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是我家,這些老店都是我家的一個部份。這麼多年,眼見老店一間間地消失,家不成家,令我失去了家的一部份。想起都心痛!多年來,我和這些店主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老店沒有了,我很不開心。但沒辦法,這是我控制不到的,亦是無法改變的事實。我用這些照片記錄起香港的回憶,希望能喚起大家的共鳴,看還能挽留多少?希望大家都能找回對香港身份的認同,也感受到「家」的價值。

——吳文正《街坊老店Ⅱ——金漆招牌》作者

從「天堂到地獄」

90年代初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設計系的吳文正(Simon)曾經是香港傳媒攝影師,近年則從事文化保育工作,2009年創辦非牟利機構「文化葫蘆」,「跑跳跌撞於大街小巷,記錄社區人與事的變遷,閒時喜愛蒐集民間舊物作為研究。」

在過去18年的記者生涯中,Simon曾挎著相機,遊走於社會各階層之間。他拍攝過香港最富有的大老闆:李嘉誠、李兆基等,亦拍攝過最底層的窮苦大眾。有人形容他的的工作是從「從天堂到地獄」。他卻不認為底層大眾生活在地獄,反而,他覺得同基層這班老友記相處起來更開心、更舒服,因為他們都如同他的家人。

「記者生涯對我來講是一個很重要的啟發,讓我見識、增加了很多對市民的理解。我覺得不要用錢去衡量人。我反而從基層市民身上了解到很多歷史,學到很多人生道理、智慧以及與人相處的經驗。」

一句「我最鍾意接觸的是老百姓」讓Simon的鏡頭從此聚焦在基層市民身上,開始穿梭於街道巷弄之間,與基層市民整日見面,打成一片。

從2004年到2017年,Simon走訪了300多間香港古舊商舖,拍攝和記錄了店主口述的故事,完成了跨越13年的拍攝計劃。他說,「當中既有世代相傳的老字號,又有一人小店、夫妻檔、兄弟班、和家族式餐廳,甚至是流動攤檔。他們有著各自不同的經歷和故事,箇中細說著酸甜苦辣、五味雜陳的遭遇,實實在在反映了一個時代的香港生活面貌。」

以「視平線」攝影

Simon在為300間老店拍攝的數百幅照片中,精選60張收錄在他的新書《街坊老店Ⅱ——金漆招牌》中。(這些照片現正在灣仔f22 foto space中展出。)每一張照片背後都有一個故事,承載著光陰和歲月的傳說。歷史的痕跡對比時代巨輪,更顯一種亙古的溫情。

每一張照片都樸實無華,透露著時代背景、人物身份、家庭狀況和經營品項,亦看得出生活在底層市民的喜樂愁苦。家庭的溫馨、鄰里之間守望相助的關懷、曾盛行卻已式微的行業、一個人求存的掙扎,都一一在相片中真實地展現出來。偶有在鏡頭前經過的貓亦被不經意攝入,恰恰這一不經意的閃現,更似神來之筆令畫面更真實、更有質感。

「攝影的過程是人生學習的過程,這一切重要過一張相靚不靚。人家怎麼講我,我不介懷,反而你能不能看到相片背後的意思,這個才是最重要的。打動到人,反應生活面貌,並能起到社區教育和啟發的作用,就足矣了。」

60張相都有共同的特點:黑白,使用小光圈做到最大景深效果,同時以「視平線」角度拍攝。相中人物站立,攝影師就取站姿;對方坐著,攝影師就蹲下,始終與照片中人物保持一種「平等」的視角。看得出攝影師的謙卑和內心對店主的尊重,亦有一種近距離的親近感。

Simon說,他不注重形式上的攝影風格,而是返回最基本的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採用最基本、最簡單、最純粹、最自然,又最老派的方式,如實反映生活樣貌的紀實攝影,他稱自己「沒有風格」。

於80年代尾入讀理工大學設計系,他接受的是傳統、老派、紮實的設計學教育,「我們這一代人在讀書時接觸的都是歐洲、西方的老派攝影師,都有一種人文的關懷,而不是甚麼概念性的,是最地道最簡單的人文攝影,以人為本。」

平實無花巧的拍攝方式下,他享受的不是照片的靚不靚,而是過程中有沒有跟對方成為好朋友。「如果我們不做朋友,這個照片不會出來;沒有友誼、沒有信任,不會有《街坊老店》出來。正是早年接受的教育令他一生都定格在紮實厚重的人文關懷中,與當今的時代潮流格格不入。一提起老店「家人」,就很容易觸動到他易感的神經而忍不住眼濕濕。

記錄童年美好回憶

那些照片中的老店和售賣的貨品,以及店中擺設,甚至店內的貓咪都是他關於「家」的童年回憶。生長於黃大仙舊區,小時候整日跟嫲嫲去傳統店舖幫襯,或去雜貨舖玩貓,甚至貪玩地將手插進雜貨舖的米桶裏,店主不僅不會罵他,還笑著請他吃糖。這一切都在他幼小的心靈裏播撒下了愛的種子,令他對社區老店充滿無比溫馨的美好記憶。

書中有一篇《美都餐室》,記錄的是堪稱油麻地地標、香港傳統茶餐廳文化代表的餐廳,包括其建築風格都充滿時代記憶。亦是Simon少年時的美好憧憬。昔日在油麻地讀書,每日經過都對店裏的美食望而生羨,但卻無錢光顧。做了攝影師後,他與這間店主成為老友記。

這些由小到大的故事和記憶,串聯著周遭的人事物,或者說是緣份,或者說是一種身份的象徵。Simon遺憾表示,當人生去到某個位置的時候,卻突然發現,周遭熟悉的環境卻在快速的褪去。當一切都變得陌生的時候,人在惶恐之餘,最想做的就是奮力去搶救那些記憶,去尋找身份價值的認同。身為攝影師,他希望在這一切消失之前,儘量地爭取時間,把這份記憶鎖住並留存下來。

相信如果沒有這些老店,他找不回童年記憶。但在尋找記憶的過程中,卻眼見老店一間一間的消失……、他說,關心老店,除了體會其背後的精神——人情味。還有另一樣恐怕是大家都忽略的。

Simon坦言,13年的走訪讓他可以更多地了解這些尚存的本土文化。這也是他出書並舉辦展覽的目的,他希望透過《金漆招牌》展覽,能給人多一個角度去認識香港老店。而當人們提到老店關閉,自然歸咎於地產霸權和飆升舖租,但其實租金只是其中一個原因;店主年邁後繼無人亦是另一個原因;而老店所代表的「社區網絡」和連接,則是人們忽視的,也是這位香港仔成長過程中「家」的身份認同。

用照片修補「家」

Simon在書的前言《此心安處是吾家》中寫道:「店舖是城市中不可或缺的部份,老店是承載了社區的回憶,是連接了街巷和居民情感的樞紐,更是居民日常消費,交流溝通的平台。當我們的家建築在城市肌理之中,我們視老店作為家的一個部份,也是理所當然。而我們絕對有責任去珍惜和守護他們。處身在貪婪無知的慾望中,加上執迷不悟的迷思之下,高效率發展竟成為大部份都市人的主流價值觀,心底著實有說不出的悲涼和無奈。」

很多老店創辦之時,正處於香港物質匱乏之年代,當時修補行業盛行,如修補衫褲、雨傘,甚至是保溫壺內膽。Simon笑言,「其實我有一個願望,我想修補——『家』人之間的關係,修補社區情懷及鄰里之間守望相助的關係。」他希望能喚起更多人的關注,一起來修補我們的家——香港。◇

《金漆招牌——街坊老店攝影展覽》由2017年11月21日——2018年2月14日在灣仔摩理臣山道70-74號凱利商業大廈5樓f22 foto space展出。

吳文正的每一張照片都充滿濃濃的人情味。代表著舊時的香港情懷。(翻攝自《金漆招牌——街坊老店攝影展覽》)
吳文正的每一張照片都充滿濃濃的人情味。代表著舊時的香港情懷。(翻攝自《金漆招牌——街坊老店攝影展覽》)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