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資企業螞蟻金服收購速匯金(MoneyGram)一案日前以失敗告終,外界熱議,馬雲阿里巴巴系旗下的王牌小螞蟻究竟在哪些方面無法贏得美國政府的信任?
專家分析說,除了涉及消費者個人信息保護外,讓外資涉入金融基礎項目是否威脅國家安全,以及併購方自身的資金來源透明度都是導致併購失敗的因素。
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有權不解釋否決併購案的原因,外界無從得知其真正考量是甚麼,但是通過多方資料的分析亦可窺知其中的奧秘。本文將梳理螞蟻金服併購速匯金案件的來龍去脈,剖析併購失敗背後的深層原因。
這樁12億美元的併購案,螞蟻金服自稱是其「里程碑」式的計劃。因為速匯金是全球第二大的匯款公司,如果收購成功,將是螞蟻金服在美國乃至全球匯款行業中從「零」到「有」的大轉型。反過來說,美當局拒絕它,外界認為它將作為一個先例,暗示中美地緣政治環境已變。
第一、美擔憂公民個人資料隱私安全
《金融時報》報道說,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擔憂,該交易將讓螞蟻金服得以接觸到美國240萬銀行和移動帳戶。
報道採訪的多位律師表示,此案突顯國家安全上的擔憂已經包括個人消費者數據。
速匯金的匯款業務中,通常會收集用戶個人信息,包括:社會安全號、出生日期、雇主信息、轉移來源、匯款用途、資金接受方以及與客戶關係等。
按照美國的規定,政府要求匯款金融服務商保留用戶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關鍵數據,且有保留的年份規定;同時還要求服務商必須遵守美國法律,比如執行美財政部金融犯罪執法網絡關於恐怖主義和洗錢交易的規定。
外界普遍認為,中資企業在這些方面的表現都不佳。
這筆併購案也引起了國會議員的關注。在2017年3月,眾議院共和黨議員耶德(Kevin Yoder)和強森(Eddie Bernice Johnson)寫信給財政部長姆欽(Steven Mnuchin),指「由於涉及讓中國(中共)接手美國金融的基礎設施,這項收購應該被謹慎評估」。姆欽是外資投資委員會的主席。
第二、公民個人資料可能被當「武器」用
律師告訴《金融時報》,這筆併購案失敗的另一個原因是美政府擔憂,公民個人數據可能被「武器化」,或者被用來破壞信用評級和訪問銀行帳戶,甚至被用作實施勒索或身分盜竊的手段。
速匯金的部份服務點位於一些大型美國軍事設備,包括北卡羅萊納州的布拉格(Fort Bragg)軍事基地附近,在那工作的士兵、家屬以及國防簽約商一般都使用速匯金的匯款服務。此外速匯金還有世界上200個國家都設有分支機構。
「問題是你是否可以擁有雙重用途信息,以及你是否可能將這些通過收購(擁有數據的)公司獲得的信息作為武器使用」,文章援引香港一位律師的說法,他認為,數據跟晶片等擁有民用和軍事雙重用途的技術有共通之處。
另一位美國的熟悉併購業務律師則表示:「數據是一個國家安全問題。(中國實體)掌握的美國公民信息越多,他們就越有能力破壞某人的個人財務。」
第三、併購方案未能讓美國當局放心
在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審理此併購的一年時間裏,螞蟻金服和速匯金總共提交了三次併購計劃,可惜都未獲得美國當局的信任,讓監管部門放心。
根據媒體報道,2017年3月螞蟻金服在遭遇半路程咬金——美國電子支付服務商嘉銀通(Euronet Worldwide)——也出價購買速匯金,並質疑螞蟻金服的併購存在國家安全隱患時,螞蟻金服曾回應說,願意接受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的監管,保護美國消費者數據。
而速匯金一心想要賣給出價更高的螞蟻金服,該公司也對外表示,即使被螞蟻金服收購,美國消費者的個人信息仍會經過加密後儲存在公司的IT系統,保存在明尼阿波利斯州,且會確保「交易得到充分保障,不被任何政府(包括中共政府)濫用或訪問」。
但事實上,交易雙方的行動並沒有讓美國政府放心。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中國商業及政治經濟項目總監甘迺迪(Scott Kennedy)表示,即使政治環境不一樣,這宗交易同樣會被嚴格審查,因為「中共在保障隱私及個人資料方面的名聲一向不怎麼樣」。
「阿里巴巴或因為本身是一間來自中國的企業而陷入兩難的局面⋯⋯它很難擺脫這個事實。」
他認為要獨立分析螞蟻金服併購案,「但大趨勢確是走向更嚴格的方向⋯⋯美國在(對待)中國不公平貿易方面的共識愈來愈強」。同時,美國兩黨政客也越來越傾向反對中國投資。
第四、中共國有資金是螞蟻金服的大股東
律師和銀行界人士告訴《金融時報》,螞蟻金服讓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面臨許多棘手問題,其中一個最明顯的就是:中共國家支持的實體和基金在螞蟻金服中擁有15%的股份。
熟悉交易的一位前美國政府官員曾表示,「尤其是考慮到螞蟻金服所有權中有顯著比重的中共政府(資金)」,這讓外界「很難識別」它的公司所有權。
根據螞蟻金服公開的財務報告,養老金等國有資金在其總資產中的比重接近15%。螞蟻金服對外解釋說這些都是被動持股。螞蟻金服發言人黃瑞茲(Reze Wong)說,該公司是私人營運企業,那些國有投資者雖佔股份,但不控制公司業務,不參與管理,也不會有途徑獲得消費者數據等。
《金融時報》報道說,但華盛頓對中國投資的擔憂是長期的,而且共和黨和民主黨政府全都有這種擔憂。
2017年4月,受美國防部委託、賽門鐵克(Symantec)前首席執行官布朗(Michael Brown)主持撰寫的報告中指出,在某些情況下中國企業的投資動向相當隱密,刻意避開政府機構——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的監管。
報告以中共政府資金支持的併購基金峽谷橋(Canyon Bridge)為例,指其設立目的是為了模糊資本來源,以此提高通過美國監管機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通過交易的成功率。裏面列舉的獲中共政府資金支持的中資企業名單也包括阿里巴巴。
值得一提的是峽谷橋想要併購的是美國晶片企業萊迪思半導體(Lattice Semiconductor),這筆交易在提交計劃一年後(2017年)被總統特朗普否決。
外界認為,即使阿里巴巴的小螞蟻吞掉速匯金計劃不「自行而退」,也很可能如峽谷橋併購半導體公司案,最終被特朗普否決。
第五、中美地緣政治環境已變
在對外宣佈併購失敗的聲明中,速匯金CEO霍姆斯(Alex Holmes)說了這麼一句話:「(中美)地緣政治環境已經大大改變。」
不少觀察人士也表示本案突顯白宮鷹派的影響力更大,同時大趨勢是走向對中資企業投資美國進行更嚴格的監管。
國會特設組織之一、美中經濟安全審查委員會(USCC)在2017年的年度報告中,向國會獻策26條,第一條就是強調通過立法改革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以適應目前以及不斷變化的安全風險。
同期,美國會參眾兩院推出近乎相同的法案,準備改革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限制外資對美國科技公司和基礎設施的投資來保護國家安全。
這是自2007年頒佈《外國投資和國家安全法案》後,美國對投資委員會審查程序十年來的第一次重大改革討論。而且法案獲得跨黨派的支持,比如參議院的改革提案是共和黨多數黨黨鞭科寧(John Cornyn)以及加州民主黨議員范士丹(Dianne Feinstein)、共和黨參議員布爾(Richard Burr,參院情報委員會主席)等資深議員聯合提交。
科寧表示,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需要更多權限來應對不斷變化的外國投資對美國造成的國家安全威脅,尤其是來自中國的投資。
他告訴美國之音:「為甚麼中國(中共)與眾不同?為甚麼對我們來說他們是嚴重的地緣政治隱憂?」
他說,許多美國企業在和中國做生意時總以為在和一般公司企業做生意,但其實兩者之間存在巨大差異。「中國是國有經濟,由(中共)政府控制,這解釋了為甚麼中國和其它威脅不同。」
分析師:美國更不願批准中國在金融業的投資
螞蟻金服被拒投資的背後,也在引發投資機構的熱議和新一輪應對。CBS報道說,一些分析師認為,外國投資委員會的這一動作可以意味著,美國當局更不願批准中國在美國金融業的投資。
「對我們來說,(獲得的)明確信息是特朗普當局將拒絕中國企業購買或持有美國金融公司大部份股份的任何努力」,美國精品投資銀行Cowen投資公司分析師塞伯格(Jaret Seiberg)在寫給客戶的信中說。
Cowen在去年12月取消了中國華信能源有限公司(CEFC China Energy)的2.75億美元的投資,原因是在獲得外國投資委員會批准方面被推遲以及「不確定性」判斷。
而2016年10月,中國泛海(Oceanwide)以27億美元收購Genworth Financial的交易,至今仍在等待CFIUS的決定。
根據《金融時報》的報道,從2016年初以來,有25件中國公司收購案被公佈,但是沒有完成。幾乎等於其它G7國家收購美國公司、陷入停滯的案件總數(27件)。
從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公佈的數據來看,2013-2015年間共受理74件中國的外國投資申請。到2016年,來自中國的申請達到歷年來最高,至少受理了180件。而2016年同期,委員會共拒絕27件外國投資併購申請,被拒的中資併購申請數目不詳。
那麼螞蟻金服併購失敗是否會改變中企投資美國?「我們認為這不會開啓不去美國投資的潮流,因為很多(中國)科技公司變得更加國際化,他們不得不去美國」,中資併購公司華興資本(China Renaissance)的併購業務主管蔡偉定(Jeremy Choy)告訴彭博社。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