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媒體報道,美國正式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交文件,拒絕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這是美國首次公開表明對此問題的立場。有分析認為,此舉或加劇中美經貿緊張關係;也有分析指,這對中美關係影響不大,因為兩國領袖個人之間已建立了良好的關係。

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於11月中旬向設在日內瓦的WTO提交一項決定:拒絕中國在全球貿易規則下獲得「市場經濟」待遇的要求。此消息在上周四(11月30日)公佈。早於今年3月,美國勞工聯盟已敦促特朗普政府不要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

美國在向WTO 提交的文件中指,壓倒性的證據表明,WTO成員並沒有放棄長期以來所擁有的權利,即有權拒絕非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價格或成本。

「替代國」比較價格問題

中國2001年12月11日加入WTO,根據《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議定書》第15條的規定,WTO成員應於中國入世滿15年,即去年的12月11日,終止對中國反傾銷採用「替代國」比較價格的做法。

在反傾銷案件中,調查國如果認定受調查國存在干預市場,造成市場扭曲,給國內的生產商帶來不公平的競爭優勢的行為,可以不採用受調查國市場的價格及成本,以第三國的價格及成本取代。

如果中國獲得「市場經濟」地位,意味著其它貿易夥伴不能採用第三國價格,對其產品課徵高額關稅。中國經濟學者段紹譯對《大紀元》說:「主要是體現在關稅方面,就減少了中國的商品在美國的競爭力。中國的商品出口在美國的市場競爭力降低了,所以會抑制中國的出口。」

經濟學家估算,中國在「非市場經濟」條件下,出口方面將損失幾十億美元。

中國未降關稅及開放市場

去年12月,北京政府在WTO提出,根據其入世議定書第15條的規定,各國應自動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要求。當時美歐日等國都表示反對,稱兌現這一承諾的前提是,中國實施市場開放政策,但是中國還沒有做到這一點。

2001年中國加入WTO的時候曾向WTO承諾要降低關稅及開放市場。

「普通的關稅都是降到15%左右,汽車關稅從250%降到50%以下,甚至降到25%,包括開放金融領域、開放通訊電信領域、開放影視娛樂行業等等,但是中共政府都沒有兌現。」旅美經濟學家夏業良對《大紀元》說。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安德森管理學院經濟學家俞偉雄對《大紀元》表示,中國並沒有真正達到市場經濟的標準。「比如像臉書(facebook)等資訊產業想進入中國就不可能,都受到很大的限制。在中國的網民也不能夠上臉書和谷歌(google),所有種種都說明中國不是一個市場經濟。」

經濟學定義VS政治理由

大陸著名經濟學家茅於軾接受《大紀元》採訪表示,從經濟學定義來看中國不是市場經濟國家。「市場經濟國家拿錢可以買東西,不是市場經濟國家拿錢不一定能買東西,需要審批。……所以中國不是市場經濟國家。」

茅於軾強調,這是學術上的定義,但現實上變成了政治問題,不是從經濟學角度考慮。他舉例:「比如澳大利亞承認中國是市場經濟國家,她的理由不是經濟的,而是政治方面的理由。美國還有西歐很多國家都不承認中國是市場經濟國家,有她學術上的道理,但更重要的是政治鬥爭。」

隨後,中國在WTO提出爭端解決訴訟,控告美國和歐盟,要求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中國對美國的控告案陷入停滯,但是對歐洲的申訴案,目前已進入聽證階段。

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今年6月在美國國會表示,這是目前美國在WTO面臨的最嚴肅的爭端案件,如果中國取得勝利,對WTO來說將是一場災難。

特朗普上任後,積極推動「美國優先」政策,日前他在越南出席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領袖峰會時,警告各國不能再佔美國的便宜,強調「公平和互惠」是和美國做生意的入場券,將與願意遵守這個原則的國家洽簽雙邊貿易協定。

特朗普在11月初訪華前表示,中美貿易逆差數字過大,去年貿易逆差達到3,470 億美元,到了「令人尷尬的」和「可怕的」地步。特朗普在競選時曾說,要將部份中國產品的關稅提高到45%,使中國的產品不能像過去那樣廉價傾銷到美國。

特朗普上任後,美中貿易關係持續緊張。美國商務部11月28日宣佈,主動對中國出口的普通合金鋁箔展開反傾銷和反補貼(雙反)稅調查。這是商務部26年來首次根據1930年《關稅法》,展開自發的「雙反」調查。據統計,去年美國自中國進口的普通合金鋁片,價值達6億多美元(約46.65億港元)。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終身教授謝田向《大紀元》表示:「中共不按正常市場規律來進口材料、定價及生產,而是採取出口補貼,出口退稅,玩匯率控制,強行壓低中國產品價格,低價傾銷去其它國家,擠掉、擠垮、拖垮美國那些鋼材、鋁的生產商。」「中國就不是市場經濟體,它是一個政府控制的、政府主導的、畸形的經濟體。」

謝田認為,如果承認中國是市場經濟國家會帶來一個後果:「一旦美國製造鋁材鋼材的商家向WTO申訴時,你就不能說它是靠補貼的,就只能接受這個價格。而這個實際上涉及到幾千億美元,甚至幾萬億美元的貿易,所以美國是不會承認的。」

日歐美站在同一陣線

在拒絕中國市場經濟地位方面,日本、歐盟與美國都站在同一陣線。

日本經濟產業省去年12月發佈消息稱,已決定繼續不承認中國是「市場經濟國家」。日本將維持容許對不當傾銷徵收高關稅的「反傾銷稅」機制。這是因為中國尚未解決國有企業等產能過剩問題。

歐盟雖然也沒有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但採取的立場稍有不同。去年11月,歐盟委員會提出一項新的立法倡議,主張撤銷「非市場經濟國家」名單,而採取新的反傾銷手段。這種新的反傾銷手段並不針對中國,而是適用於任何有傾銷嫌疑的國家。

對美中關係有何影響

夏業良認為,美中關係現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經濟貿易關係上,美國此舉或加劇中美經貿緊張關係。「如果經濟貿易方面不承認市場經濟地位,包括(未來)宣佈中國為匯率操縱國以及對中國進行各種貿易的制裁,包括301條款、高關稅壁壘,或者非關稅壁壘,包括最近要重啟、或讓美國自行啟動反傾銷和反補貼的雙反調查,這樣的一系列做法都會使得中美貿易戰打響。」

「但不會影響中美關係,特朗普訪華,兩國領導人建立了個人良好的關係,是超越所謂貿易糾紛的。」俞偉雄說。

俞偉雄分析,中美在地緣政治跟北韓的問題,還有其它方面的問題都很重要,習近平也是很有智慧,「儘管會有分階段的與美國商會、美國的談判代表等一些辯論、討論以及申訴等等,但真正中美關係的關鍵是期待兩國領導人方面,而目前他們的關係看起來還不錯。」

謝田也認為,特朗普和習近平似乎建立了一種比較微妙和諧的個人的關係。「我認為他可能是在協助中國放棄共產主義制度的默契下達成的,特朗普作為一個積極的反共人士,他不會那麼輕易跟習近平達成這麼好的協和的關係。」

謝田認為,美國的拒絕可能是給中國當政者一個外部的壓力,迫使中共改弦易轍。「但是,如果中共拒絕改弦易轍,拒絕放棄這個對於經濟的控制,拒絕放棄中共既得利益的控制,現在美國這個經濟上的強有力的手腕肯定不會放鬆。即使WTO裁決對美國不利,我認為特朗普政府很可能就撤出WTO。」

謝田表示,美國撤出WTO後可以從其它國家找到廉價產品進口,但中國失去了美國的市場,中國經濟就會一蹶不振,而當中國經濟出現大問題的時候,共產黨也就沒了。

外界擔心雙方可能爆發貿易戰,陸媒也稱,特朗普訪華,兩國元首已達成一定共識,有理由相信不至於影響中美經貿關係的基本穩定大局。◇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