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歲的王奶奶近日在家中浴室滑倒,整個人跌坐在地,屁股痛得爬不起來,家人立即將她送到醫院。醫師安排X光檢查發現王奶奶的髖部骨折,骨密度檢查結果為–3.0,有骨質疏鬆的情形,容易因跌倒碰撞而造成骨折。後來醫師以手術固定其髖部骨折,改善髖部疼痛,並叮囑王奶奶要長期補充鈣質與維他命D,以減緩骨質的流失速度。
骨質流失的速度
台北慈濟醫院骨科醫師吳宗樵說,人體骨質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大約在35歲達到高峰,此後每年以0.5%~1%逐漸流失;到50歲後,每年以1%~3%加速流失。停經女性由於荷爾蒙減少,骨質流失速度也會加快。若骨質流失過多,原本緊密強韌的骨骼變得中空疏鬆、脆弱,就是所謂的「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的徵兆
吳宗樵表示,骨質疏鬆症是一個沉默的殺手,大多沒有明顯症狀,有些中高齡患者呈現駝背或身高縮水超過3厘米,沒有原因的腰痠背痛,或是輕微跌倒就骨折,這些都可能是骨質疏鬆的徵兆。此外,骨質疏鬆症導致的脊椎體骨折或髖骨骨折,將嚴重影響患者的健康與生活品質,尤其髖骨骨折的患者有40%無法自行走路,更有20%~24%在一年內死亡。
三種骨質疏鬆的檢查方式
為了避免發生骨折的遺憾,定期檢查骨密度、顧好骨本相當重要。吳宗樵說明,骨質疏鬆的檢查方式有3種,包括線上骨折風險評估工具(https://www.sheffield.ac.uk/FRAX/tool.aspx?country=26)初估未來10年的骨折機率、足跟定量超音波儀器初步篩檢骨質密度,以及雙能量X光吸收儀檢查腰椎與髖骨。雙能量X光吸收儀檢查結果,T值若大於1代表骨質密度正常,小於2.5則代表骨質疏鬆,此為目前檢測骨質密度最標準的方法。
存骨本要從年輕開始
吳宗樵提醒,存骨本要從年輕開始,及早戒煙、戒酒,每天至少攝取鈣質1,000毫克、維他命D與蛋白質,可多攝取乳製品、高鈣豆製品、黑芝麻、深綠色蔬菜等;進行健走、慢跑、爬樓梯、舞蹈、登山、跳繩與舉啞鈴(0.5~1公斤)等運動可以增加骨密度,同時訓練肌肉的協調性與平衡性;每周至少3天於上午10時前或下午2時後,陽光不是最強烈的時段,不要擦防晒乳,至少晒太陽30分鐘,通過日晒幫助體內維他命D轉化,促進鈣質的吸收,才能有效預防骨質疏鬆的發生。◇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