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股市震盪,市場形容感覺似曾相識,像2011年希臘爆煲時舉步維艱。今次主角換轉了意大利,該國總統馬塔雷拉(Sergio Mattarella)不願認可新內閣強推「疑歐」的經濟部長薩沃納(Paolo Savona),一度牽起軒然大波,就在政治危機一觸即發之際,雙方為保大局終於互相讓步與妥協,炸彈幸未引爆。組閣成功,民粹聯盟執政登場,開天闢地頭一回,孔蒂(Giuseppe Conte)披荊斬棘下就任總理,財長由相對溫和的特里亞(Giovanni Tria)頂上。風浪稍退,但羅馬天空依舊細雨綿綿。
認定歐羅問題根源
意大利失業率11.2%,南部貧困的地方更高達23%,過去10年GDP(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倒退0.5%,相比歐洲鄰國黯然失色。債務情況危急,政府負債累積總額2.26萬億歐羅,相等於每個家庭8.75萬歐羅。歐盟委員會主席榮克(Jean-Claude Juncker)表示:「意大利問題不應全怪罪於歐盟,他們需要自己努力工作、減少貪污和停止向歐盟求救。」
由五星運動和右翼民粹主義的北方聯盟組成的新政府,認為國家一直過於聽從歐盟指引,為了迎合降低赤字要求,政府不惜犧牲就業和增長而放棄投入資源。薩沃納曾形容歐羅為「歷史錯誤」和「德國人所設的籠子」。
根據一項民意調查,德國人民支持歐羅程度高達七成,但意大利僅約四成,比希臘還要低。認同歐羅的多為富裕國家,如盧森堡、芬蘭和荷蘭等。事實上,對於薪酬及經濟水平較高的地方,與鄰國採用單一貨幣確有利堵塞以貶值增加出口的貿易競爭,因此德國這強大工業之邦那有不欲維繫歐羅之理。經濟師提出只要把歐羅區成員國進一步統一財政政策,問題自然迎刃而解,但加深捆綁引來的矛盾與衝突也許會更為直接和尖銳,不宜貿然輕闖,故此諸國陷入「進亦難,分不可」的僵局。
錢幣總是有兩個面
歐羅既然得以面世與被多國沿用,證明必有其存在價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韋根(Johannes Wiegand)認為打造「優越歐羅」有助提升投資信心,降低買進歐洲資產風險。意大利經濟學家曼拿斯(Paolo Manasse)、拿尼斯尼(Tommaso Nannicini)等於2014曾表示歐羅沒有為成員國帶來太大貿易刺激,但事實乃意大利跟其它區內成員的雙邊貿易額大幅上升了38%。
同時,歐羅給該國帶來了低通脹,旅遊業額外增長44%,而單憑旅遊就已為意大利GDP貢獻了11%。歐羅即使不是仙丹,亦算得上良藥!正如錢幣一般,歐羅有其正反兩面,只要能揚長避短,這個面世僅約20年的嬰兒貨幣還是有望茁壯成長。別忘了米蘭品牌與金融的卓越、佛羅倫斯藝術與建築的精湛,以及拿波里美食與渡假的天堂。意大利還是生機勃勃、百樣玲瓏的歐洲強國!◇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