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宣佈明年6月退休。他60餘年半導體生涯宛如一部半導體發展史,帶領的台積電是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灣最賺錢、市值最大企業,是各產業效法的典範。 據中央社報道,張忠謀10月2日宣佈,將在這屆董事任滿,即2018年6月上旬股東大會後退休。張忠謀表示,將不續任下屆董事,也不參與任何經營管理部門工作。
台積電表示,2018年6月上旬股東大會後,台積電將採取雙首長平行領導制度,劉德音博士將擔任董事長,魏哲家博士將擔任總裁。張忠謀說:「過去30餘年創辦及奉獻台積電,是我人生中非常興奮、愉快的一段時期。現在,我想把我的餘年保留給自己及家庭。」
他相信,未來退休後,台積電在劉德音與魏哲家領導下,及大致不變的董事會監督及支持下,應可持續再創奇蹟。
張忠謀表示:「德音、哲家兩位自2013年起就擔任共同執行長職務,表現優越。我退休後,在德音、哲家兩位領導下,以及大致不變的董事會監督及支持下,我有充分信心,台積電將持續再創奇蹟!」
台灣半導體產業重要推手
業界人士認為,張忠謀過去在德儀的經驗,是台積電能夠成為全球晶圓代工龍頭、也是台灣半導體產業成功發展的關鍵。若沒有張忠謀,台積電甚至是台灣半導體產業可能難有當前的成就。
張忠謀1931年生於浙江寧波,年少時歷經戰亂,18歲前已逃難3次,在南京、廣州、香港、重慶及上海等地遷徙奔波;1949年前往美國求學,取得麻省理工機械系碩士學位。
張忠謀 1955 年加入半導體公司Sylvania,進入半導體業,當時半導體發展才僅3年。隨後加入德州儀器,服務長達25年,一路做到總公司集團副總裁,主掌全球半導體事業。
那幾十年的歲月,是張忠謀的青春,他曾說,那也是半導體業的青春,是半導體業的「大時代」。
離開德儀後,他於1985年應當時工研院董事長徐賢修邀請,去台接掌工研院院長,並於1987年創辦台積電。
台積電創新的晶圓代工經營模式,不僅改變全球半導體業供應鏈結構,走向專業垂直分工,促進IC設計業蓬勃發展,也奠定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的基礎。
台積電成全球最大 晶圓代工廠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台積電,TSMC)的創立,起始於1986年由台灣的工業技術研究院(工研院)與荷蘭的飛利浦電子公司簽約合資成立半導體製造公司,由當時工研院院長張忠謀帶著一群以出身工研院為主的工程師一同籌辦,現在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晶圓專工半導體製造廠。
台積電近來市值突破1,500億美元,擠進全球市值前500名。今年3月20日台積電市值首度超越美國晶片巨擘英特爾(Intel)。今年9月29日,台積電宣佈未來3nm製程晶圓廠,落腳台灣南部科學園區,預計最快2022年量產,這將是世界第一個3nm晶圓廠。
由於在智慧型裝置上的競爭白熱化,三星(Samsung)與蘋果(Apple)的關係日趨緊張,蘋果逐步減少了三星面板的採購數量。從供應iPhone 6的64位元系統單晶片A8開始,選擇由台積電供貨。
Apple A8處理器依舊基於64位桌上型電腦級架構設計,採用了台積電的20nm工藝製造,雖然並不是第一款20nm的移動晶片,但其晶片面積更小,大約89平方毫米,相比上一代晶片A7小了13%,並且在更小巧的晶片內融入了20億個電晶體。台積電宣稱,20nm工藝相比於28nm可使晶片速度提升30%,或者集成度提高90%,或者功耗降低25%,具體如何權衡要看晶片設計。
A8最大的亮點其實是製造工藝,並且創造了多個第一,它是第一批採用20nm工藝製造的移動處理器之一,也是最重要的一個。這是蘋果第一次使用非三星工廠代工,當然也是第一次使用台積電代工,而且一下子就搶走了絕大部份產能。
雖然下一代的A9處理器,分別由台積電和三星共同生產,但最新的A10和A11處理器則全部由台積電生產。◇
------------------
🗞️9.17暫別實體 立即預購
https://bit.ly/buybyepaper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