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報道說,中共領導層內部對美國提出的結構性改革要求存在的牴觸情緒,存投降派與強硬派之分。專家表示,中共領導人面臨的不是說服哪派的問題,而是任何個人或派系都面臨同一個選擇——「保黨」還是「棄黨」。

《華爾街日報》周一(7月1日)報道引述知情人士的話說,在5月13日舉行的由20多名中共高層領導人參加的會議上,國務院副總理韓正批評了擬議中的中美協議。這些知情人士稱,韓正及其他中共高級領導人對美國的一項堅持尤為不滿,即美國不會因中共承諾改變就取消關稅。

報道還說,在5月中美談判陷入僵局後,美國針對中方的嚴厲行動堅定了北京在進一步讓步問題上的態度。習近平雖然掌控了權力,但他仍然需要在中共官僚機構內部打造共識,而且不能向華盛頓做出被認為是妥協的舉措。

中共官員對改革分兩派

在5月的政治局會議後,中共官媒發動的一輪宣傳攻勢已在中國國內將貿易談判僵局的責任全部推給美方,還有一些官方媒體將那些主張與美國達成交易的人稱為「投降派」。

《華日》報道說,中共官僚機構內部對美國所提要求的反對聲浪正在增大。一些經濟機構此前已開始討論如何基於「競爭中性」概念,為國有企業、私營企業和外國公司創造更公平的競爭環境,撤銷國有企業的優待。

「競爭中性」概念被特朗普政府包含在新版北美自由貿易協定中。

但知情人士稱,中共政府近期的討論,一些負責監督國有企業以及電信等國企佔主導地位的關鍵行業官員對「競爭中性」的概念提出反對意見,稱這是西方的行事方式,不適合中國。

到目前為止,唯一對這一概念表示歡迎的是金融監管機構,該機構認為,允許外國投資者更多參與銀行等金融領域可能有助於提高整個行業的競爭力。

目前為止,雙方透露的談判結果來看,美國前面加的稅沒減少,只是後續暫時不再加;華為也是暫時性部份解禁,也算緩解美企的遊說壓力;加上特朗普跟金正恩「意外」邊境約見,讓中共北韓牌再次失效!此外,中方同意購買美國農產品,這讓特朗普的政治壓力減輕了很多。

美國智囊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的中國問題專家白邦瑞(Michael Pillsbury)表示,中國(中共)強硬派非常明確地表示,不想要一個自由市場,想要一個更加強勢的中共。

貿易戰下保黨將無解

美國非盈利組織人口研究所所長毛思迪(Steven W. Mosher)日前在英文《大紀元》刊登專欄題為《香港的示威活動是否可能意味著中共的終結?》的文章,他認為,無論習近平與特朗普的貿易談判中做出甚麼決定,他都會在艱難應對的同時,碰上黨內的反對者。

他表示,如果習同意美國的對等貿易的要求,這意味著中共要尊重財產權、遵守法治和建立公正的司法制度——這樣勢必會削弱共產黨對社會的控制。

而另一方面,如果習拒絕進行徹底的改革,特朗普無疑不會放過對所有中國產品提高關稅。要是這種情況發生,那麼中國經濟的整個出口部門——按照市場原則運作的唯一部門,會跟著利潤走——隨著外國公司將工廠轉移到其它國家以規避關稅而消逝。

若習拒絕放鬆共產黨對權力的束縛,將付出中國經濟變得更弱的代價,而目前中國經濟已經出現了嚴重的緊張跡象。

中共權鬥已演變為保黨或棄黨的選擇

中國問題專家橫河表示,用西方的觀念來看待中共內部的權力鬥爭,似乎總有一派是改革派,對面則是保守派(強硬派、反對派)。

橫河分析說,所謂的強硬派,也是中共內外政策的既得利益者,他們和所謂的改革派一樣也有自身無法克服的矛盾,只是表現不同而已,他們的全部利益來自中國經濟的開放,即使是很不全面的自由經濟。

而他們所要的那種強勢的中國實際上就是這些超級權勢集團全面控制的中國,但對美強硬只會削弱而不是強化他們的經濟基礎,而且加劇兩極分化和社會動盪,最終也會傷及他們自己的利益。

橫河說,中共原來的改革之路已經走不通了,深化改革就是動中共的統治基礎,中共在G20後內部面臨的已不是改革保守之爭。

「習近平面臨的不是說服哪派的問題,而是中國的任何個人或派系面臨的實質是保黨還是棄黨的選擇問題。」他總結說。◇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