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二手樓價走勢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連升七周後稍稍回軟,最新報187.31,按周微跌0.21%。分區指數除港島區反彈外,九龍、新界東及新界西分別回調1.13%、0.72%及0.47%。其餘領先指數亦個別發展,大型單位續升0.17%,中小型單位及大型屋苑指數則分別下跌0.28%及0.25%。中原代理人指數(CSI) 報70.69,按周下跌4.22個百分點。
二手樓價連升七周後稍稍回軟,港島區連跌兩周後反彈兼創新高,新界東連升11周後終於回落,但調整幅度不足1%。指數已陸續反映「娥六招」的效力,顯示樓價未有因此而明顯受壓。已補價自由買賣的資助房屋價格更瘋狂,旺角居屋富榮花園成為首個成交價突破千萬的居屋。
人口與房屋政策緊扣
特首林鄭月娥前周出席立法會答問大會,房屋政策繼續被議員窮追猛打,一是外來買家有上升之勢,二是人口配額政策導致供不應求。林鄭回應指若辣招不再辣可考慮其它方法,又指人口政策與房屋政策不可相提並論云云。其言論正正反映政府的判斷力。
筆者早已指出辣稅是懲罰性稅收,收得越多代表效力越弱。稅局最新統計指辣稅創新高。按中原地產統計,2018年第一季外來買家佔一手成交金額20.5%;按地產代理目測統計,新盤投資者比例佔兩至三成。數據清楚顯示辣招效力已失。調控措施早應作出檢討,但政府每每受輿論壓力才擠牙膏式敷衍出招,以往劃投資者印花稅,收緊一約多伙皆是如此。
上期分析,空置稅將令發展商傾向大陸客及投資者,若政府不及時堵塞漏洞,民怨將加劇。人口政策與房屋政策更是環環相扣。先不論對與錯,假設香港特區停止每天150個輸入人口,連同本身人口老化,一年人口便減少7萬多人,怎可能對房屋需求以至策略沒有影響?眾所周知,現時入口政策就是人口增長的來源,入口配額有八成屬基層,負擔能力有限,必須有足夠資助房屋迎合需求。偏偏政府犯上雙重錯誤,一是製造供應斷層,二是令私樓主導市場,20年來公營比例由48%不斷下跌至44%。
再有,先前有傳媒報道,利用非本地畢業生計劃留港工作年越萬人,絕大部份都是來自中國大陸,負擔能力受家庭背景支持,近年成為置業新力軍。特首的言論實在難以說服市民。
資助房屋板塊大亂
由於樓價太高,連帶資助房屋亦超越負擔能力,政府前周宣佈將新一期居屋售價由市價售價七折改為五二折,並接受新申請,已申請則不用重新入表。綠置居、港人首置盤售價亦相應下調至四二折及六二折。此舉看似是買家的大喜訊,但同時迎來巨量申請,令中籤率隨時減半甚至更低。
瘋狂的超額申請對大市氣氛影響亦不容忽視,向隅客的需求或令二手資助房屋價格再飆,亦可能出現首置盤比白居二更平的情況。政府為何如此出招,不妨先回顧一下香港資助房屋板塊的發展。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資助房屋與私人市場清晰切割,公屋只租不買,居屋十年不得轉售。公屋、居屋與私樓質量有一定差距,維持改善生活渴求上移動力。93年在居屋上推出夾心階層住屋,基本上完成公、居、夾、私的置業階梯構建。港英政府又致力增加資助房屋比例,資助房屋佔比由87年的43%上升至97年的48%。
香港主權移交後情況大變。97年12月政府推出租者置其屋出售公屋計劃,先後售出14萬伙,公屋存量減少之餘,更令業權散亂,管理困難,維修責任出現糾紛。98年停止夾屋計劃。99年修例把居屋轉受限制由10年縮短至5年,又容許補地價變作私樓,進入自由買賣市場。02年政府停建居屋,居屋出現斷層,10年又宣佈復建居屋,13年為了活化成交推出不用補地價可轉售綠表住戶的「白居二」。15年政府專為公屋住戶推出「綠置居」的置業先導計劃,見反應理想,17年宣佈計劃恆常化。政府更一度有意把所有興建中公屋改作「綠置居」及為出租公屋量封頂。同年,政府又番炒「夾屋」概念,在居屋上加設「首置盤」。市區重建局原本只參與收購項目並於私人市場出售,上周政府宣佈其馬頭圍道項目變作首個「首置盤」。因應樓價狂飆,政府把各種出售資助房屋定價改作與負擔能力掛勾,條件、定價、限制各有不同。21年來,資助房屋比例由97年高位的48%跌至今天的44%。
重新構思資助房屋策略
由此可見,主權移交後,幾屆政府面對房屋問題缺乏全盤策略,頭痛醫頭,反應遲緩,把資助房屋板塊搞得亂七八糟,同時證明追逐負擔能力來調整資助房屋策略注定失敗,必須重新構建房屋策略方有出路。策略應考慮以下多點。
其一,曾有特首候選人競選時提出資助房屋整體應佔六成,立刻引來既得利益者口誅筆伐,有人更指如此會令香港淪陷。但參考東南亞國家及南韓的經驗,資助房屋佔比高不但能維持樓價穩定,對競爭力亦沒有影響。有足夠的資助房屋量才可起穩定樓市及樓價的作用。以人口政策推論,再看全港住戶入息分佈,及增加土地供應的困難程度,特區資助房屋應佔總供應的六成或以上。意味房屋策略必須重新定位,在現有策略上小修小補只會加劇亂局。
其二,政府必須認清管理負擔能力的重要性,調控考慮市場秩序失衡的同時必須考慮負擔能力。新居屋以近市價一半掛鉤,即私樓現價負擔能力超一倍,自然把梯級距離拉至不可逾越,資助房屋需求只會不斷增加,無法達致板塊平衡。若調控措施能把負擔能力管理好,公、居、私三層階梯已經足夠。
其三,每層階梯必須清晰定位及切割,防止流失至其它板塊,活化資助成交必須與限價同時考慮,轉讓應受嚴格限制。政府短期對策是大幅減價,但同時令二手市場幾乎穩賺,必須引入極嚴格限制,否則只會吸引所有符合資格的人士參加抽獎,又或誘使更多先參加中獎後令資格符合要求的人,結果貽害真正有需要的用家。
其四,板塊劃清後應分開管理。例如市區重建局屬自負盈虧,建屋定位是私人樓宇,參與或更改現有項目作資助房屋並不適當,除了管理複雜外,更可能出現財政問題,影響市區重建及收購計劃。
※※※ ※※※ ※※※
房屋策略多年失誤,如今特區正承受其惡果。小修小補,或許可博取短暫掌聲。但若不從根本策略出發,依舊腳痛醫腳,特區只會不斷在過往20年的冤枉路上翻來覆去。◇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