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是很多人的主食;可也有記載說有人吃了小麥中毒,這是因為小麥種植時間不同。 古人種麥,和現在差異不大。北宋傑出的博學家蘇頌說,大麥、小麥在多數地方都是「秋種、冬長、春秀、夏實」,是具有「四時中和之氣」的,為「五穀之貴」。在天氣暖和的地方,也有春季下種到夏季收成的。不過,古人認為秋季種的小麥,四時的中和之氣具備,而春季種的麥就沒有那麼足的四時之氣,因此吃起來有毒。
中醫注重藥物寒熱溫涼
中醫在使用藥物的時候,非常注重藥物的寒熱溫涼性。唐代藥物學家陳藏器說,因為小麥秋種夏熟經歷過四季,受到的四時的「寒熱溫涼」之氣足,它的本性就兼有「寒熱溫涼」,所以麥是涼性的,做成麴就是溫性的,麩皮是冷的,磨成麵粉就是熱的。在中國土地上的「河渭之西」,白麥麵粉就是春種夏收,雖然它是屬於涼性的,卻缺了秋冬二氣,就不同於秋季種植的。
以前,在以米為主食的地區,很少吃麥的。可有時會遇到米榖欠收的時候,也就是「饑年」。元代醫學家朱震亨說,饑年用小麥代替米榖使用,因為要避免麵性太熱的問題,需要改善它,怎麼做呢?將小麥曬到乾燥,用少量水潤溼它,再舂去麥皮,煮成為飯食。
古時怎樣將小麥當做藥用
古籍有關麥的藥用,幾乎都認為它性冷,有去熱的功效。《名醫別錄》云:「除客熱,止煩渴咽燥,利小便,養肝氣,止漏血唾血;令女人易孕。」孫思邈云:「養心氣,心病宜食之。」李時珍云:「陳者煎湯飲,止虛汗。燒存性,油調,塗諸瘡湯火傷灼。」
問題是,小麥的麩皮是冷性的,而去除了麩皮它本身就是熱性了;用它治療熱病就必須應用它的冷性。所以,唐代藥學家蘇恭認為,以小麥作治療的藥湯時,不可以煮到皮坼破,一旦坼破了就表現出它的溫性,就不能消熱止煩了。
李時珍也說過,新麥性熱,陳麥平和;如果使用在除熱的藥方當中,使用陳久的麥子就比新收成的要好些。
唐代名醫昝殷《食醫心鏡》用小麥做飯食或做粥食,以治療「消渴心煩」。現今中醫教科書多數認為「消渴心煩」是屬於糖尿病的表現症狀。《心鏡》這個處方反而是使用富含澱粉的小麥當做藥物治療,這可能會令許多「現代中醫」學習者感到矛盾,也許會有很大的疑慮。
古籍有利用小麥治療「甲狀腺腫大」(以前稱之為「項下癭氣」)的方法,挺特殊的。《小品方》治療「項下癭氣」,用小麥1升、醋1升,浸漬之後,曬乾,打成末狀,再用海藻水泡過,研成細末,成為3兩,和勻。服用之時,以酒服方寸匕(大約1錢),1日3回。
中醫應用食物當做藥物,也可以將藥物變成好吃的食物,這是歷經過各種嘗試累積的經驗,形成了這種「藥食同源」的特殊文化。進入了現代,許多傳統的東西消失了,在這撿拾一些久遠以前的記載,希望喚回部份讀者多次輪迴轉世之前的過去記憶。◇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