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交所在今年8月起實施自動除牌機制,致同會計師事務所全國交易諮詢服務負責人湯飈預計,現時75間停牌逾3個月的上市公司,過半會在明年7月底自動除牌。
截至9月底止,長期停牌的主板公司有65間,當中27間除牌死線為12個月;12間尚餘18個月。至於創業板則有10間上市公司長期停牌,6間需在1年內成功復牌,否則將被除牌。
湯飈稱,過去的停牌機制有缺陷,有上市公司借機停牌長達數年,未有積極進行復牌工作,故促使港交所加快對長期停牌公司的除牌程序。過去一年證監會多次引用《證券及期貨條例》第8.1條,勒令14家企業停牌。湯飈相信當局會繼續使用相關條例,主動調查及處理相關公司。
停牌公司可被私有化 或另覓上市地點
湯飈稱,雖然監管環境和成本增加,會令有問題公司得到「白武士」拯救的機會減低,但被除牌公司仍屬公眾公司,最少要有50個股東,相信大股東或新注資者,可以考慮如私有化或另覓上市地點等其他方案,令小股東可以多少獲得賠償。湯稱公司的重組部門,過去幾年亦有成功案例,令小股東不致血本無歸。
新停牌規定將增加 核數師壓力
聯交所9月底刊發咨詢文件,建議規定一旦核數師發表無法表示意見或否定意見,上市公司就要停牌,並就此徵詢市場意見。湯飈稱如建議正式實施,核數師將面對來自會計師公會、證監會、聯交所等監管機構的壓力,但認為通過修訂建議並非壞事,反而能向巿場交代,公司也需要有清晰帳目的信息。
不過,湯飈憂慮核數師和公司之間的摩擦或更強,部分上市公司或會考慮更換核數師,以應對相關建議。◇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