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稱為「博寮洲」的南丫島,歷史悠久,考古發現小島在六、七千年前已有人類居住的痕跡。如今的南丫島仍然是一個有活力的島嶼,從香港開埠之時的本地、漁民、鶴佬聚居地,到如今外籍人士和本地居民和睦共處,小島的文化也逐步變得多元。小島如今仍保持著其古樸的一面,沒有汽車、沒有大型連鎖店,距離中環碼頭只有約半小時的船程,卻像一個世外桃源般存在。
攤開南丫島地圖,可見其島型如樹椏,因而命名為「南丫島」。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於上月舉辦「考察南丫島發展足跡」活動,香港史學會理事施志明博士在南丫島也做了不少考察與研究。在本次導賞中,他帶領一眾文化愛好者參觀小島上的歷史古蹟和廟宇,發掘南丫島被人忽略的人文點滴。
南丫島亦有棚屋
「水上棚屋」不只是大嶼山大澳才有,在南丫島靠近榕樹灣碼頭的澳仔村,也有少數幾間在海岸邊搭建的棚屋。
施志明描述,棚屋的結構較為簡單,它的雛形是木製的船隻,漁民將其用木板圍起、架高;澳仔村的海灣,也是一個天然的避風港,棚屋建在這裏,也成為了漁民的一個容身之地。如今,棚屋牌照歸類為寮屋,僅供持有人自住,不得轉讓,如果維修也要通報相關政府部門。如今在南丫島的棚屋,也少有人居住了。
「海景房」過往不是富人區
在如今榕樹灣碼頭附近的民居,可以坐擁無敵海景。但是,這一區域在過去並非富人居住的地段。「靠近海邊的位置容易遭到風浪的侵襲,每當打風,這裏都是重災區。」施志明說:「因此,居住在海邊的人在當時的年代並不是富人。當時有一定經濟能力的人,都願意到內陸的高地居住,開墾田地,少受風災。」
施志明介紹,南丫島居住的族群包括本地人、漁民、海陸豐人(鶴佬)等,他們的經濟來源也有所不同。以周氏族人為例,他們是南丫島的一大族群,據1819年編著的《新安縣志》記載,自清朝康熙年間開始,便有周氏族人在此定居,以農耕為主,如今仍保留每年的祭祖儀式,最近一次秋祭便是今年的11月17日。沿海岸居住的人主要是從大陸逃港的海陸豐人,他們也在附近開墾農地,並開店做生意,以經商為主。
南丫島共有五間天后廟
在一般記述南丫島的資料中,均提及三間天后廟——榕樹灣天后廟、鹿洲天后廟與索罟灣天后廟。施志明稱,南丫島實際上共有五間天后廟,另外兩間分別在澳仔村和東澳村,年代暫不可考。澳仔村的天后廟是海邊一間白牆紅頂的小屋,當中供奉的天后像也是「迷你版」的紅衣天后,旁邊伴有觀音像。而東澳的天后廟日久失修,如今已經荒廢,目前仍留有一個石碑。
南丫島各天后廟的賀誕日期都有所不同,例如榕樹灣天后廟會在黃曆三月廿三日賀誕,索罟灣天后廟則在四月十八日賀誕,鹿洲天后廟的正誕日在五月初一。所參與賀誕的儀式及團體都不盡相同。據吳江南國術花炮會的會員回憶,過去天后誕十分熱鬧,舉行搶花炮儀式,而十年前在榕樹灣天后廟還有抽炮儀式,如今儀式已經簡略,各花炮會帶來的花炮則在儀式舉辦後帶回競投。
榕樹灣天后廟前的西式石獅
在南丫島的天后廟中,還有一個較為有趣的現象。細心留意位於前南丫島北段鄉事委員會旁邊的榕樹灣天后廟,門前一對石獅為西式的面貌,乍看以為是某銀行門前的獅子。
這對獅子的由來還有一段故事,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期間,天后廟重修,當時中國大陸正值「文革」、「破四舊」等運動,無法由大陸訂製。當地居民於是請來本地雕塑石獅的工匠幫忙,工匠只有雕塑西式石獅的經驗,於是製成了兩隻西式石獅。石獅落成後,新的問題產生了,因西式石獅的姿勢為長方形橫臥,直放不能使獅眼望向廟門外,因而採用了橫向擺放,讓獅口相對,獅眼直視門外。至今,廟前的石獅成為了榕樹灣天后廟的一大特色。
大坪舊村的「井神」
來到大坪舊村的一口古井處,撥開井邊牆上的雜草,可見「井神」二字。在南丫島的早期,水源主要靠井水,七十年代後期才有水管接駁,由水務署管轄居民用水事務。過去,井水維持整條村的命脈,若水源出了問題,便會給村帶來很嚴重的災難。
施志明分享,「井神」對於村民起到了重要的震懾作用,具有監察的角色。過去的人相信善惡有報,在神明面前不能胡作非為,也保障了村民的安全。
*********
南丫島的古蹟和民俗故事仍有很多有待挖掘,或許在小島閒逛的不經意間,又能有一些特別的發現。◇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