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海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中共樹立了一個叫歐陽海的「英雄人物」,他是廣州軍區駐湖南耒陽部隊的一名班長,關於他的事蹟,金敬邁等如此描寫道:

「1963年11月18日早晨,白霧茫茫,細雨濛濛。在湖南省湘江東岸楓葉紅豔豔的群山之間,滿載旅客的282次列車由衡陽北上,風馳電掣地向前飛奔。列車鳴著長長的汽笛進入了兩山峽谷中的一個急轉彎。一隊炮兵戰士拉著馱炮的戰馬,正沿著鐵路東側迎面走來。萬萬沒有想到,一匹高大的馱著炮架的黑騾被震耳的汽笛聲驚怒,闖上軌道,站在路軌中間,馭手使盡全力猛拖韁繩,黑騾紋絲不動。列車正以每小時30公里的速度向這匹黑騾沖去,相距只有40多米,停車已經來不及了。老司機王治衛只覺得『嗡』的一下,全身的血液湧上頭頂,他拉開緊急制動的『死閘』……車廂猛烈地晃蕩震動,車輪輾軋得鐵軌吱吱尖叫……就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刻,從部隊的行列中猛然沖出一個戰士,他奮不顧身地躍上鐵路,搶在機車的前面,用盡全身的力氣把黑騾推出軌道之外……旅客和列車得救了!但是,這個偉大的戰士卻被迎頭撞倒在火車輪下……」

然而,事實真相卻是:歐陽海因私事趕著部隊的馬車外出時,為將受驚馬匹趕出鐵道而被火車撞死。

打造「英雄」

由於當時正開展「全國學解放軍」教育,按照高層指示,作家金敬邁創作了小說《歐陽海之歌》,將歐陽海塑造成了一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以及為保衛人民財產臨危不懼的英雄人物。

1965年7月《歐陽海之歌》問世後,發行近3,000萬冊,創下了中國小說發行量之最。此外,不僅歐陽海成為家喻戶曉、人人學習的榜樣,作家金敬邁也由普通一兵驟然升為「文化部長」。

金敬邁入獄

然而,數月後,金敬邁卻被以「反革命」的罪名關進秦城監獄,到農場改造,歷時11年。這中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呢?

原來,金敬邁在小說初稿中,根據實際情況,將歐陽海塑造成一個敢於與部隊上級爭論的有缺點、有個性、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但當時文化部官員指出,歐陽海不能與上級頂撞,因為上級是「黨的化身」,與上級頂撞就是反黨,一定要修改。金敬邁不得不將相關內容改寫。

在書中,金敬邁還開創了引用毛語錄的先河。在其初稿中只引用了幾段「毛語錄」,後來越加越多。他擔心過於突出個人,於是又加進了兩段時任國家主席劉少奇的《論共產黨員的修養》的引文來「平衡」、「沖淡」一下。

當時毛和江青等人已經準備將劉少奇「拉下馬來」,金敬邁將二人並列,顯然是一個極大的「錯誤」,而且他對於江青要求刪去劉少奇引文的命令也不予理會。

直到1967年周恩來當面要求他做出修改,同時劉少奇被「打倒」成了「叛徒」,金敬邁才再次遵旨刪去了《修養》中的兩段引文,而且進行了批判。歐陽海也被修改成一個認真學習毛思想,熱心幫助別人,服從命令,願以生命保護國家財產的完美軍人形象。

1967年5月,金敬邁被任命為事實上的「文化部長」,以「解放軍負責人」的身份登上了天安門城樓,還成為「中央文革」文藝組的實際「負責人」,著實風光了一陣。

在任期間,他在奉江青之命將她極力想隱藏的早年在上海當演員、與唐納結婚的一段不光彩歷史的有關電影、雜誌等資料全部收藏起來後,被江青以「收集中央領導黑材料、陰謀反對毛主席」和「趁主席南巡時,陰謀進行綁架」的罪名投入了秦城監獄,後送至農場改造。

說金敬邁「陰謀綁架毛澤東」當然是無中生有。原來1967年8月,金敬邁乘一架圖-1024飛機回廣州老家,因廣州正在武鬥,不能降落,飛機只好降落在佛山機場,並很快就返航了,他連家都沒回成。

這一件事,後來因為有林彪要對毛下手一事,就說其飛到廣州是組織策應部隊800多人,組織敢死隊40人,並建立了一個4411秘密電臺,要陰謀等毛到廣州時將其綁架。

金敬邁雖然被關進了監獄,而且被打的很慘,但《歐陽海之歌》卻仍廣為流傳,還被翻譯成了多種文字。後來「文革」中很多英雄人物都是依照該書創造的套路、模式和標準寫的,如王傑、門合、劉英俊、王國福都是。

晚年的反思

11年後,金敬邁出了獄,而江青卻入了獄。經歷了磨難的金敬邁開始進行反思。他在自傳《好大的月亮,好大的天》中談到,「漫長的監禁使他明白了很多道理,看清了很多人。從而發現自己多少年來思想上的困苦煩惱和疑惑,皆因有人在裝神弄鬼,更多的人在幫神助鬼的同時,我輕信了他們。我也曾真誠地參加了造神造鬼的行列,而且不遺餘力,聲嘶力竭」。

他真誠的說道:「寫《歐陽海之歌》的時候,我正睡著。現在,我醒了。」

金敬邁還對自己開先河的在小說中用上毛語錄深感愧疚,因為正是這本小說對於毛語錄在全國的大量發行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對於《歐陽海之歌》一書,金敬邁只給自己打了15分。他表示塑造的歐陽海這個人物是被政治家們「大大的利用了」。

他認為,不批判「文革」,中國就沒有希望。如果一個有13億人口的偉大的、強大的民族,都不認真的反思自己做過些什麼,那是一個不清醒的民族,那麼這個民族是沒有希望的。」

金敬邁的反思帶給當今高位者又是什麼啟示呢?

譚千秋

譚千秋,四川汶川大地震,被捏造為「保護學生」而身亡的教師。(網絡圖片)。
譚千秋,四川汶川大地震,被捏造為「保護學生」而身亡的教師。(網絡圖片)。

很多中國人對於發生在2008年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仍記憶猶新。官方資料顯示,在那場大地震中,造成近7萬人死亡,近4萬人受傷,其中有不少是中小學生,直接經濟損失更是高達8,451億元。

這次地震,也讓人們記住了一個個「英雄」的名字,其中一個是「保護學生」而身亡的教師譚千秋,他也因此當選為「感動中國人物」。

然而,媒體最終還原了真相:譚千秋的事蹟並不存在,屬於教育界、新聞界的聯合造假。

「英雄事蹟」

譚千秋,生前係四川漢旺鎮東汽中學教師。據《長沙晚報》的報道,地震發生時,譚千秋立即意識到是地震,指揮學生離開教學樓。當得知樓上還有學生時,其返回樓上救人。

進入教室後,房屋塌陷,譚指揮4名學生(劉虹利、田剛、付強和餘建)躲到課桌下,並用自己的身體護住學生,他也因此被樓板砸到。譚未當即遇難,還用大量語言鼓勵學生。最後譚千秋犧牲,4名學生因譚千秋的保護而生還。

另在新華社三名記者共同的報道《那一刻,他張開雙臂護住4個學生——德陽市東汽中學遇難教師譚千秋的最後奉獻》和孫聞的《那一刻,淚飛如雨——譚千秋老師採訪劄記》中,提到劉虹利的舅舅說劉虹利等4名學生為一名近50歲的男老師所救;之後記者從遺體登記冊裏查到了這位教師的名字「譚千秋」。

救援人員也向記者描述譚千秋遺體稱:「我們發現他的時候,他雙臂張開著趴在課桌上,身下死死地護著四個學生,四個學生都活了」;之後記者將譚千秋保護學生的事蹟告訴譚千秋妻子張關容。

上述報道瞬間感動了中國人。譚千秋的名字傳遍了中國。湖南大學尤以這位校友為榮,高調迎接譚家遺孤回校,為譚千秋辦起了各種悼念學習活動,派人往災區和譚千秋家鄉衡陽祁東縣搜集素材,編寫了《大愛千秋》一書;2009年,又聯合影視公司推出了以其為主角的電影《最後一課》。

同年10月1日前夕,譚千秋和其他62名烈士的照片和事蹟被選入湖南烈士公園陳列室。此外,蘇教版語文小學課本第十二冊第六課《最後的姿勢》,根據新聞報道改寫了譚千秋的事蹟,成為六年級學生的課文。

譚千秋還被追授為全國抗震救災優秀共產黨員、抗震救災英雄等。

還原真相

然而,2010年《南方都市報》的報道還原了真相。因被譚千秋「保護而存活」的劉虹利回憶:「我知道的情況跟媒體報道的完全不一樣。最後活著出來的有三個人,一個男生兩個女生。地震發生當時,他(譚千秋)揮了一下手,指不要慌,然後我就掉下去了。後來已經埋了很久了,聽見他老婆在外面喊他,然後他手機不知道調了鬧鐘還是啥,還在那裏響,他就在我們上面,剛好就是那個張開雙手趴在桌子上的姿勢。」

劉虹利指出,自己坐在第二排,距離講臺差不多有兩米,當時在講課的譚老師根本不可能有時間衝過來。

與劉虹利一起被埋在廢墟下的高二(5)班學生牟莎莎印證了劉虹利的說法。她表示在廢墟下的38個小時,自己和劉虹利只隔了一塊預製板,從來沒有聽到譚千秋說話,而自己也不是在樓梯處掉下去的,而是和劉虹利一樣,沒來得及反應,直接從三樓掉到一樓,所以被壓在了課桌底下。

劉虹利還指出,該校學生都知道報道為假,每次開大會老師在上面講譚老師的事蹟,都有同學在下面笑。

為何造假?

據悉,最早報道此事的新華社記者之一孫聞稱具體對話情節非他所寫。2010年,時任東汽中學副校長唐祖貴認為:「當時的確需要這麼一個英雄楷模。」

該中學70歲老校長張天明肯定譚千秋的為人,但十分反對媒體的假報道,他認為:「我覺得中國這些老百姓太淳樸了,太善良了。我在想,如果他們知道了這個事情是假的,他們作何感想呢,會不會有被中國媒體忽悠的感覺呢?」「教育和新聞一樣,真實性是生命,如果都說假話,那不是玩命嗎?」

而知道了真相的中國民眾,在慨歎譚千秋「被英雄」後,紛紛指責教育界、新聞界的弄虛作假,而這樣的造假自中共1949年建政以來就從沒有斷絕過。◇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