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化是世界各國共同面臨人口結構改善時所產生的問題,根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所界定之高齡化社會,係指65歲以上老人比率達到總人口數7%。現今由於65歲以上老人慢性疾病發生率逐漸提高,發病年齡也逐年下降,因此老人要重視養生之道,才能健康安享晚年。
根據臨床統計顯示,老年人普遍不是罹患單一疾病,而是伴隨多種慢性疾病,且常以非特異性的臨床表現呈現,稱為「老年症候群」;而且雖然現代人平均壽命不斷增加,但真正能自行正常起居的老年人並不算多。
陰陽平衡的基本道理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內科主治醫師虞凱強說,中醫典籍《上古天真論》中有記載:「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忘作為,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文中大意提及規律生活才是陰陽平衡的基本道理,夜晚23點~3點之間為膽肝經循行,此段時間需深層睡眠以利養陰,陰氣足則陽氣盛,陰陽互根而度過百餘歲,達養生之道。倘若熬夜、抽菸、喝酒、起居無節,必逆於養生,慢性疾病必定纏身,不可不注意。
中醫典籍之養生方法
中醫典籍《呂氏春秋》中有記載:「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動也。」虞凱強建議,在體力許可的狀態下,在公園慢步、活動伸展手足筋骨,步行可以讓足底湧泉穴活絡腎氣。腎主骨、生髓、通腦,其華在髮。腎氣足時,可以看見髮色黑且潤澤、筋骨強健,以及腦部之主宰的精神狀況佳。
此外,中醫典籍《三因極一病證方論》認為致病原因之一為內在因素:七情,意思是指喜、怒、憂、思、悲、恐、驚。虞凱強解釋,七種情志出現於內在情緒的起伏時,會導致人體五臟六腑的失衡,氣節的失調,進而表現於外在的病痛。因此,心氣和平、保持樂觀、少思寡欲,即能保有健康長壽,也符合於養生之道。
虞凱強提醒民眾,保持正常起居,夜臥晨起有利於身體陰陽運行,平時多動以養足腎氣,心情平和、少思寡欲,皆是中醫正確養生之道,如此可杜絕慢性疾病,才能以健康的身心頤養天年。◇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