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現實狀況卻總是與預期規劃有所出入,以前面提到DNR的研究報告為例,進到實驗室的漁產樣品,產地來源是歐洲的總共才只有26件,分別來自德國及其它5個不同的歐盟國家。歐洲以外的樣品,10件來自菲律賓群島,還有56件來自印度西孟加拉省。此外,德國的取樣竟然全部來自柏林的漁市場和高級美食店家。這樣的採樣結果,不需要分析化學博士頭銜就能夠判斷,樣品數完全稱不上多。

因為樣品數量已經如此不足,檢驗結果才更令人膽顫心驚。幾乎所有的檢驗結果都指向汞污染指數嚴重超標,也就是只要食用了這些漁獲,就會超過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安全範圍。

當然或許會有人辯稱,抽驗的數量極其微小,根本不能代表供應全德國的食用魚。理論上,有可能被污染的剛好就是這些被抽驗到的樣品,而其它沒被抽驗到的漁獲並沒有。這種可能性並非不可能存在,但更大的可能是與實驗室結果正好相反的結論:食品化學家發現的其實只是冰山一角。

即使樣品數量不多,而且碰巧被抽驗到的就是被污染的,那麼其他和這些樣品同一批為數更多的魚又是怎樣的狀況? 為了找出在德國超市供應的魚類產品到底有多少受到汞污染,需要投入大量的檢驗。因為如果不這樣做,消費者只會停留在對食品安全檢驗的盲目信仰上,然而事實上所謂的食品安全檢驗並不一定真正安全。

──摘編自《食品黑手黨》 商周出版社提供◇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