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國風.邶風.靜女》

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

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靜女其孌,貽我彤管。

彤管有煒,說懌女美。

自牧歸荑,洵美且異。

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周朝時期的天子、后妃及各諸侯國的國君及夫人,他們日常生活中的事情都有人專門記錄。據《禮記.玉藻》記載,天子及諸侯國君每天所說的話及做的事情都有左右史記錄下來。天子的一舉一動,由左史負責記錄;天子的每一句話,由右史負責記錄;在天子身邊侍候的樂工,負責察辨樂聲是否異常。這樣做是為了使天子謹言慎行,並及時了解政令的得失[3]。后妃及諸侯國君夫人的言行也同樣有人記錄。即使是在周厲王及周幽王的時代,也沒有發生過不讓史官記錄或殺害史官的事情。縱觀周朝八百多年歷史,正史中只記載了一起殺害史官不讓史官記錄的事情,而這件事情也不是天子或諸侯國君下令幹的。

據《左傳.襄公二十五年》及《史記.齊太公世家》記載,公元前五四八年,齊國的大夫崔杼(崔武子)因事殺害了齊後莊公。齊國的太史官將此事記載在簡策上「崔杼殺莊公」,崔杼把太史殺死,並抹除了紀錄。但是齊太史的二弟又一次記載上,崔杼又殺了他。太史的三弟不畏生死又記載上,崔杼只好放過了他。齊國的另一位叫南史氏的官員聽說太史都死了,拿了照樣寫好了的竹簡前去公庭,聽到已經如實記載了,這才回去。

古代的史官為了說真話,不畏生死的故事令人感動。從這個故事我們也可以大致了解到《春秋三傳》及《史記》是怎麼寫成的。《春秋三傳》及《史記》的作者如果不是看到古代史官的原始記載,是絕對不會憑想像及猜測亂寫史書的。而這些原始記載的竹簡只有皇家才有可能收集和保存著,也只有像司馬遷這樣的太史官才有資格看到。

近代一些研究《詩經》及中國歷史的學者將《毛傳》作者對《詩經》一些解讀當成了歷史,並以之否認《史記》的一些記載,筆者個人淺見,這是錯誤的做法。《毛傳》的作者即使出生的年代比司馬遷早,他畢竟是地方的學者,他所能看到的書籍與西漢皇家宮廷的藏書無法相比。所以《毛傳》作者對《詩經》中詩篇的釋義,也只能作為參考而已。凡是與正史的記載有衝突的地方應該以正史為準。

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

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那位美麗而且有貞靜均壹美德的女子啊,我們在城隅上等待她。因為之前看中她了,今天卻一直不見她從城門中出去或進來,我搔著頭,在城隅上徘徊不定。

這一章講的是主管王宮事務的內宰官員發現了一名女子很適合當王宮中的女史官,因此在城隅等待這名女子。還有一種情況是,內宰官的下屬發現後報告給內宰,請他來觀察看看。只是沒看到這名女子從城門中進出,所以「搔首踟躕」有點兒著急(城隅高九丈,是整個城牆的最高處,在此處等待人也符合常理)。

本詩中的「我」有可能是一個人,也有可能是幾個人,因為「內宰」這個部門的官員共有一百多人。見《周禮.天官塚宰》:「內宰,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中士八人。府四人,史八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靜女其孌,貽我彤管。

彤管有煒,說懌女美。

那位美麗而且有貞靜均壹美德的女子啊,我送她一支彤管。(你看)彤管閃爍著紅色的光芒,像是在讚美(或認可)你的品德。

這一章講的是「內宰」官及其下屬終於等到了這位女子,通過一番交談,了解了這位女子的情況後,送給她一支彤管,那是王宮中女史專用的記事筆,「貽我彤管」意即「我貽彤管」,我(內宰)將這支筆送給她,表示想讓她到王宮中去當一名女史官。「彤管有煒,說懌女美」,言外之意是說選擇女史官主要還是考慮對方有著貞靜均壹的美德。

自牧歸荑,洵美且異。

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在個人修養中要始終把自己當作荑稗那樣,保持謙卑的品德,這樣修煉出來的道德品質才會與眾不同。不是因為你人長得美,是因為你能保留了古人(大德之士)謙卑的品德。

這一章是內宰官員對靜女說的勉勵的話,因為進王宮當女官,要接觸的人就多了,那麼更應該保持一個謙卑的心態去為人處事。

《孟子.告子章句上》:「五穀者,種之美者也;苟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這段話的大意是:五穀是莊稼中的好品種,但如果不成熟,那還不如荑、稗之類草種。仁,也在於是否成熟罷了。

孟子的這段話是從另外一個角度對〈靜女〉這首詩的闡釋,筆者體悟到的言外之意是,荑(稊)、稗只是雜糧,它們沒有五穀在人們的心目中那麼重要。可是五穀如果不成熟或者是在生長過程中夭折了,那麼它們還不如荑稗這種雜糧呢。孟子文章中說的「仁」意即「成仁」,是表示在儒家的法門中修煉圓滿了。

古代儒家法門中修煉的人,不管是儒生、諸侯國君還是宮中的女官、后妃,每個人的起點也許不一樣,修煉的環境也不完全一樣。起點高的人沒有甚麼好驕傲的,起點低的人也沒有甚麼好洩氣的。不同的起點,就好比是五穀與荑稗的區別那樣,不成熟(成仁)一切都等於零。

筆者因為自己也是一個修煉中的人,也有很多執著心沒有去掉,並時常表現出來被同修看到。通過賞讀〈靜女〉這首詩及理解孟子所說的話,我認為在修煉過程中,保持一顆謙卑的心態特別重要,修煉的人即使在常人中取得一點成就,也不能驕傲。驕傲會助長人的各種執著心的滋長。

〈靜女〉這首詩通過內宰官員敘述選擇宮中女史官員的事情,闡述了一些做人的道理。而「自牧歸荑,洵美且異(保持謙卑如荑稗,道德品質更優異)」是筆者寫這篇賞析的收穫!

[附註3]《禮記.玉藻》:「動則左史書之,言則右史書之,御瞽幾聲之上下。」◇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