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的確令人快樂,這可不是紙上談兵。我們一般只把「唱歌」視為一種再普遍不過的消遣,殊不知它其實隱藏了許多鮮為人知的「秘密」。

孔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聲音可以表達思想、感情,曉之於理、動之於情、感之於心、尋之於行。而唱歌,不僅是人類自古以來的一種本能,更是情感表達最直截了當的一種方式。是否發現當我們心「晴」的時候,總會不期然哼著一些不知名的歌曲?而小朋友們更甚。他們開心的時候會「引吭高歌」以表達愉悅的心情。

我們不需要練就一副悅耳動聽的好嗓子。我們不志在參賽或當歌唱家,不必經過嚴苛地訓練和篩選,只求開心地、純粹地唱支歌。生活中喜歡唱歌的小朋友,多半是令人討喜的開心果。唱歌總會不期然讓人心情飛揚。通過唱歌的學習過程,小朋友不但能進一步學習音樂的基本知識和技能,藉以提高審美的能力,亦能培養健康的審美情操。

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曾說:「開啟人類智慧的寶庫有三把鑰匙:一把是數字,一把是字母,還有一把,正是音符。」語言、概念、數字、邏輯推理等統統屬於左腦思維。而人的右腦,則具有直觀性整體把握能力。音樂、繪畫、想像能力、獨創性等皆由它「接管」。當我們唱歌(歌曲裏有歌詞、旋律融合交織)時,左、右腦是同時並用的。換言之,「唱歌」有助於培養和促進左、右腦發育這個說法,也就不脛而走。

我們不是一味地唱、單純地自得其樂,而是為了許多自身的好處。那,它究竟有甚麼了不起?首先且不談「歌唱有助於抒發情懷、陶冶情操或排憂解愁」。單純由生理上的角度粗略探討,歌唱其實可幫助小朋友鍛鍊肺活量,這有助於身心健康和發育。此外,當唱歌需要吸氣、換氣的時候,它可促進呼吸循環,調解並改善人體發聲共鳴系統,實為另一種健身方式。在心理上,歌唱能使思維愈趨敏捷活躍,促進形象思維發展,並增強創造力。記憶力與集中力提升的同時,自信心以及個性的形塑與沉著也正加強著,可謂一舉多得。

不論聽歌或唱歌,都是一個賞心悅目和令人開心的過程。它不但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而且在潛移默化中,小朋友們自小就可培養一定的審美習慣、藝術細胞及欣賞能力。「這首歌真好聽!」「我最喜歡唱這首歌了!」這其實就是一種審美取向的體現。久而久之,自然形成他們別具一格的審美思維 。

唱歌實為小朋友們一個難能可貴的學習過程。一些耳熟能詳的兒歌,只要我們稍微在歌詞裏摻雜一些創意,它瞬間即成了獨創一格的「數字」歌、「字母」歌、「形狀」歌、「顏色」歌,甚至是「詩句」歌等。在朗朗歌聲裏,他們不知不覺已經「輕鬆」學習了許多知識和生字,收穫滿滿。由此可見,唱歌是多麼趣意盎然的教育方式啊!合唱效果尤其來得更好。在集體活動中,小朋友們的配合意識以及平等觀念會逐漸確立。如此一來,不但能讓快樂的種子迅捷傳播,更能加強他們本身的自信心,鍛鍊自身能力,進而提升個人素質,何樂而不為呢?

唱歌沒有固定的場合,亦沒有太大的限制。要站著唱、坐著唱、走著唱;在車子裏唱、在院子裏唱,都行。聲音就是最好的樂器。去到哪兒唱到哪兒,多自在!當然前提是謝絕亂嘶喊、亂吼叫,以免變成噪音,對別人是種困擾,對本身亦是一種傷害。人的嗓子,是我們和其他人進行交流最直接的「工具」。每個人的嗓音各不同,音色有好、有壞,有明亮清脆的,也有乾癟沙啞的。聰慧地用嗓,好好保護自己的聲帶,學會提高自己的發聲質量,從而讓聲音更圓潤、更甜美。這樣一來,無論孩子們將來選擇在何種領域大展身手(講師、電台DJ播音、節目主持人、新聞播報員等),必能勝任有餘。

小朋友學唱歌,絕對樂趣無窮。讓他們積極地參與歌唱活動,自由模仿和學習,確切地感受自然美。此外,我們不妨以遊戲的方式貫穿整個歌唱活動,而他們只管盡情歌唱,其樂融融。歌曲就是經過音樂「加工」後的藝術語言。它生動的形象、優美的旋律、豐富的情感,本身就深具正向的感染力。況且兒童歌曲多以輕鬆和歡快的音樂基調為基礎,而歌曲內容大都縈繞著他們的日常生活點滴。除了體現一定正向的思想、情感、方向等,還有生活小領悟和啟發等,實為情緒、情感的絕佳出口。在他們已有的創造經驗基礎上,我們給予的是更多的自主創造和表現機會。由淺入深引導他們向更深處探索,激勵他們從自身的感受、親歷及體驗出發;透過孜孜不倦地練習,不斷展示創造力,不斷把潛力發揮出來,這樣必能更上一層樓。

唱歌這碼事,對我們大人而言,尚且樂不可支。那對小朋友來說,能不幸福快樂嗎?

──轉自作家筱林子臉書◇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