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兩年中,背景神秘的海航集團因激進的全球併購、債務危機、捲入中共政治風暴、創始人神秘死亡等事件,頻頻登上國際新聞頭條。儘管海航今年6月似乎重獲中共青睞,但11月的最新財訊披露出,海航警報遠未解除,其能否熬過債務寒冬仍是未知數。

11月海航警訊頻傳

2018年11月9日,海航將旗下海航旅遊集團8000萬數額股權質押給中國進出口銀行。據《新京報》報道,這已是海航今年第二次向該直屬國務院領導的政策性銀行,質押海航旅遊集團的股權。自媒體「財經真相」稱,這相當於海航「用垃圾債券向國家質押貸款」。

海航反覆向政策性銀行質押股權,透露三點:其一,背景詭秘的海航集團,的確有中共高層做後台;其二,海航的財務已經惡化到,中共不得不用政策性銀行直接相救的地步;其三,海航若真的重獲中共大力支持,商業銀行為何按兵不動?

本月稍早的一條相關財訊佐證了海航嚴峻的財務狀況。11月6日,海航旗下「海航科技」4個銀行帳戶被凍結,海航自稱凍結與信達金融租賃有限公司的債權債務糾紛有關。

據海航科技公告說,被凍結帳戶金額較小,不影響企業經營。不過,糾紛中的信達金融租賃公司,背景可不小;其控股股東是專為中共收拾不良資產的四大國有資產管理公司(又名壞帳銀行)之一的中國信達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就在2017年3月,中國信達還曾與海航結盟,為海航的海外收購計劃,共同成立200億元產業併購基金。

海航科技公告稱被凍結帳戶金額僅12萬元,「佔最近一期總資產比例為0.0001%」。這一金額與海航科技逾千億元的資產規模相比,的確無足輕重,不太可能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但對於海航的數十萬散戶股東和利益相關方而言,卻不亞於知秋一葉。外界可以一窺海航集團的債務危機,到底有多嚴重。

海航股票質押成股災推手

事實上,今年1月海航科技(天海投資)的銀行帳戶就曾被短暫凍結。彭博社當月報道說,知情人士透露海航科技銀行帳戶被凍結原因是股票重複質押。

儘管海航銀行帳戶很快被解凍,但海航大量使用股票質押方式借款一事因此受到廣泛關注。

彭博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7月份,海航及其子公司共計質押了至少240億美元的15家上市公司股票,其中包括希爾頓全球控股和德意志銀行的股份。中國證券登記結算總公司的系統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月20日,海航集團旗下8家A股上市公司的股權均有質押,總數高達834筆,通過直接和間接質押旗下公司(非上市公司)股權融資金額超過1000億元。

中國股市今年墮入股災的重要肇因,就是上市公司股票質押風險。而海航系股票質押,正是今年中國股災的推手之一。據《長江商報》報道,海航旗下10家A股公司中,海航系所持的股權質押比均超97%,而且這些質押股權長期循環質押。

隨著海航內幕逐漸被掀開,其股價跌勢攔阻,股票質押風險隨之激增。再加上其股權可能被重複質押,海航的股權質押風險已經高得難以估測。

海航主要融資渠道已「斷流」

事實上,海航集團不僅基本堵死了股權質押這條融資渠道,其它的主要融資渠道也是噩耗頻傳。

海航集團神秘的資產擴張,主要依靠三條融資渠道:

第一是銀行貸款。海航的資金大多來自各大銀行的授信貸款,其中八大主要銀行(中國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工商銀行、民生銀行和交通銀行)對海航集團的授信額度曾經高達8100億。

去年6月銀監會要求銀行對海航集團、安邦集團、萬達集團、復星集團等五家公司進行排查後,市場便流傳銀行對這五家企業抽貸的消息。

海航去年底曾表示還有3100億元銀行授信額度未使用。但由於海航未能及時償付貸款本金和利息,這3100億元未用授信額度是否還有效,目前尚屬未知。

不過可以明確的是,儘管中共6月份表態重新支持海航,但銀行業並未同步。今年以來,目前只有中信銀行公開對海航授信200億元,但這筆錢連海航每年的貸款利息都不夠還。

此前,海航科技(天海投資)75億元收購當當網的消息甚囂塵上,但今年9月該交易宣佈終止。市場消息稱,是由於海航集團資金緊張才導致交易流產。曾被海航高度看好的這筆交易半途而廢,似乎證實了海航集團的融資渠道幾已枯竭。

海航第二條主要融資渠道就是股權質押。據《經濟觀察報》今年2月消息,金融機構已將海航視為燙手山芋,業內人士稱「其上市公司股權質押項目一概不做」。

海航第三條主要融資渠道是金融理財。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海航通過向員工推薦理財產品的方式進行內部融資,承諾最低年化收益9.5%,最高為39%,遠高於市場平均利率;同時還涉足P2P等互聯網金融融資。例如2014年5月,海航先後成立4家P2P平台,分別為金牛座、立馬理財、聚寶匯、前海航交所。

不過海航的金融平台今年頻頻爆雷。今年7月以來,聚寶匯旗下產品開始出現逾期;「前海航交所」宣稱「良性退出」,其實就是主動爆雷;7月底海航旗下「大集金服」也逾期。

與海航系P2P爆雷相呼應的,是其旗下公司開始債務違約。2018年9月13日海航集團旗下上市公司航海創新3億元信託未能按約還款。8月24日海航旗下美蘭機場發行的超短期融資券未按時兌付本金。

海航還能撐多久

銀行已經翻臉,P2P一個個爆雷,旗下公司又頻頻違約,海航集團還能撐多久?

實際上,去年底海航還曾發佈聲明稱「集團財務目前處於非常健康狀態,負債是過去十年的較低水準」,並指集團資產負債率實現「七連降」,從七年前的82%降至2017年底的59.5%。海航集團2018年半年報也顯示,公司總資產1.1萬億,總負債6574億,資產負債率約60%,與去年底持平。

60%的資產負債率雖然偏高,但尚屬正常,為何海航搖搖欲墜?

因為海航集團真實的債務危機,與其帳面數值大不同。逾萬億資產規模的海航,如今連3億元都還不起,甚至旗下公司12萬元的帳戶都會被凍結。據《長江商報》的消息,截至2018年4月,海航集團旗下擁有10家A股公司、7家港股公司,整體負債率高達73.37%;10家A股公司中,有4家資產負債率已超過80%。

資金鏈隨時可能斷裂的海航集團,一直在斷尾求生。據財新統計,今年年初以來,海航集團公開出售的資產規模已超過1200億元。今年上半年海航不停賣資產,償還了1753億元的債務,但目前流動負債仍高達2552億元。而海航集團帳面資金與流動負債之間的缺口逾千億元。

截至目前,銀行並未有對海航開閘放水的跡象,海航股權也已無處質押,頻頻爆雷的P2P也再騙不到民間資金。除了加速變賣資產套現外,海航哪有錢償還逾千億元的流動負債?

與此同時,中共的債務經濟在貿易戰的重壓下也瀕臨崩盤,資產價格全面下滑,房市低迷不振。

然而,海航能夠變賣的主要資產,甚至其飛速擴張的秘密之一,就是土地和房產。

根據《南方周末》記者的深度調查,海航集團飛速擴張的關鍵,是其依託「土地融資平台」進行資本運作:將土地注入上市公司形成巨額淨資產,並將資產規模劇增的上市公司股權向銀行質押貸款;同時,土地上的相關房地產開發項目,又可以開發貸款的方式再向銀行獲得融資;此後還可以再將融資所得資金注入旗下其它上市企業,迅速擴大公司資本規模與實際出資額,再以此展開新一輪併購,並質押股權獲得新的融資。

《南方周末》還發現,這一系列融資,藉助於海航集團參股和控制的數十家金融機構,形成了外界無法參透的「黑箱式定價體系」,其資產估值與真實市場價值之間的差距無人能夠「看懂」。

簡言之,海航集團「神奇」地將資產規模吹漲,從而壓低了帳面上的資產負債率。但其真實的經營狀況遠遠負擔不起龐大的債務,所以一旦海航無法「借新債還舊債」,就會墜入債務深淵。

如今變賣資產的求生之路又面臨房市、股市低迷的困境,若無意外,海航資金鏈斷裂似乎已成大概率事件。

唯一的問題是,海航還能撐多久?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