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紐約聯儲局局長威廉斯(John Williams)和美聯儲副主席克拉里達(Richard Clarida)連袂發表鴿派聲明後,CME期貨市場預期7月美聯儲減息0.5%的機率暴升到逼近70%,同時促使金價和銀價周四(18日)續漲1.3%和2.3%,這兩樣貴金屬成為近日美聯儲大幅度減息預期下的最大贏家。

美元指數上周回應減息預期攀升只下跌0.44%,本周表現持平,今年還有0.77%的漲幅。這顯示在美國減息的同時,全球主要經濟體也同步採行寬鬆政策,加上美國經濟此時表現良好,因此美元並沒有走弱的必要。美元若不能在美國大幅減息預期中走貶,美國製造業的出口競爭力將被壓抑。

房市方面則出現疲態

今年5月美國平均房價比去年漲3.6%,較1月的4.1%減弱。此外,5月的新屋開工下滑0.9%,6月的營建許可創下兩年新低。這顯示高房價和貿易戰已減少了美國民眾和海外買家的購買誘因。由於房市對美國GDP的貢獻度達15%,減息對房市的刺激效用是否遞減頗值得觀察。

自2008年金融風暴以後,減息和採取量化寬鬆已成為各國央行刺激景氣的法寶。這一次,在美國各項經濟數據(含消費、就業、GDP等)表現傲視全球的當下,美聯儲官員們計劃採取預防式減息(insurance cut)的方式,希望降低貿易戰所帶來的不確定性干擾。

減息的彈援不夠充足

美國聯邦基本利率目前為2.25%-2.5%,遠低於上次金融風暴之前的5%-6%以上,美聯儲若初期減息過猛,後面可減息的空間不夠寬裕,因此部份專家估計如果美聯儲7月減息0.5%,這便意味著美國2020年將重新回到零利率時代。

進入零利率時代之後,央行的刺激政策工具將僅剩下量化寬鬆(QE),若配合政府祭出大規模財政政策,央行的購債行為很可能引導國債走入負利率時代,一如現在的歐洲和日本。

因此,部份美聯儲傳統學派的官員希望回歸依靠數據做決策(data dependent)的邏輯,在經濟數據還未出現降溫或大幅放緩的情況下,此時的貨幣政策不應輕舉妄動。但根據期貨市場的最新預期,這樣的主張顯然不是當前美聯儲內部的主流。

此時美聯儲官員們多主張採用先發制人(pre-emptive)的貨幣政策,認為經濟數據可能落後,若出手太慢可能重蹈去年連續四次加息讓股市崩挫20%的慘劇重演。

美聯儲大幅減息機率如此之高,最受惠的首推股市和黃金等金融資產,而股市的刺激作用因漲多而正在遞減,金價的漲勢仍方興未艾,但減息對於美元的促貶作用可能因全球同步寬鬆而消失,對房市的刺激作用還有待觀察。

由於此時的時空背景不同於2008年金融風暴時代,減息現階段或許仍是美聯儲多數官員們最有效的政策工具,但對美國經濟的推升很可能不是專治百病的萬靈丹。◇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