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國風.邶風.靜女》

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1)。

愛而不見,搔首踟躕(2)。

靜女其孌,貽我彤管(3)。

彤管有煒,說懌女美(4)。

自牧歸荑,洵美且異(5)。

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6)。

註釋

1. 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靜女,指有貞靜均壹美德的女子。姝,音樞;美好貌[1]。俟,音仕;等待。城隅:本詩指王都外城城牆四角的屏障,也就是加高的女牆。在西周及春秋時期,只有王都能設城隅[2]。周禮規定城隅高度為九雉(高一丈長三丈為一雉),是整個城牆中最高的地方。在西周時期,只有王都鎬京的外城城牆是四周合攏的,稱為「周城」;諸侯國的國都城牆不得合攏,必須留南面以受過,稱為「軒城」。春秋後期開始,各諸侯國相互攻伐,也不把周朝的朝廷及周禮的規定放在眼裏,所以都把南面的城牆也砌上了。

這兩句的大意:那位美麗而且有貞靜均壹美德的女子,我(或我們)在城隅上等待她。

「俟我於城隅」應該理解為「我俟於城隅」,否則這首詩無解,或者如朱熹給這首詩下的定義:「此淫奔期會之詩也。」在中國古代(到清朝都是這樣),如果一個年輕女子,公然站在王都的城牆最高處等著跟一個男子相會,除非是精神出問題了。不要說公然這樣做,哪怕是偷偷摸摸的,「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鑽穴隙相窺,逾牆相從,則父母國人皆賤之。(《孟子.滕文公下》)」

〈谷風〉:「宴爾新昏,不我屑以」、「不我能慉」、「以我御窮」。〈江有汜〉:「之子歸,不我以;不我以,其後也悔。」等等,都是將謂語動詞放在主語前面的用法。

2. 愛而不見,搔首踟躕:搔,音騷;搔首,指以手搔頭,期待或焦急貌。踟躕,音遲除;猶豫及徘徊不前的樣子。這兩句的大意是:因為之前看中她了,卻一直不見她從城門中出去或進來,我以手搔頭,在城隅上徘徊不定。(「愛」是看中、選中之意,沒有男女情愛的成份。)

在先秦時期,婚前及婚後的官家女子都有可能到城外去採摘蔬菜以供祭祀之用,請參看〈采蘩〉、〈采蘋〉、〈草蟲〉等詩篇的賞析。

3. 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孌,音巒;婉孌、美好貌。貽,音儀;贈送。《說文》:「貽,贈遺也。」彤管,桿身漆朱的筆,古代女史記事專用。依《周禮》的規定,周朝時期,王宮中有女史八人,每位女史還有兩位奚女助手,王后及妃子的所有活動都要被記錄下來,包括甚麼時候侍奉天子,甚麼時候離開,甚麼時候懷孕、分娩等等。如果漏記了甚麼事情(特別是王后或妃子做錯事,更應該記錄),被其上級女官(女祝或女御等)發現,那女史官有可能會被殺頭或受很重的處罰。孔穎達《毛詩正義》疏:「女史若有不記妃妾之過,其罪則殺之,謂殺此女史。」

這兩句大意是:那位美麗而且有貞靜均壹美德的女子啊,我送她一支彤管。(言外之意是,我們選中了這位有貞靜均壹美德的女子進王宮當女史官。)

「貽我彤管」應該理解為「我貽彤管」,否則不合常理。本詩作者的身份是「內宰」,就是負責管理及選拔王宮中女官的事情,筆者在賞析中會詳細介紹。

4. 彤管有煒,說懌女美:煒,音偉。明亮或紅彤彤的樣子。《說文》:「煒,盛赤貌。」說,音義通「悅」。懌,音亦;喜悅。「說懌」即「喜悅、讚美」之意。女,音義通「汝」。這兩句的大意:(你看)彤管閃爍著紅色的光芒,好像是在讚美你的品德。(言外之意是說,彤管閃爍著紅色的光芒,表明它認可了你啊,因此你很適合到王宮中當女史官。)

5. 自牧歸荑,洵美且異:自牧,自我修養。出自《易經.謙》:「謙謙君子,卑以自牧。」孔穎達疏:「恆以謙卑自養其德也。」歸,回歸、當成、比作。荑,音提,音義通「稊」;荑是「荑稗(稊稗)」的省稱。在先秦時期,人們以五穀為主食,根據(東漢)趙歧的註解,「五穀」為「稻、黍、稷、麥、菽」。而「荑、稗(音拜)」為二草名,它結實比稻穀小,亦可食,一些地方的百姓會在自己開墾的平田中種荑稗當雜糧吃。「五穀」為主,「荑稗」為副(次)。「自牧歸荑」是說「在個人的修煉中要始終把自己當作荑稗那樣謙卑」,與「卑以自牧」意思相近似。洵,音尋;信、誠然、的確。「洵美」一詞在《詩經》的很多詩篇中出現過。

這兩句大意:在個人修養中要始終把自己當作荑稗那樣,保持謙卑的品德。這樣修煉出來的道德品質才會與眾不同。

6. 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美人,有美德之人或指大德之士;與〈簡兮〉:「彼美人兮」意思相同。貽,音義通「遺」,遺留、保留。《康熙字典》:「《爾雅.釋言》貽,遺。【註】相歸遺。《書.五子之歌》貽厥子孫。」這兩句的大意:不是因為你人長得美,是因為你保留了古人(大德之士)謙卑的品德(因此我們選中了你)。(待續)◇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