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特朗普宣佈對2000億美圓中國商品的關稅從10%增至25%,中美貿易戰升級,目前還看不到雙方重新走到談判桌上的跡象。日本總合研究所的專家表示,如果美國對剩下的約3000億美圓的中國商品增關稅,將加速東亞產業供應鏈的大重組,越南將替代中國成為「世界工廠」最佳候選地。

5月初中美雙方在北京舉行的第10輪貿易談判中,中方試圖對之前雙方已達成的協議做大幅度修改,導致談判破裂。6月1日,美國正式對2000億美圓的中國商品關稅從10%增至25%,中方也進行報復性對美商品增稅,中美貿易戰升級,前景變得撲朔迷離。

同時,5月13日,美國表示已啟動對剩下的約3000億美圓的中國商品增關稅的準備工作。這批商品中包括智能手機、電腦、服裝、體育用品、生活必需品等眾多生活關聯商品。

引發中國產業「空心化」

對於中美貿易戰對世界和地域經濟的影響,日本總合研究所(The Japan Research Institute)首席主任研究員三浦有史(Yuji Miura)6月3日在商業網站「Diamond Online」上發表題為「對中第4批增關稅引發東亞供應鏈大重組」的文章。文中從「增值貿易(Trade in Value Added: TiVA)」角度分析認為,電器、電子產品等商品涉及多國、多產業,中國是這些產品最大的終端組裝地,隨著貿易戰的升級,終端組裝產業會逐步從中國移出,將引發相關產品供應鏈的大重組。

從「增值貿易(TiVA)」可以清楚知道,一個跨越國界的商品中包含了哪些國家、哪些產業在其中。三浦用最具「增值貿易(TiVA)」特徵的iPhone智能手機為例指出,iPhone手機最終組裝在中國。從2017年向iPhone手機提供部品的200多家廠商來看,中國廠商有27家,台灣廠商最多,達51家,其他依次為日本43家、美國39家等,不少廠商也在中國建廠生產。

三浦總結了在中國進行終端組裝的產品後,認為如果美國實施對3000億美圓的中國商品提升關稅,也就是說對所有中國商品增關稅後,將加速在中國的終端組裝產業移出中國,勢必帶動在中國的關聯產業也相繼跟隨,中國會面臨產業空洞化的局面。

越南成多國企業避險地

三浦有史認為,美國向中國全面提升關稅,越南將成為多國企業規避風險的最佳候選地。
2005年在中國發生了大規模的砸日本商店、工廠,抵制日貨等反日遊行。以此為契機,在中國的日企為了迴避風險,開始了被稱為「中國+1」的避險行動。日企認為不應該把生產能力都集中在中國一處,在其它地區做分散避險。

三浦認為,由於美國對中國商品的加稅涉及所有在中國的企業,因此引發的新一輪「中國+1」避險潮不僅涉及終端組裝企業,眾多的部品供應廠商也在開始行動。

三浦在另一份日本總研的報告「中國對美出口產業將被替代到何種程度」中,從「增值貿易(TiVA)」角度分析認為,在中美貿易戰中,越南受益匪淺,產業地位明顯上升。

據悉,2002年至2019年4月,對越南直接投資金額國家中,南韓最多,約405億美圓,依次是日本370億美圓、新加坡282億美圓、中國96億美圓。

這些企業支撐著越南對美國的出口,目前纖維紡織和電器、電子產業成為了越南兩大支柱出口產業。就中國而言,2005年越南對美國出口的商品中,含有中國的增值比約為4.3%,到2015年上升為15.7%。隨著中美貿易戰的升級,對各國向越南轉移產業的趨勢將加速。

去年中美貿易戰開始不久,去年10月承擔iPhone無線耳機生產的台灣電器企業歌爾聲學就把部份的中國生產移到了越南。

三浦引用統計數據表示,除了外資,中國本地企業也從中國遷出生產線,隨著中美貿易戰升級,特別是電器、電子產業集中的廣東省等地區的中國本地企業被迫實施「中國+1」的可能性將增大。

三浦列舉的統計表明,越南正成為規避中美貿易戰風險最有力的避風港。
據悉,今年1-4月中國資金對越南直接投資比去年同期猛增116%,高達13億美圓,單年投資首次超過日本和南韓,名列對越南單年投資的榜首。

三浦指出,發生在越南的產業遷入潮,不可避免的也將在印度、ASEAN各國發生,隨著中美貿易戰的長期化將進一步引發東亞供應鏈(GVC)的大重組,特別是中國本地企業向這些地區規避風險的趨勢將加速中國「世界工廠」的弱化進程。@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