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拒絕、失業、失戀、痛失親人,生命中或大或小的挫折與創痛,在來不及適當紓解之際,無聲地潛入情緒底層,鬱結成悲傷、痛苦、絕望的負面能量。循環往復,以致於一些抑鬱症患者無法自我控制,感到「我放棄了,我就是這個樣子!」

人活在這個世上,總是避免不了諸多煩惱。但是,一般的不快樂情緒一旦發生病變,抑鬱將帶給人滅頂之災,而這種病變過程卻往往不易察覺。不論貧富貴賤老少,都可能成為抑鬱症的受害者。

香港抑鬱症患者佔5.5%

香港人生活節奏快及工作壓力大,引發不少情緒後遺症。醫管局2013年的統計顯示,香港有超過30萬人患上抑鬱症,佔總人口4.3%,是全球比例1.5%的3倍。而去年香港心理衛生會調查發現,患抑鬱症並需接受治療者佔受訪者的5.5%,即每20人中就有1名抑鬱症患者。這一比例高過2012及2014年的同類調查,顯示抑鬱症在香港愈演愈烈。

今年6月,一名24歲的葉姓女教學助理跳軌身亡。她生前任職的中學表示,葉女工作態度認真,表現出色,而且最後一次上班仍然與同事談笑,並未表現出異常。認屍時,葉女的父母呆立當場,老淚縱橫。其實,在事發前兩周,死者就曾向父母訴苦不堪工作壓力,並且連日失眠,經常悶悶不樂。

正如這個案例所顯示,許多抑鬱症患者平時十分積極進取,對自己嚴格要求,在人前絕不肯暴露自己軟弱的一面,不知不覺為自己增加了太多壓力。壓力爆煲時,卻苦無應付之策,釀成悲劇。而患者身邊的至親,如果同樣對抑鬱症缺乏了解,不能在親人出現異常時提供合適的幫助,就只能在悲劇發生後痛悔終身。

熱情意大利自殺比率低

因為抑鬱症而自殺並不少見。一篇世界衛生組織2001年發表的報告顯示,10~15%的重症抑鬱症患者自殺。

抑鬱症是導致歐洲人自殺的主要原因之一。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2001年到2003年歐洲健康報告中指出,歐盟國家中,每年有5萬8千多人自殺。比率最低的是熱情奔放、性情開朗的意大利人,每10萬個人中只有5.92人自殺。而意大利的鄰居,原屬東歐的斯洛文尼亞自殺比率比意大利高出4倍,每10萬個人中有25人自殺,在歐盟中算是最高的。

歐洲是生活較為富裕的大洲。然而,早在二十年前,歐洲受到抑鬱症之苦的人就已經達到歐洲總人口的7%了。從疾病帶來的害處和持續的時間長短來看,在發達國家,抑鬱症位於所有精神疾病之首。

少年老年同樣脆弱

在很多人的頭腦裏,年輕人,特別是十幾歲的花季少年好像就是應該無憂無慮地過日子。但是,在歐洲,14%的自殺者是15到24歲的花季少男少女和青年,自殺是年輕男子死亡的第2大原因,是年輕女子的第3大死因。

在歐洲,特別是西歐,當年二戰中的孩子們都已經到了退休年齡,他們的父輩和他們辛勤勞動的成果鋪成了現在的孩子們享受的搖籃。富足的生活使得很多年輕人看不到他們還有甚麼可以追求的,從而失去了生活的目標。不求進取,不能吃苦,不知道珍惜自己已經擁有的,成了新潮一族的特點。心靈的空虛同樣能夠引發心理疾病。

相對於年輕來說,年老是另外一種資本。尤其是中國人都認為,年長的人見識多,普遍比年輕人有經驗,有智慧。然而即使如此,在抑鬱症面前老年人和其他年齡段的人同樣脆弱。

根據英國國際壽命中心和默克公司基金會發表的報告說,到2050年歐洲老年抑鬱症患者將增加。年齡超過65歲的歐洲人,約有10~15%的人口可能患上抑鬱症,而老年抑鬱症患者同時患上兩種或兩種以上慢性疾病的可能性,是其他同年齡人士的兩三倍。

邱吉爾的「黑狗」

即時是歷史上那些有卓越成就的名人,也飽受抑鬱症困擾。這其中就包括聰穎過人的牛頓,以及意志堅強的硬漢前英國首相邱吉爾。

著名科學家牛頓小時候就出現抑鬱的傾向。(Wikimedia)
著名科學家牛頓小時候就出現抑鬱的傾向。(Wikimedia)

牛頓在娘胎裏時就死了父親,三歲時母親改嫁,把他留給了外祖母撫養。這種被人拋棄的命運使他養成了敏感、多疑、驚恐、沒有安全感的性格,從小就出現抑鬱的傾向。

前英國首相邱吉爾長期罹患抑鬱症,他把抑鬱症叫作「黑狗」。(法新社)
前英國首相邱吉爾長期罹患抑鬱症,他把抑鬱症叫作「黑狗」。(法新社)

邱吉爾稱抑鬱症為「黑狗」,總是緊跟人不放。邱吉爾的書中透露出他在青少年時期經歷的很多不如意。他以親身體驗告訴公眾:「要是『黑狗』開始咬你,千萬不要置之不理,要是嚴重的徵象已經持續了數周,而且還有自殺念頭的話,那就該趕快去看醫生。」

藝人壓力大易患抑鬱症

遭遇抑鬱問題的不僅有歷史名人,還有不少藝人巨星。2003年,香港著名藝人張國榮在酒店自殺,在他留下的遺書中第一個字是「Depression」(抑鬱症)。

韓國女星朴真熙在延世大學讀碩士期間,研究藝人的壓力、抑鬱症和自殺想法。她的研究發現,外表光鮮亮麗的韓星經受著不為人知的巨大壓力,有四成韓星受抑鬱症折磨,二成人曾試圖服藥自殺。
香港藝人鄭秀文2005年患上抑鬱症。此後3年時間她消聲匿跡。患病時她經常躲在家中,在人多的場合就害怕、想躲,嚴重到無法和人說話,只能發短信和人交流。她形容自己「看見太陽就很害怕,看到月亮就很高興,就像老鼠一樣」。

看淡自我走出抑鬱 

鄭秀文用3年時間給自己放假,放鬆和治療。她開始畫畫,因為她感到畫畫可以治療她的情緒。她也讀書和旅行,但無法工作。同時,她通過信仰基督得到心靈的釋放,找到了安定。她說,她試著放下自己,把所有東西交託給上帝。

香港藝人鄧秀文2005年患上抑鬱症,在患病期間她感到畫畫可以治療她的情緒。(大紀元資料圖片)
香港藝人鄧秀文2005年患上抑鬱症,在患病期間她感到畫畫可以治療她的情緒。(大紀元資料圖片)

走過了這一艱辛的過程,康復後的鄭秀文坦言,沉迷於工作和榮譽是她患上抑鬱症的原因。她把每一次成功跟失敗看成人生中很重要的東西,無形中增加了太多壓力。

生病後,她從一個完美主義者,變得學會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接納自己的軟弱,生活快樂了許多。現在的她願意坦誠自己的不足,接受別人的幫助。

同時,她不再看重於自我,而是儘量多關心他人,「以前我一個人就已經佔滿了自己的心,現在我的心比較寬了,我覺得我的使命就是要幫助一些人」。◇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