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7年,一場史稱「羅馬浩劫」(Sack of Rome)的兵災摧毀了羅馬城內文藝復興時期興建的大量建築。這場浩劫因教皇克勉七世(Clemens PP. VII)與當時的強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Charles V)的權力之爭而起,為羅馬帶來了史上最嚴重的文化慘劇,也讓羅馬永遠失去了意大利文藝復興中心的地位;一些史家認為,這也標誌著盛期文藝復興走到了盡頭。

在這場浩劫之後主持羅馬城重建的偉大建築師中,吉安勞倫佐貝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又名Giovanni Lorenzo Bernini)被譽為「重建羅馬的天才」。由他一手設計的典型巴洛克風格的建築,以及受其風格影響而設計的建築,佈滿今天的羅馬城。

巴洛克藝術大師貝尼尼25歲時的自畫像。(公有領域)
巴洛克藝術大師貝尼尼25歲時的自畫像。(公有領域)

貝尼尼生於1598年,彼時,歷史的腳步正邁入巴洛克的輝煌。相對於很多藝術家潦倒一生的境遇,貝尼尼無疑是被上天眷顧的。他少年得志,很早就在羅馬的藝術圈名聲顯赫,年紀輕輕便功成名就。

那個時候他的成就離不開兩個人的賞識,一個是視他為摯友的教皇烏爾班八世(Urban VIII),另一個是對他青睞有加的樞機大主教博蓋塞(Scipione Borghese)。今天羅馬著名的博蓋塞美術館(Galleria Borghese),就是這位顯赫一時大主教的官邸。而如今館內大量貝尼尼的作品,基本都是受大主教委託而創作的。

巴洛克建築在立面上的凹凸變化,充滿動感的渦卷,整體上賦予建築以活力和戲劇感,讓普通民眾更加樂於接近,激發著人們對幸福的渴望。貝尼尼的建築作品在體現信仰價值的同時,也極富美學價值。

聖彼得廣場柱廊

貝尼尼在建築藝術方面最偉大的成就,當屬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Saint Peter's Basilica)前環繞廣場的柱廊。

黃昏時分的聖彼得廣場柱廊。(公有領域)
黃昏時分的聖彼得廣場柱廊。(公有領域)

1656年,貝尼尼被教皇亞歷山大七世任命為教廷總建築師,接受教皇委託,設計聖彼得大教堂前的廣場。這是一個橢圓形廣場,教皇每逢重大日子會在這裏舉行彌撒,而此時廣場就成了「觀眾席」,容納著四面八方而來的信眾。

廣場兩側,貝尼尼天才地設計了弧形的巨大柱廊。從高處俯視,兩組柱廊宛如伸出的兩隻手臂,將信徒擁入教會仁慈的懷抱。對於這一傑作,貝尼尼自己也不無得意地說過:「沒有比兩臂擁抱的姿勢更好的設計方案了。」

羅馬聖彼得大教堂內景,由貝尼尼修建完成的青銅華蓋。(Jorge Royan/Wikimedia Commons)
羅馬聖彼得大教堂內景,由貝尼尼修建完成的青銅華蓋。(Jorge Royan/Wikimedia Commons)

為了烘托聖彼得教堂大殿的正面,弧形柱廊採用簡約樸素的多立克柱式,圓柱每列4根,共計284根,加上88根方柱,營造出宏大的空間感。柱與柱相互掩映,明、暗變幻之間,讓人體會到莊嚴神聖的氣勢。朝向廣場的廊頂上,立有140尊基督教殉道聖徒的大理石雕像。

聖彼得廣場柱廊上的聖徒雕像,由貝尼尼主持設計修建。(Inu/shutterstock)
聖彼得廣場柱廊上的聖徒雕像,由貝尼尼主持設計修建。(Inu/shutterstock)

貝尼尼原本設計為閉合的三臂式柱廊,期望信眾走過狹窄交織的街巷、穿過幽密的柱廊,恍然從黑暗的塵世踏足明淨的天界,獲得豁然開朗的體驗,但在教皇亞歷山大七世逝世後,第三臂的建造被擱置;到墨索里尼當政時期,又建了一條直通廣場的協和大道。

清晨時分,羅馬聖彼得大教堂。(Mahalani14/Wikimedia Commons)
清晨時分,羅馬聖彼得大教堂。(Mahalani14/Wikimedia Commons)

隨著進入廣場的馬路建成,聖彼得大教堂在遠處一覽無遺,由於有悖貝尼尼的原初設想,這條幹道也受到學界和民眾詬病。

此外,貝尼尼還在羅馬設計了許多著名建築,包括巴里里尼宮(Palazzo Barberini,和博羅米尼共同完成)、蒙地卡羅皇宮(Palazzo Ludovisi)、基奇宮(Palazzo Chigi),以及奎琳崗聖安德肋堂(Sant'Andrea al Quirinale)等著名教堂。◇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