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財政預算案公佈後,「派錢」的爭論自然告一段落,最近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做了一項「快餐店無家者」的研究,反映數以百計的無家者以廿四小時快餐店為棲身之所,其中近四成的受訪者有高中及大專以上學歷。當然,露宿者過去是香港社會常見的現象,跑到快餐店棲身大概是少數,因為快餐店明顯不歡迎他們。
大城市有經濟困難的市民要露宿街頭,即使是歐美發達國家,也是慣見現象。過去日本是一個相當均富的發達國家,街頭露宿只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失去的十年」才較多出現;日本的露宿者相當整潔,普遍贏得市民的同情和容忍。
過去香港的露宿者多數選擇在天橋底;數月前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郭偉強在港島東區邀請警方掃蕩露宿者,並以此為政績。如果露宿者連天橋底也不容,在街頭遊蕩走進快餐店也不足為奇。現階段特區政府無疑要正視露宿者的問題,不能再視若無睹,掃蕩顯然不是解決辦法。
歐洲國家對失業人士,特別是年輕失業人士,較為照顧,因為在法國等地,失業率長期在百分之十的水平,年輕一代的失業率經常超越百分之二十。在南歐國家如西班牙、葡萄牙、希臘等,失業率在百分之二十左右,年輕一代的失業率高達百分之四十或以上。
面對嚴峻的青年人失業問題,較為富裕的西歐國家能夠妥善照顧,不但有失業津貼,還有種種的康樂活動、培訓計劃提供。南歐國家為政府預算所限,年輕的失業人士主要依賴家人支持。香港人家庭觀念重,基本上能為遇到困難的年輕一代提供支援。
但香港競爭激烈,一旦遇到挫折,翻身不易。中年人和年輕人失去工作,如果不能迅速重新就業,蹉跎半年以上,再就業殊不容易。失業過久,亦很容易意志消沉,失去拼勁;激烈競爭下,未必再有良好的機遇。這解釋為甚麼「快餐店無家者」有接近四成有高中及以上學歷。
目前香港經濟情況尚可,就業形勢不算嚴峻,而且一般失業人士,特別是年輕一代,比較容易取得家庭的支援。但失去固定職業而被迫成為自僱人士及打散工者不在少數。一般僱主不願意為失業半年以上者提供職位;這種情況不易改善。
面對無家者的困境,政府大可透過關愛基金,徵用一些政府擁有的室內運動場館設施,從午夜到清晨開放給有需要人士渡宿,關愛基金只需提供管理及維修、清潔費用。這些都是治標的措施,但不難安排,亦可顯示政府正視有關問題。
「快餐店無家者」同時反映嚴峻的房屋問題,即使劏房也不容易負擔,廉價的劏房環境相當差劣,不易忍受。這自然不是短期內能解決的問題。◇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