卵」,意思是說,春天是萬物生發的季節,狩獵時國君不把所有的魚捕撈光,大夫不把所有的獵物趕盡殺絕,將士不把鳥獸的卵都給拿走,說的就是人和萬物和諧共生、生生不息之道。「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望母歸。」

第四方面,一年中春種,夏長,秋收,冬藏,天子到百姓都會遵從時令秩序來勤勉勞作,保證這一年的收成。比如在立春時,天子會親自耕種,因為天子受命於天,代表上天來協管人間的百姓,所以他的言行也起到了垂範的作用。天子親自耕種來垂範天下百姓,春天是播種的季節,人們不能懶惰,要勤勉這樣到秋季才會有好收成。這種天子的親耕禮,從周朝開始一直持續到清朝,皇帝親自耕種所收穫的糧食用來祭祀上天。

在春季裏皇后也會率領宮廷嬪妃親自採桑養蠶,以此勸勉天下女子要勤於紡織,這樣才能為家人準備充足的衣服來保暖禦寒。

第五方面,關於人們自我的養生,不同的時令變化也會給人帶來不同的影響,道家認為人體的小宇宙和外在的宇宙相對應,於是在中醫裏人們根據不同的天時來調養身心,春養肝,夏養心,秋養肺,冬養腎,一年四季調養脾胃。

除此之外,時令秩序還影響人生活的許多方面呢,我們下次再和您分享。◇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