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大腦能否重新產生神經元?發表在《細胞幹細胞》(Cell Stem Cell)期刊上的一項最新研究引起了對這一問題的再次辯論。
該研究發現,即使身處晚年,人的大腦神經元依舊能夠再生,直至死亡的那一刻,這與上個月剛剛表發的另一項重要研究有著截然相反的結果。
來自哥倫比亞大學的科學家們研究了26位年齡介於14至79歲之間的人在死亡後立即捐獻的大腦。他們特意觀察了海馬體中的齒狀回,海馬體是大腦中幫助我們協調記憶能力的區域,而齒狀回則歷來被看作是新的神經元產生的地方。研究不僅發現了在整個大腦中新神經元生長的證據以及新血管生成的證據,而且還發現,年齡似乎並不會使其生長速度減緩。
「因此,年紀大的人和年輕人總體上有大致相同數量的新的神經元和祖細胞,大約數千個左右,」該研究的負責人、哥倫比亞大學神經生物學家博德裏尼(Maura Boldrini)表示。不過,與年輕人相比,老年人的大腦看上去確實有較小的幹細胞池、較少的血管生成、以及較弱的神經可塑性(神經元與其它神經元進行關聯的能力)。
對於神經再生能力的爭論,博德裏尼並不陌生。她在學校學到的是,人類大腦不可能再生。但從1980年代開始,研究發現動物,比如小鼠和鳴禽,自始至終都能產生新的神經元,博德裏尼與其他許多科學家都受到了啟發,開始探索人類是否也具備同樣能力。
多年來他們進行了持續的研究,併發現在成年人的大腦中確實有這種現象發生。與博德裏尼合作的科學家還認為,神經元生長的缺失可能對某些精神疾病(如抑鬱症或自殺念頭)的產生起到了一定作用,有些治療方法,比如抗抑鬱症藥物,能夠幫助恢復這一生長過程。
「如果確實有神經元在那裏,我們就有可能了解到當出現疾病時,大腦處於何種狀態,」博德裏尼說。「比如,我們研究了健康狀態下衰老的大腦,但我們可以將這些數據與患有阿爾茲海默症的人的大腦相對比,這樣就能推測出調節這些神經元成熟的機制。如果出現疾病,我們就能控制它們、治癒患者。」
隨著人年齡的增長,神經元是否會重新產生出來,學術界圍繞這一問題依舊存在爭議。博德裏尼認為,解決這一爭議的最好辦法,就是研究者們加強合作,使用更多的以相同方式收集的被捐贈大腦,進行可重複的研究。◇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