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而言,拜訪雅典是我嚮往已久的旅程。今日雅典的街頭,充滿了現代化的建築。不過,我想大家比較有興趣的是雅典比較獨特的建築、遺蹟和景觀。我把它們(除了位於衛城之外)依時代的遠近,分成三類來依次介紹:一、古希臘和早期羅馬時期遺蹟;二、拜占庭時期的建築;三、希臘獨立之後出現的新古典風格建築。這一集將重點轉移到Byzantine(拜占庭)時期。
Byzantine Empire指的是第5世紀以後,特別是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之後的東羅馬帝國。這個名字的來源,是因為東羅馬帝國的首都Constantinople(君士坦丁堡)(後來又被土耳其人改稱為伊斯坦堡。我在後續的文章裏,用一些篇幅來介紹這個城市。)原來的名字是Byzantium。它一直延續到1453年東羅馬帝國滅亡為止,不過Byzantine Empire這個名稱是後世的史學家給的,當時的人只知道有Roman Empire。
在這個將近1千年的漫長歲月裏,希臘地區的各個城市,分別在戰火和重建的輪迴中,經歷了不同人為的滄海桑田。對於雅典來說,第11世紀和第12世紀,是一個特別正面的時期。雅典附近重要的拜占庭式建築,絕大多數是在這兩個世紀建成的。這個時期,大約相對於中國的北宋。
拜占庭式的建築,脫胎於羅馬式的建築,在東羅馬帝國境內被廣泛使用。它承襲了羅馬式建築的十字形平面構圖、圓拱、廊柱等等元素(第三項源於希臘式建築)。但是拜占庭式的建築,更注重於圓頂的使用和內部的裝飾,不少建築甚至擁有多個圓頂。但是當這個建築形式在西元第11世紀和第12世紀被移植到雅典時,卻產生了一種新的圓頂結構:原來典型的圓頂的底部是平整的,但是新的圓頂底部卻凹出幾個圓拱。而這些圓拱的底部,是由幾根廊柱來支撐。這種特殊的圓頂結構,被稱為Athenian Dome(雅典型圓頂)。為了讓大家方便比較,我在這裏也和大家分享一座原來的拜占庭式圓頂。這一座教堂叫做Metropolitan Cathedral of Athens,是雅典的主教座堂,始建於公元1842年,距離現代希臘的獨立只有10年。
至於建造於西元第11世紀和第12世紀,有雅典型圓頂的拜占庭式建築,在雅典倖存了10多座。我這一行在倉促之間,還幸運地見到了其中3座:
Church of the Holy Apostles:這一座教堂大約建於公元1000年,是最早的雅典型圓頂的拜占庭式建築之一。此外,它位在Ancient Agora和Stoa of Attalos這兩個古蹟的旁邊,由此可以見其重要性。和拜占庭式圓頂比對一下,可見雅典型圓頂的特色。
Church of Transfiguration(Kottakis):這一座教堂建於第11世紀後半期,兩邊的鐘則是到公元1900年左右才增建的。
Church of Transfiguration of the Savior(Metamorforsi Tou Sotiro):這一座教堂也建於第11世紀,和上面一個例子的教堂的英文翻譯名稱、建築年代和位置都相當接近,而其雅典型的圓頂也十分相像,所以兩者很容易混淆,需要用我在括弧內所示的希臘文別稱來區分。它是我從衛城步行下山時,在路上不期而遇的。回想起這幾座不起眼的、委身在民宅巷弄之間的蒼老房舍,居然是與歐陽修、蘇東坡等先哲同壽的古蹟,心裏不禁感慨萬千。
雅典的中興好景不長。那時信奉回教的鄂圖曼土耳其人日益壯大,嚴重威脅到東羅馬帝國的存亡。雖然東羅馬帝國和鄂圖曼土耳其人之間的戰火沒有蔓延到雅典,雅典卻受了以營救東羅馬帝國為名的歐洲十字軍的不少干擾,因為這些十字軍裏面,有些成員其實是在和君士坦丁堡暗爭領土。最諷刺的例子,是1204年的第四次十字軍,他們索性就直接攻佔了君士坦丁堡,把原來的東羅馬帝國皇帝趕走,另外扶立了受歐洲王室控制的皇帝。雅典也在此一事件之後,在三個歐洲權力的掌握中輾轉流落。它們依序是法國的Burgundy家族、西班牙的Catalan家族,和意大利的佛羅倫斯政權。◇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