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家面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相當嚴肅審慎,傳移摹寫的功力也因此精確深厚,達到「以假亂真」出神入化境地,唐寅學畫,貓跳畫窗的傳奇,也就不奇了!
唐寅是明朝人,字伯虎,「明四家」之一,號稱「江南第一才子」。相傳唐寅年少時拜沈周為師,跟沈周學畫。
時光匆匆,一晃就學滿一年,唐寅志得意滿地覺得自己畫得不錯,越看是越滿意,心想,至少看起來和老師的畫相差不了多少,應該可以「出師」了,便想辭別老師,回家和家人團聚。
沈周聽了也沒說甚麼,只照一般慣例,置辦酒菜為唐寅餞行。酒菜佈置在一個平常不太有人出入的屋裏,唐寅進去後發現這屋子十分怪異,沒有窗戶,卻有四個門,透過木門的格子看出去,可以看到門外是一個頗為雅致的小花園,紅花綠柳、泉瀑山石,應有盡有。唐寅被眼前的景色吸引了,不自覺地就想走到門外看個究竟。不料一個門接一個門的連連碰壁,這才發現,原來那四扇門都是老師沈周的畫作。
唐寅猛然醒悟,方才知道自己的畫作和老師相比,差了十萬八千里。慚愧之心頓然湧現,當下就決定留下來繼續學畫。
經過這一番體悟之後,唐寅格外虛心地向老師討教,努力學畫。三年後,他的畫作已趨成熟,沈周也覺得他畫得不錯,可以自立門戶了。
這時倒過來換唐寅置辦酒菜謝師,他也學老師的辦法,在前次的屋裏宴請老師,並畫了幾幅「窗」掛在牆上。當備好酒菜,請來老師,尚未就座,忽地竄進一隻貓,一跳就跳到宴席上去,唐寅急得一巴掌甩過去,那貓倏地往窗口逃,一個窗,兩個窗,一連跳了幾個窗子,全都撞壁回彈,撞得那貓連聲慘叫。
沈周看了十分高興,說道:「不錯,你學已成師,可以回家了。」
不管是中國畫還是西洋畫,在繪畫風格與流派變革的進程中,都出現過畫風保守,結構嚴謹,畫面精緻細膩,題材明確,主體造型精準的派別。這樣的繪畫風格在中西繪畫史中都存在,而且在畫壇上都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遍及的層面也極廣。
國畫中的工筆畫就具有這種特性,其中自成體系的是院體畫。工筆畫大都是先以線條勾勒出物體或人體的外形和各部位的結構,再以相應的顏料層層敷染。院體畫主要也是運用工筆法,但比工筆畫要多了一些規範,因為院體畫畫師是聽命於皇帝的,要迎合皇上所好的。
院體畫在北宋後期達到了最高峰,原因是生性愛好藝術的皇帝-宋徽宗在位時大興書學、畫學,設置書畫院,遴選民間出色的畫師進京供職,成為專業畫家。兩宋時期留傳下來許多精美至極的花鳥畫,大都是這些具名或不具名畫師的優秀作品。
在西洋美術史上,古典主義畫派(泛指14至16世紀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及其前後期的美術作品)也是秉持寫實的手法,整體畫面要求畫得光滑勻稱,不留筆觸;人物造型、比例、動態要求準確逼真;為表達各種不同的質感,光影的捕捉要求精密自然,還必須運用正確的透視法營造完善的空間感,成就精妙且符合現實人生和人性的藝術。
在唐寅這個故事中,沈周和唐寅的技法應屬於上述這種工筆法。工筆法雖然和西方的古典主義畫派手法不盡相同,但都同樣要求把描繪對象畫得唯妙唯肖、栩栩如生。
因為在唐寅和沈周的傳世作品中,找不到相應的畫作,這則傳說是真是假,也無從追溯。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古代名家是多麼嚴肅地、審慎地面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傳移摹寫的功力是多麼精確深厚,所以作品能達到「以假亂真」這種出神入化的境地,也就理所當然了。
~新紀元周刊 文化‧藝術(第555期 20171102)◇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