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文人不計其數,武將也數不勝數,文人並非都是手無縛雞之力之人,武將也非只知道打打殺殺的粗人,其中有不少文武雙全者,他們作起詩詞來大氣磅礴,詩詞歌賦無所不精;在戰場上則生猛無比,鬥智斗勇,能文能武,令人敬佩!

一直以來,宋朝都被冠以「弱宋」的稱號,認為宋朝文人掌權,武將沒落;但是千萬不要小覷宋朝的這些文人,有些絲毫不弱於名將,現在就來盤點這四位因大文學家之名而埋沒的名將。

辛棄疾(圖片:維基百科)
辛棄疾(圖片:維基百科)

最佳1:辛棄疾

辛棄疾生於金國,少年抗金歸宋,曾任江西安撫使,福建安撫使等職。著有“美芹十論”,“九議”,條陳戰守之策。由於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後被彈劾落職,退隱山居。開禧北伐前後,相繼被起用為紹興知府,鎮江知府,樞密都承旨等職。

公元一一六一年,金主完顏亮大舉南侵,在其後方的漢族人民由於不堪金人嚴苛的壓榨,奮起反抗。二十一歲的辛棄疾也聚集了兩千人,參加了由耿京領導的一支聲勢浩大的起義軍,並擔任掌書記。

當金人內部矛盾爆發,完顏亮在前線為部下所殺,金軍向北撤退時,辛棄疾於公元一一六二年奉命南下與南宋朝廷聯絡。在他完成使命歸來的途中,聽到耿京被叛徒張安國所殺,義軍潰散的消息,便率領五十多人襲擊幾萬人的敵營,把叛徒擒拿帶回建康,交給南宋朝廷處決。

辛棄疾一生以恢復為志,以功業自許,卻命運多舛、備受排擠、壯志難酬。但他恢復中原的愛國信念始終沒有動搖,而是把滿腔激情和對國家興亡、民族命運的關切、憂慮,全部寄寓於詞作之中。其詞藝術風格多樣,以豪放為主,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

其詞題材廣泛又善用典故入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現存詞六百多首,有詞集《稼軒長短句》等傳世。

范仲淹(圖片:維基百科)
范仲淹(圖片:維基百科)

最佳2:范仲淹

范仲淹幼年喪父,母親改嫁長山朱氏,遂更名朱說。公元一0一五年,范仲淹苦讀及第,授廣德軍司理參軍,迎母歸養,改回本名。後歷任興化縣令、秘閣校理、陳州通判、蘇州知州等職,因秉公直言而屢遭貶斥。

公元一0三八年,党項族人李元昊稱帝,建國號大夏,定都興慶,與宋朝的外交關係正式破裂。次年,為逼迫宋朝承認西夏的地位,李元昊率兵進犯北宋邊境,於三川口大敗宋兵,集兵於延州城下,準備攻城。消息傳至京師,朝野震驚。

公元一0四0年,因邊事吃緊,仁宗以范仲淹眾望所歸,召回京師,擔任天章閣待制、出知永興軍。到任後,范仲淹更改軍隊舊制,分部訓練,輪流禦敵;同時修築青澗城和鄜城,作為軍事基地,節省邊境開支。仁宗詔命這支軍隊為康定軍。

公元一0四二年,元昊分兵兩路,再次大舉攻宋。涇原路經略安撫招討使王沿獲知夏軍來攻,命副使葛懷敏率軍阻擊,進抵定川寨,宋夏會戰,宋軍大敗,葛懷敏與部將等十六人戰死,喪師九千四百餘人。

元昊獲勝後,揮師南下,進逼潘原,關中震動。十月,范仲淹率領六千軍隊,從邠州、涇州出發來進行援救,西夏軍隊撤出邊塞。仁宗非常欣賞范仲淹軍事才能,加封為樞密直學士、右諫議大夫,任鄜延路都部署、經略安撫招討使。

仁宗採納范仲淹建議,恢復設置陝西路安撫、經略、招討使,讓范仲淹、韓琦、龐籍分領職事。范仲淹與韓琦在涇州設置官第,將文彥博調到秦州做統帥,滕宗諒調到慶州做統帥,張亢擔任渭州的統帥。

范仲淹作將領,號令清楚,愛護士兵,對於前來歸附的各部羌人,誠懇接納,信任不疑,因而,至元昊向北宋稱臣,西夏軍隊不敢輕易侵犯他所統轄的地區,北宋西北地區得以和平。

晏殊(圖片:維基百科)
晏殊(圖片:維基百科)

最佳3 :晏殊

晏殊從小聰明好學,五歲就能創作,有「神童」之稱。十四歲時就參與殿試,並被賜同進士出身,命為秘書省正字,官至右諫議大夫、集賢殿學士、同平章事兼樞密使、禮部刑部尚書、觀文殿大學士知永興軍、兵部尚書。

晏殊以詞著於文壇,尤擅小令,風格含蓄婉麗,與其子晏幾道,被稱為「大晏」和「小晏」,又與歐陽修並稱「晏歐」;亦工詩善文,原有集,已散失。存世有《珠玉詞》、《晏元獻遺文》、《類要》殘本。

晏殊除了是個詞人以外,還是個軍事奇才;公元一0三二年,晏殊升任參知政事(副宰相)加尚書左丞。第二年因諫阻太后「服袞冕以謁太廟」,貶知亳州、陳州。五年後召任刑部尚書兼御史中丞,復為三司使。

時值李元昊稱帝,建立西夏國,並出兵陝西一帶,而宋將屢屢敗退。晏殊全面分析當時的軍事形勢,從失利中找原因,針對存在的問題,奏請仁宗後,辦了四件加強軍備的大事。

第一、撤消內臣監軍,使軍隊統帥有權決定軍中大事;第二、召募、訓練弓箭手,以備作戰之用;第三、清理宮中長期積壓的財物,資助邊關軍餉;第四、追回被各司侵佔的物資,充實國庫。由此,宋軍很快平定了西夏的進攻,後晏殊官拜宰相。

清‧陸游肖像(圖片:維基百科)
清‧陸游肖像(圖片:維基百科)

最佳4: 陸游

陸游生逢北宋滅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愛國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時,參加禮部考試,因受秦檜排斥而仕途不暢。宋孝宗即位後,賜進士出身,歷任福州寧德縣主簿、敕令所刪定官、隆興府通判等職,因堅持抗金,屢遭主和派排斥。

陸游一生筆耕不輟,詩詞文具有很高成就,其詩語言平易曉暢、章法整飭謹嚴,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與杜甫的沉鬱悲涼,尤以飽含愛國熱情對後世影響深遠。陸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書》「簡核有法」,史評色彩鮮明,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

陸游與宋朝名將張浚頗為交好,曾於公元一一六二年,公元一一六三年,公元一一六四年三度獻策出師北伐,卻屢屢遭受朝廷主和派打壓,屢屢被貶官;最終有人進言陸游「結交諫官,鼓唱是非,力說張浚用兵」,朝廷即罷免了陸游的官職。

直到公元一一七一年,王炎宣撫川,陝,駐軍南鄭,召陸游為幹辦公事,陸游得書甚為欣喜;王炎委託陸游草擬驅逐金人,收復中原的戰略計劃,陸游作“平戎策“。但很快朝廷便否決北伐計劃的”平戎策“,調王炎回京,幕府解散,出師北伐的計劃也毀於一旦,陸游感到無比的憂傷。

後來陸游屢屢上書陳述北伐計策,但卻沒有一次能實現,所以這才有了陸游臨死前留下絕筆的“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若真實而論,范仲淹的軍事能力和戰功,足以列入宋朝名將前十,要知道狄青是范仲淹提拔起來的,而辛棄疾更是勇猛無比,成功以五十餘人襲擊數万軍隊,所以千萬別認為文人就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至少宋朝的不是。

文武雙全霸天下,宋朝書生四位佳。紙上談兵非英雄,能文能武古今誇!

〜轉載自希望之聲◇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