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所謂「傚法自然」就是指吃當季的食物;所謂「身土不二」是指當地人吃當地食物。

日本飲食充滿四季的風味和情趣,很多人誤以為那僅僅是日本崇尚大自然,為了充份享受季節美感與美味的原因,其實,他們奉行的是古老的養生之道——傚法自然、身土不二。現代人以為科學發達,因而打亂季節飲食;以為交通發達,隨時隨地買來世界各地食材,吃遍世界美味。卻不知吃出水土不服,現代病由此而生,身心皆處於不安狀態。

追求季節感與當地食材

日本的飲食,從食材到菜肴造型,都隨著季節變換,充滿四季的情趣。
日本的飲食,從食材到菜肴造型,都隨著季節變換,充滿四季的情趣。

日本的飲食,從食材到菜餚造型,都隨著季節變換,充滿四季的情趣,即使是超市裏賣的盒飯,都會向你宣告不同季節的到來,總是呈現一幅季節的畫面。比如深秋來臨,兩片紅葉點綴在板栗米飯之中,紅白黃,寓意紅葉金秋,秋色滿滿,彷彿眼前是一幅賞楓紅、看秋實纍纍的自然畫卷;即使是到了冬季,熱騰騰的火鍋和各種根菜煮物,也讓人眼前浮現圍爐夜話的人倫溫情。首先讓人一飽眼福,心情頓時處於最滿足和幸福快樂的狀態。

深秋已過,冬天來臨。日本的小學和中學,每個月通知家長的學校菜單表裏,遇到節氣的變換,都會向家長們提醒,該讓孩子吃時令蔬菜,立冬後必然推薦蘿蔔、菠菜(連根吃)、芋頭等根菜類蔬菜,並不斷強調,最好吃當地產、當地銷的食物,因為吃當地的蔬菜,無需輾轉運輸,耗費時間和人力費用,不僅經濟實惠,還能吃到當天新下的蔬菜,因新鮮營養,所以味道豐美,讓人吃得美味,吃得滿足,吃得營養,必然身心都會健康,整個身體都會感到踏實安心,讓人頓時心生幸福。學習與工作都會因此而順心如意。

這就是日本人崇尚自然的傳統飲食文化,講究吃時令和地產地銷的蔬菜等當地食材。不僅隨著季節飲食,還不脫離當地的水土,這可不僅僅是出於對季節風情和鄉土文化的執著,背後蘊含著古老的養生觀。

冬季吃根菜 傚法自然最健康

中國《道德經》有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你即使不懂道家的學問,也能看明白字面意思。人活在世間,若沒有辦法深入研究學問,無法得到名師的指導,不知道該如何生存,最好的也是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傚法大自然的運行法則,跟著大自然的節奏走, 從身邊自己能看到的地上發生的一切來學習和傚法。比如最接近自己的便是四季的變化。

為何要跟著四季的節奏來生活呢?為何吃時令蔬菜,就能在飲食上傚法自然了,為何傚法自然,就能健康了呢?我們看看冬季,地球會發生甚麼變化。

冬季萬物凋零後,一片寒冬寂寥或者冰天雪地的景象,正所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冬天必然陽氣內收,藏於地下,地表是一片蒼茫,被陰寒覆蓋,表面失去生機的景象。也就是說外陰而內陽,讓生命生發繁茂的生機,被緊緊收藏在地球內部, 大家會發現,夏天井水是涼的,冬天就會變暖。原因就出在這裏。

夏天陽在外陰在內,所以地上生機盎然,草木繁茂,而地下水就會寒涼不已,可以消暑。冬天正好與夏天相反,陰在外陽在內,所以這時綠葉蔬菜不多,看不到生機,地下水反而變暖。蔬菜,自然最適合出產肥美的根菜。

所以地下生長的蘿蔔等根菜到了冬季,地下陽氣旺盛,根菜自然長得健壯肥美。因為健康有生命力,所以特別美味,營養十足。因此吃當季的時令食材,是最好的自然養生法。中國不是有民間俗語「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找醫生開藥方。」嗎?所以冬季要多吃蘿蔔。

日本冬季愛吃煮燉的根菜雜著或者根菜湯「豚汁」,蘿蔔是代表食材,被擺在首位。然後是各種芋頭、薯仔、番薯等根類食物。只要這樣吃,就會吃出美味營養,身心安寧,比如中國北方,到了冬季,冰天雪地的,哪裏見得到綠色,蘿蔔、馬鈴薯加上大白菜,幾乎天天吃,也能養護那一方的人,並不需要吃得多麼豐富。

人體似地球  外陰內陽 冬季腸胃最強壯

中國自古講人體小宇宙,人們覺得很難理解,其實只要觀察地球,就能體會到宇宙自然的法則在人體的體現。到了冬季,地球陽氣收藏在內,人體也一樣,為了禦寒,表皮毛孔緊縮,不再向外散熱,而是保存自己的陽氣,收在體內,保證寒冷的冬天體內是溫暖的。

那麼,這時的小腹部,以及對應的腸道,就會是溫暖的,陽氣十足,所以,這時吃補品能得到最好的消化吸收,所以冬季食補最適宜。要想吃陰性的水產品和海鮮(水產一般性寒、涼),就會又肥美,又好吸收,不容易腹瀉,不易生腸胃病,最是享用美食和海鮮的季節。

而夏天,陽氣外放於表,腸肚反倒陰涼,看似天氣炎熱,反倒不適合吃冷飲和海鮮,吃了反倒容易腹瀉腹痛,也無胃口,消化吸收力也弱,不適合補養,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體弱者,抓緊時機,冬天在中醫大夫的建議下吃好補足,調養好身體,養精蓄銳,打好根基一年都健康。

冬季適合肉補,又配合蘿蔔、芋頭(尤其是長芋,也就是淮山)等酵素高、維他命C高、促進消化、減肥美容和防治感冒的根類蔬菜,可見大自然為人類設計出最完美合理的四季健康食物,傚法自然,甚麼季節,吃甚麼東西,簡單又養生,何樂不為呢?

吃遍全世界 等於不離家就水土不服

日本飲食養生除了「一物全體」,還有「身土不二」的說法,意思就是身體不輕易離開自己生活的地方,要吃當地出產的食材,喝當地的水,呼吸當地的空氣。據說江戶時代,還有更加具體的說法,食材最好選擇限定在方圓四、五里以內出產的,否則對身體不利。這就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日本版說法。

人是自然的一部份,在哪裏生活,必然適應了哪裏的水土,跟當地的氣息一致。出門遠行,吃了外鄉的東西,身體本能抵制,覺得危險不慣,就會出現異常反應,讓腸胃不適,出現抵制這些食物的腹痛腹瀉甚至嘔吐發燒等各種激烈的反應,是身體本能保護自己的過敏反應,並無炎症,但是有人因此病得很重,實為水土不服。

所以中國古時人們出門遠行,必然帶上一包鄉土,聞其氣息或者煮水喝下,可治療水土不服導致的病人。

然而今天,因交通發達,不僅可以隨時吃到外鄉的名產,還能吃到世界各地的美味,也就是說,很多原因不明的不舒服的症狀,過敏症狀,精神焦慮等精神上的症狀,都與此有關。因為你等於每天不必出遠門,購買的食材很多都是外鄉產的,就可能出現了程度不同的水土不服。導致身體總是處於說不清、道不明的不適之感。身體影響七情,七情再作用於五臟六腑,可想而知,身心俱疲,焦慮自生。

吃盡天下美味,付出的可是健康的代價。◇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