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文憑試中文科今年重新加入12篇文言範文,考評局昨日出版2018年文憑試試題專輯,指考生應考範文部份的表現參差,不少考生未能掌握範文內容。

文憑試中文科重新加入12篇指定文言範文,佔卷一「閱讀能力」的三成分數。評局的試題專輯指,有部份熟習範文的考生表現優異,另一部份考生表現極差。

8條必答題中,有5條學生表現欠佳或未如理想。答得最差的問題是:《出師表》中「陟罰臧否,不宜異同」中的「否」有何意思。只有約四分一人答對,知道是動詞,解作「貶斥」,其他考生的答案「五花八門,難以歸類」。 另一條問《出師表》中,諸葛亮認為重用郭攸之、向龍等人,會為「宮中」,和「營中」帶來甚麼好處。考生整體「表現欠佳」,部份考生對文本不熟悉,只就常理推測,混淆「宮」與「營」之分別。

又有考生誤將「靦腆」,解作「愧疚」、「欣慰」、「雀躍」或「驕傲」,令答案解釋得牽強。更有考生以為「媳婦」是「妻子」的意思。 

卷四「說話能力」方面,考評局指,個別考生的應考態度仍欠理想,包括有人「主席上身」分配其他考生的發言次序,或大聲搶著發言、打斷他人,甚至考生互不相讓,變成「鬥大聲」、聲音重疊,嚴重影響討論。◇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