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香港「南極」的蒲台島(當地居民稱「蒲苔島」),除了島上獨特的自然風光、三千多年古石刻、嶙峋的奇石令人心馳神往外,還保留著三年一屆的太平清醮與一年一度天后誕的傳統。平日寧靜的小島,在打醮期間份外熱鬧。「我們是義工來的,每屆都會回來幫忙。」原居民王太分享,「只要我們有命都會繼續回來。」蒲台島原居民對客人的熱情和彼此之間的深厚感情令人感動不已。
正月十七香港「南極」蒲台島,人頭湧湧,碼頭的船來來去去,接載著一批批客人;島上村民忙裏忙外,招呼著客人食齋菜,並設有義賣攤位。此時此刻的蒲台島,似乎恢復了以往的輝煌時刻。原來這天是三年一屆太平清醮的正醮日,不少水陸居民及親朋好友返鄉參與傳統活動,還吸引了文化導賞團前往,也有戲迷特地前來看大戲。
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蒲台島村民人口曾高達二千人。但隨著漁業的沒落,政府對小島的支援不足,長期缺水缺電,小島居民紛紛搬離,現時長住居民不足二十人,並以長者居多。雖然長住居民不多,但不少原居民保留著對小島的情懷,逢節慶和周末常常回鄉,每逢大型活動,許多原居民回來做義工。
原居民:盼傳承傳統儀式
三年一屆的太平清醮,是村民酬謝神恩,祈求國泰民安的盛大儀式,連續四日(正月十五至十八)舉行,對於大部份已經搬離小島的原居民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傳統活動,也是維繫彼此感情的重要紐帶。雖然島上目前的長住居民只有十多人,但原居民彼此之間的感情十分深厚,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盡力將島上的傳統一路傳承。
「醮」為祭神之意,是指百姓村民對天上神佛的庇佑,表示感謝,或祈求平安而舉行的隆重祭典。蒲台島的儀式在建醮日由道士啟壇,有禁壇、行朝、拜海角、放水燈、走赦書和祭幽等儀式活動,清醮期間,亦同時上演粵劇神功戲酬神,最後以火燒大士王(鬼王)結束,眾神歸位。
「這些儀式是祖宗遺傳下來的,不會沒有的。我跟後代說,這是傳統儀式,希望傳統能夠流傳下去。有人接棒當然最好,我們都不年輕了。」原居民梁建偉先生說,「這個活動不是一個人能做到的,是整條村的村民做的。」
齋菜宴村民義工:有命就會回來
在太平清醮正月十五至十八期間,蒲台島實行齋戒,並設齋菜宴,不少村民回來義務幫忙製作齋菜。原居民王太分享:「延續傳統文化對我們很有意義,每三年一次(太平清醮),只要我們有命都會繼續回來(幫忙)。」她清晨五點半就開始幫忙預備齋菜,在正醮日,分別於中午十二時及下午五時舉辦齋菜宴,中午約有50圍,晚上預40圍。幫忙了將近18年,連續幫忙5、6屆太平清醮的影姐表示:「村民都是義務回來幫忙,很齊心,大家在一起很開心。」
陳煜光、溫玉瑜: 感情深厚似歸家
在太平清醮期間,沿村徑走至大灣,可見金榜,醮場及神功戲棚則在灣後河谷內,醮棚的中央是戲台,左右兩邊有喃嘸棚和神棚,大士棚與廚棚則搭在竹棚門外兩旁。十三歲便隨從爸爸搭棚的師傅陳煜光,是蒲台島戲棚的御用師傅,並是「蒲苔島值理會」的統籌,他對蒲台島的感情十分深厚。他介紹,蒲台島太平清醮的戲棚設計較為特別,神位、神棚、天后等位置與其它的棚不同,而到天后誕的時候,將設計全港最難搭的崖壁戲棚。據悉,該戲棚搭在天后古廟對出的海邊岩石上,由450根長短不一的杉木和2,500根竹枝支撐交疊而成,形勢險要。
師承羅家英、八和會館理事溫玉瑜表示,自己自十幾歲就開始演戲,蒲台島的太平清醮期間的神功戲幾乎每一屆都會參與,自己對這個島很有感情。「這裏的村民很多人遷出去,到鴨脷洲、香港仔,但是蒲台島的居民很有客情的,來到好像回自己家一樣,來蒲台很開心。」
島內基礎建設遠遠不足
雖然好多村民現已不在小島上居住,但是在每次的大型活動和平日空餘時間都會回蒲台島與村民相聚,並盡自己所能幫忙。對小島感情十分深厚的梁建偉表示,非常希望政府能給小島多一些資助,解決水電問題,令原居民能夠回來起樓,恢復小島往日的繁華。原居民梁小姐亦有同感,她提到,如今全島只有一個公廁供居民和遊客使用,遠遠不足,希望政府能關注小島的基礎建設。原居民於2013年成立「蒲苔島村公所工作關注組」,五年來不斷為蒲台島發聲。
*** ***
對蒲台島的濃濃鄉情,相信是蒲台人最誠摯的情懷,無論走得多遠,這裏都是他們最初的家園,他們的心中始終掛念著這份情誼,亦希望島上的傳統,能夠世世代代承傳。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