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美貿易關係日益緊張,中國經濟繼續顯示降溫跡象。官方8月14日公佈的7月經濟數據全面走弱,工業、消費均低於預期,投資增速更創出歷史新低。同時,官方希望採取措施提振經濟,包括加大基礎設施投資以及鼓勵銀行加強放貸力度。

分析師認為,貿易戰壓力讓中國宏觀經濟持續承壓走低,但基建和放貸刺激舉措只能短期有效,對恢復中國經濟「健康」無益。 

7月數據降溫房產獨高 

根據中共國家統計局14日公佈的數據,投資續創新低,消費表現低迷,工業增加值增速未達預期,唯有房地產繼續高企。 

中國2018年頭七個月固定資產投資只增長了5.5%,降至26年來的低點,遠低於2017年同期的8.3%。固定資產投資包括新建建築、工廠、道路和港口的支出。 

其它經濟指標也顯示中國經濟面臨阻力。7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低於預期,僅8.8%,但失業率卻從6月小幅上升至5.1%。 

唯一例外的是房地產市場。1至7月住宅銷售額同比增長16.2%,房地產投資額(包括商業和住宅地產)同比增長10.2%。 

據悉,房地產銷售額增長大部份來自二、三線城市,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仍實施限貸和限購等調控措施。 

家庭債務抑制百姓消費 

中共統計局周二發佈的數據顯示,消費增速連續7年下滑,從2011年20%的消費增速降至為2018年7月的8.8%。 

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月初發表的報告指,很多中國家庭已處於入不敷出的狀態,家庭流動性到了命懸一線的地步。 

國際金融協會(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的報告也指出,中國債務總額與GDP之比已從金融危機前的171%飆升至2017年的299%。 

據中共官方的統計,2017年中國家庭債務佔GDP的比重為48%,家庭債務與可支配收入之比更高達107.2%,超過美國當前水平,更是逼近美國金融危機前峰值;如再加上隱藏的民間借貸部份,中國家庭的負債率之高超出外界想像。 

報告說,家庭債務在大幅擠出消費,並抑制企業擴大生產活動,但不幸的是,這種隱患被中共當局和學界嚴重忽視,恐釀成重大潛在風險和嚴重失誤。 

到目前為止,美國對華加徵關稅還處於早期階段,對中國貿易和通貨膨脹的影響有限。但是,商業調查已顯示出口訂單萎縮,市場亦擔心持久貿易戰會讓中國經濟增速放緩,而這種預期比幾個月前更為強烈。◇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