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我們總認為高血壓才會腦中風,事實上,血壓偏低也可誘發腦血栓形成而導致中風。低血壓的危害是造成人體供血不足,引起腦組織的缺血性損害。低血壓患者除了治療,更要在日常生活中重視養生之道。

低血壓,是指血壓值收縮壓低於90水銀汞柱,舒張壓低於60水銀汞柱,患者常會有頭暈、頭痛、眼前發黑、健忘、思維遲鈍等,或是常無故情緒低落,晚上輾轉難眠,導致日常生活大受影響。國外研究發現,血壓太低可能是讓你失去活力、提不起勁的罪魁禍首。

也有研究指出,低血壓和「慢性疲勞症候群」(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有關,有這個問題的人如果久站、待在悶熱的環境,或運動比較激烈時,血壓經常會突然掉下來。此時會有眩暈、眼前發黑、出汗、心悸,甚至猝倒等表現。

當我們的血壓較低時,腦血流速度緩慢,甚至暫時停頓,使得高黏稠的血液易在已發生硬化的血管壁上形成血栓。特別是許多腦血栓形成,都發生在睡眠時,因為這時心跳較慢、血壓偏低、血流緩慢。此外,血壓低也會損害老年人的認知功能,增加日後罹患失智症的機率。

圖片來源:Fotolia
圖片來源:Fotolia

為何會低血壓?

低血壓的原因有多種,如家族遺傳,多見於體質瘦弱的婦女,但是中年之後,女性進入更年期,高血壓的比例反而比男性多。老年人因病服用降壓藥、鎮靜劑、利尿藥、抗心絞痛藥後,也會引起低血壓。大量失血、脫水、慢性貧血、糖尿病、腦動脈硬化、中風之後等慢性疾病,也會有腦發性低血壓。亦或是老年人神經調節功能差、體質虛弱、長期臥床的病人,都是導致低血壓的原因。

低血壓患者要如何養生?

低血壓患者通常體質較虛弱,飲食上要注意補充營養,有充足的睡眠,降壓食物如芹菜、冬瓜、赤小豆、山楂等也要忌吃。

如果患有風濕性心臟病、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症、腦下垂體前葉功能減退症,以及其它慢性消耗性疾病等低血壓原發疾病,應積極治療,才能有效改善低血壓症狀。◇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