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拾荒者召集人Kitti本月發起西貢白馬咀淨灘行動,六度帶隊前往附近一海灘,清理山竹風災帶來的大量塑膠垃圾,行動至日前暫告一段落,共清理逾百袋垃圾,移交給食環署處理。

自本月初開始,海洋拾荒者召集人Kitti連同義工,持續在西貢蕉坑對出、介乎西貢污水處理廠與白馬咀之間的一處海灘上,進行了六次淨灘行動。在上周五(19日)發起的第六次行動中,超過35位義工,分別乘搭機動艇及划獨木舟,前往海灘參與行動。Kitti稱連同前五次的行動,約有四十多人參與過行動。

義工們在海灘上收集各類垃圾,包括發泡膠、膠樽、拖鞋、塑膠製品等,並把前次行動中暫存於海灘上的一袋袋垃圾,利用由義工免費借出的機動艇,多次來回海灘與西貢水警基地旁的碼頭,把逾百袋垃圾運到碼頭,再由食環署外判商的垃圾車到場,把垃圾載走。

義工們在第六次淨灘行動中處理了逾百袋垃圾。(陳仲明/大紀元)
義工們在第六次淨灘行動中處理了逾百袋垃圾。(陳仲明/大紀元)

參與第六次淨灘行動的部份義工合照。(陳仲明/大紀元)
參與第六次淨灘行動的部份義工合照。(陳仲明/大紀元)

Kitti稱,雖然過去六次的行動很辛苦,但感到很開心。她表示自己仍會繼續前往該海灘,清理餘下的發泡膠。

海洋拾荒者召集人Kitti表示雖然淨灘行動很辛苦,但感到很開心。(陳仲明/大紀元)
海洋拾荒者召集人Kitti表示雖然淨灘行動很辛苦,但感到很開心。(陳仲明/大紀元)

今年十歲的李子丞,與母親一起也加入第六次淨灘行動。他表示前往參加淨灘是想保護地球,減少污染環境。年紀輕輕的他特別關注海洋生物的保育,希望把海洋塑膠垃圾清理,保護魚類、海龜等海洋生物,避免牠們誤把膠袋或膠樽當成是水母,因吃下塑膠物而死亡。李媽媽表示,兒子也有留意海洋垃圾方面的新聞,也會自覺減少購買樽裝水。她相信兒子在不斷參與這些清理行動中,會更了解山竹影響的真實情況。◇

今年十歲的李子丞,與母親一起加入第六次淨灘行動。(陳仲明/大紀元)
今年十歲的李子丞,與母親一起加入第六次淨灘行動。(陳仲明/大紀元)

西貢蕉坑對出、介乎西貢污水處理廠與白馬咀之間的一處海灘在六次淨灘行動後(下),仍餘下不少塑膠垃圾,有待清理。上圖為本月初的垃圾分佈情況。(陳仲明/大紀元)
西貢蕉坑對出、介乎西貢污水處理廠與白馬咀之間的一處海灘在六次淨灘行動後(下),仍餘下不少塑膠垃圾,有待清理。上圖為本月初的垃圾分佈情況。(陳仲明/大紀元)

Kitti用機動艇運載垃圾到附近的碼頭,再把垃圾轉交給食環署處理。(陳仲明/大紀元)
Kitti用機動艇運載垃圾到附近的碼頭,再把垃圾轉交給食環署處理。(陳仲明/大紀元)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