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盛頓舉行的兩天中美貿易談判落下帷幕。對於這次談判的成效,各方解讀不同。有評論認為,雙方沒有簽署協議的關鍵在於缺少確保中共承諾執行的機制。
1月31日下午,美國貿易代表羅伯特‧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在白宮說:「我想我們有進展,我們仍有許多工作要做,還需要討論很多議題。」他表示,這次談判聚焦在「結構改革及執行」,執行是「最根本的問題」。
各方解讀談判成效
著名經濟學者、前北京大學教授夏業良表示,從萊特希澤的講話中聽出他有不滿意的地方,「沒有取得特別大的進展,但是態度是比較積極的。」
他在自媒體上說:「兩天的會談,就像事先我們預計的那樣,不會有太大的突破,基本上還是按照原來大家期望的,(中共)做出一些購買美國農產品或其它產品的決定,至於結構性改革還是不了了之。雖然會談有一定的進展,但是最終的決策恐怕還是要等到特朗普與習近平的會面。」
獨立諮詢顧問、海外中文媒體特約主持人James Quan在其推特上寫道:「劉鶴先生肯定不敢簽協議。中國(中共)寧願接受25%的懲罰關稅也不敢接受結構性改革方案⋯⋯劉鶴只能來摸摸川爺的底線並順便請川爺到中國吃火鍋。」他認為,分層協議可能進入中美雙方考慮範疇。
美國UCLA安德森管理學院的經濟學家俞偉雄對這次的貿易談判表示樂觀,「如果習特習會能在2月底舉行,這將是一個好的跡象,因為如果沒有甚麼好的期待,特朗普應該不會跟習近平見面。」
他對大紀元記者說:「我還是蠻樂觀的,這代表中方有一些誠意,想要來做最後一個溝通,雙方會有一個最後的妥協。」
他認為這次習特會將與以往不同,「大限之前,3月1日之前,中共到了一個節骨眼上,要做最後的決定了,是跟美國起貿易戰爭,還是從善如流,做一個全面性的、結構性的改變?我覺得有智慧的人都會選擇從善如流。」
他表示,美國現在向中共提出的要求,沒有兩套標準,而中國所謂的「特色」在世界行不通。
談判關鍵:如何確保中共說話算話
白宮經濟顧問拉裏‧庫德洛(Larry Kudlow)2月1日表示,對於美國來說,任何協議都必須包括「明確」方式,以確保其可以執行,這對於美國至關重要。他說,如果沒有協議,特朗普仍將在3月1日(午夜)對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徵收25%的關稅。
中國時政評論家文昭表示,這次中美貿易談判有進展,但關鍵問題是缺少檢查機制,就是如何確保中共答應的事情會真正被執行。
他在其自媒體中評論說,從白宮的聲明中可以看出,美國關切的問題這次談判都觸及到了,劉鶴也沒有推搪,但是聲明中有一個重要問題沒有出現,就是檢查機制。
他解釋說,因為中共設立的貿易壁壘可以是關稅以外的行政干預手段,因此檢查機制是需要關注的至關重要內容。
他以藥品為例說,「去年(中共)對進口抗癌藥實施零關稅,但到患者看到零售價的大幅降低還有很多的環節,最簡單的是醫藥流通環節國有企業居於優勢,只需要他們之間達成價格協議,或者相關部門以非正式的方式給他們打招呼,要求他們把進口抗癌藥加價出售就行了,零關稅減下去的那點錢就很容易又補回來。」
文昭認為,現在中共是在做一些事來迎合美國提出的要求,但具體做法卻是有「搞突擊、交差過關」的感覺。
他以《外商投資法》草案為例解釋說,草案中有很多關鍵地方的措辭非常模糊,比如國家安全審查、政府懲罰沒收等條款。另外,他認為2月24日就結束意見徵詢期,作為一項立法,留給在華外商提意見的徵詢期是相當短的。「有了法律很多人覺得是好事,但是它也擴大了政府的裁量權,中共所有這種立法都是本著擴大政府權力的原則,都是為政府減少束縛,而不是增加對政府的束縛。」
他說:「《外商投資法》修訂之後,完全可以在一段時間內執行對外商有利,等風頭過去之後又利用其模糊性,執行對外商不利。所以目前中共這種立法的動機也很難令人信任:就是並非真的要解決強迫技術轉讓的問題,而是以交差過關為需要,同時也在執行中給政府留下了很大的灰色空間。」
所以他認為,中美貿易戰最終交火的關鍵,就是要對中共當局完全超出市場的手段做出限制。而達成這一步最關鍵就在於檢查機制。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